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添加图片
宝子们,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 50% 啦,这本是好事,可「充电焦虑」却成了车主们最头疼的问题。节假日高速服务区那「充电 1 小时,排队 4 小时」的场景,简直太扎心,不少车主都直呼「电动爹难伺候」 不过,3 月 17 日比亚迪放大招了!发布了新一代纯
电技术平台超级 e 平台,直接开启电动化深度整合新时代✨ 它有三大超厉害的杀手锏: 闪充电池:5 分钟就能充电 400 公里,真正
做到了「油电同速」,这速度简直绝了!
3 万转电机:全球首款量产 3 万转电机,性能堪比 V12 引擎,动力超强劲。
全新一代碳化硅功率芯片:突破电压限制,让充电又快又高效。
汉 L、唐 L 作为超级 e 平台的首搭车型已经开启预售,4 月就要正式上市啦,期待值拉满~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说:「要彻底解决用户的充电焦虑,让电动车充电时间和燃油车加油时间一样短。」这目标真的太赞
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主要靠增大电池电量和提升充电效率解决。现在电池容量到了一定水平,补能速度就成了关键。早期慢充像「龟速」,如今主流电动车充电倍率在 1C - 2C,30%-80% 电量充电还得 30 分钟以上,和燃油车不到 10 分钟补能比,差距明显。
缩短充电时间关键在提高充电功率,有大电流和高电压两条技术路径。特斯拉是大电流代表,V4 超充站用 600A 电流实现 5 分钟续航 168km;保时捷 Taycan 是高电压代表,800V 平台让 30%-80% 充电压缩至 22.5 分钟。现在越来越多车企选高压快充,蔚来 ET9 搭载 900V 架构,理想 MEGA 支持 5C 充电(12 分钟补能 500 公里)。
但比亚迪直接「我全都要」,推出闪充电池,最高电压 1000V,进入「千伏时代」,比 800V 平台效率提升 25%;最大电流 1000A,充电倍率 10C,是 5C 超充两倍;最大功率 1MW,是主流产品两倍。在这「暴力」参数下,理论上 5 分钟能充电 400 公里,真的和燃油车加油效率差不多了。
闪充电池突破靠新一代高压碳化硅功率半导体技术,传统 IGBT 耐压上限 750V,比亚迪用碳化硅技术突破电压限制,实现超高电压和超大电流双重优势。
有人担心高功率充电冲击电网,比亚迪也想到了,用储能电池模块解决。每个闪充桩都配储能电池模块,超充站建设不受电网容量限制,布局更灵活。
过去比亚迪被吐槽「只管卖车,不管充电」,现在要改变啦,宣布未来在全国建 4000 多座「兆瓦闪充站」。要知道,特斯拉中国超充站才 2000 多座,小鹏和特斯拉相当。
而且,超级 e 平台把电机转速拉到 30511rpm,全球首款量产 3 万转电机,单个电机输出 580 千瓦功率,妥妥的「性能怪兽」。
比亚迪超级 e 平台推出,在汽车行业投下「技术核弹」。过去十年,电动车在智能化和使用成本有优势,但补能效率是燃油车「最后堡垒」。现在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做到「充电 5 分钟,续航 400 公里」,甚至「10 分钟满电」,抹平燃油车补能效率优势,燃油车市场未来 3 - 5 年面临转折。
这场技术革命,换电模式也受冲击。快速补能曾是换电优势,可蔚来最新第 4 代换电站换电 3 分钟,只比比亚迪闪充快 2 分钟,还让用户承担电池拆卸风险和不确定性。更致命的是,换电基建成本高昂,蔚来一代换电站建设成本约 300 万元,二代约 200 万元,三代约 150 万元,比亚迪超充站成本远低于蔚来换电站。
比亚迪闪充技术还倒逼全行业技术迭代,1000V 全域高压架构把行业标准从 800V 平台拉升至「千伏时代」。保时捷 Taycan 验证的 800V 架构还没普及,比亚迪就形成碾压式代际优势。其他车企若想跟进,得在高压架构、热管理、芯片等核心领域投入巨额研发资源,技术储备不足的车企可能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出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比亚迪超级 e 平台和闪充技术,是技术飞跃,也是对传统燃油车市场「最后一击」。当 5 分钟充电 400 公里成为现实,燃油车的「最后堡垒」被瓦解。补能效率不再是电动车「阿克琉斯之踵」,汽车产业竞争焦点转向「用户体验重构」。未来汽车产业胜负手不再局限于续航、补能比拼,而是谁能给用户更高效、智能、人性化的出行体验。宝子们,你们觉得未来汽车行业会怎么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