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推荐您访问易车国际站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NO
YES

工具栏
意见反馈
问题描述
0 /300
请输入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电话号码以便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请输入正确电话
相关图片 可上传JPG/JPEG/PNG格式,单张图片不超过5Mb,最多上传3张图片

添加图片

过生锈这一关,是国产车的成人礼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近日对国产车生锈问题的犀利点评,将行业潜规则推至台前。他指出,生锈并非单纯工艺缺陷,而是设计缺陷企业良心的双重问题。这一观点直击国产车长期存在的痛点——部分企业为压缩成本,在材料选择(如钢材防锈等级)、结构设计(如排水孔布局)、防腐工艺(如电泳涂层覆盖率)等环节偷工减料,导致车辆在3-5年使用后即出现锈蚀。魏建军的“良心论”,实则为行业敲响警钟:制造标准与消费者信任的博弈,本质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

例如,某些车型为追求轻量化或低成本,采用低等级镀锌钢板,或在焊接后未做充分防锈处理,导致接缝处成为锈蚀突破口。而魏建军所强调的“设计问题”,则指向研发阶段对全生命周期耐久性考量的缺失。这种短视行为,最终由消费者以“修车成本”和“二手车残值”买单。

截屏2025-03-22 20.39.31技术崛起与口碑滞后的矛盾

中国汽车工业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已实现局部领先,但基础制造能力的短板仍制约着品牌向上。根据J.D. Power 2024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国产车在车身外观(含生锈)问题上的投诉率仍高于合资品牌。魏建军的发声,揭示了国产车面临的深层困境:技术实力提升未能完全转化为消费者信心

点击查看图片来源

这一矛盾背后是多重因素的交织。早年部分品牌因质量控制不严,导致“国产车易生锈”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在价格战白热化的背景下,企业为维持低价优势,可能牺牲长期可靠性;国内对车辆防腐年限缺乏强制性法规,企业自律参差不齐。

魏建军的“底线论”与长城的实践

魏建军此次言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一贯务实作风的延续。他曾多次强调“安全是底线”,甚至公开批评友商“智驾作秀”“油箱门”等行为。在防腐技术上,长城通过全流程管控试图破局。材料端采用双面镀锌钢板,镀锌层厚度达行业平均1.5倍;工艺端:引入360°旋转电泳技术,确保车身内腔涂层全覆盖;验证端:通过盐雾试验、高温高湿测试等模拟10年使用环境。

点击查看图片来源

这种高成本投入虽未直接转化为营销话术中的“遥遥领先”,却体现了魏建军对“良心造车”的坚持。正如其坦言:“长城技术很好但不会讲,挺憋屈的”。

从行业自律到消费者觉醒

要扭转国产车生锈引发的信任危机,需多方合力。

行业层面应推动建立更严苛的防腐标准,将耐久性纳入强制性认证;企业层面:应该平衡成本与质量,借鉴长城“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渐进式创新;消费者层面应跳出“唯性价比”思维,关注车企长期口碑与技术沉淀。

魏建军的发声,恰似一剂清醒剂——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不应止于参数表的胜利,更需回归“工程师精神”的本质:以敬畏之心造车,用时间验证品质。

生锈问题暴露的不仅是车身钢板的薄弱,更是行业转型期的价值观冲突。当流量营销裹挟行业,魏建军的“良心论”显得格格不入却弥足珍贵。国产车若想真正赢得全球尊重,需跨越的不仅是技术鸿沟,更是从“赚快钱”到“造好车”的认知革命。毕竟,锈迹可以打磨,但失去的信任难以重生。

标签: 国产车 生锈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举报当前文章

举报成功

感谢您的举报
我们会尽快审核处理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四轮观察

获赞 9 关注 0 粉丝 28

+ 关注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