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去易车国际站
继续浏览当前页

工具栏
意见反馈
问题描述
0 /300
请输入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电话号码以便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请输入正确电话
相关图片 可上传JPG/JPEG/PNG格式,单张图片不超过5Mb,最多上传3张图片

添加图片

传统燃油车百年壁垒,一朝被电动车轻松突破

传统油车之悲:百年技术壁垒,竟被电车轻松绕过!

传统油车的无奈:百年技术屏障,电车轻松跨越!

传统油车最大的痛:百年技术壁垒,电车轻易绕开!

传统油车的悲哀:百年技术关卡,被电动汽车轻松避开!

传统油车的哀伤:百年技术壁垒,电动汽车轻松跨越!


在当下的汽车领域,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介入,传统燃油汽车的市场份额遭到了进一步的削减。截至今年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渗透率已达到54.1%,这一比例已经超出了传统燃油汽车的份额。

众多网友都一致觉得,当前传统燃油汽车面临的最大悲哀并非市场份额的缩减,而是只能无奈地看着积累了多年的技术壁垒被电动汽车轻易突破。

因技术路线存在差异,传统巨头多年积累下来的技术壁垒,成了阻拦后来者的重要手段。不管是发动机、变速箱,亦或是四驱系统,各个环节均被前者所申请的技术专利严格限制,这正是中国燃油汽车难以超越的重要因素。然而,电车时代的来临,却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突破契机!

传统燃油车的技术屏障

汽车工业的起源地是欧洲,在人类刚开始开采利用煤炭、石油的时候,欧洲的大街小巷就有各式各样的蒸汽动力车在行驶了。之后,随着化石能源经济的兴起,欧洲最先进入燃油车领域,而英国是首个享受到汽车工业带来利益的国家。

很可惜,英国错过了实现汽车工业现代化的绝佳机会,德国的汽车品牌却抢占了有利时机,构建起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汽车工业体系,进而造就了众多顶尖的知名汽车品牌以及工程师,直至现在,德国品牌在全球车系中仍然处于顶尖地位。

汽车工业发展起来的第二个地区是北美,在那里,像美国福特这样的汽车品牌快速兴起。它们采用流水线生产模式,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让汽车的量产能力有了极大提高,促使全球汽车的现代化与规模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接下来就是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了,这些国家早期的汽车工业全都是靠模仿欧美发展起来的,凭借合资模式才开启了汽车工业的发展之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日韩搭上了欧美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末班车。由于欧美日韩都处于西方经济贸易体系之中,欧美不但没有针对日韩汽车设置太多的贸易壁垒,反而给予了大量的技术转让,这推动了日韩汽车迅速走向腾飞。

再看中国的汽车工业,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依旧处于极度落后的状态。虽然改革开放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可是在汽车制造领域却仍然是一无所有。

在艰难的形势下,国家作出实施“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决策,开放国内市场,大规模引进外资,借助引导外资企业进行技术转移的方式获取国际先进技术,进而形成自主独立的研发能力。1985年,中德合资的上海大众正式创立,这全面开启了市场换技术的进程。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在随后的15年期间,各地为了吸引外资、引入技术,在面对外资企业时一味地放低姿态去调整政策。然而真心未必能换来真心,外资企业虽然大方地提供了部分配件制造流程,可是对发动机、底盘以及变速箱等核心技术却守得严严实实,甚至都不在中国本土设立研发部门。

经过十五年的合资历程,中国的自主研发在各个方面依旧处于落后状态,并且还向众多本土车企灌输了一种错误观念——组装相比研发更具盈利性。于是,越来越多的车企将重点置于组装生产,研发创新却备受冷落。

于是在2000年中国的汽车企业决心致力于研发、创新从而崛起之际,我们所面临的状况是这样的:传统的汽车业巨头在燃油汽车领域已精心钻研了百年之久,它们所制造的发动机、变速箱拥有数不清的专利。对于后来者来说,这些技术壁垒就如同坚不可摧的堡垒,想要避开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便缴纳了专利费,这些厂商甚至也不允许你使用。

拿大众都知晓的ABS防抱死技术来说,在早些时候,ABS技术被博世、大陆之类的少数厂商所垄断,这使得中国在采购时的价格长时间处在高位。直至2000年,国家把ABS技术列为十五规划重点发展项目,差不多动用全国的力量才得以取得突破。

可是,在中国的ABS还没完成优化,连研发成本都没收回来的时候,欧美企业一得到消息就马上大幅降低产品价格。由于欧美生产的ABS在质量上优于我国的产品,最终使得国产ABS完全失去了市场,被市场淘汰。而这仅仅是欧美汽车工业技术垄断的一小部分情况而已。

就拿发动机来说,大众在不久之前推出了第五代EA888发动机。这一发动机具备VTG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500bar超高压系统、紧耦合排放系统等众多先进技术,是新一代在强劲性、清洁性、静音性和可靠性方面都更为出色的发动机王者。

我国发动机在早期是以仿制苏联和日本的产品为起点的,之后借助引进欧美的技术设备取得了进步,进而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不管是在质量方面,还是在性能方面,与世界顶尖产品相比,都还有一段难以缩短的差距。

另外,汽车工业的技术壁垒还包括电控单元、变速箱、差速器、底盘架构以及动态管控系统等众多核心部件。中国在对这些核心组件进行研发方面开始得较迟,要达成对世界顶级技术的超越几乎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这便是传统车企巨头能够在风浪中泰然自若、稳坐钓鱼台的根本因素—整个行业的核心资产被它们紧紧地握于手中。

弯道超车的良机

1992年的时候,在中国汽车产量攀升至106万辆,并且还有众多合资项目即将开展的情况下,有一个人颇为突兀地递交了一份报告,名为《关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方向的建议》,在这份报告里明确提议中国应当即刻舍弃传统燃油车的发展路径,直接投身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

钱学森这位两弹一星的获得者,以超越其所处时代的远见卓识,精准地预见了世界汽车工业的走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动汽车能够助力中国避开美西方在燃油汽车技术方面的壁垒,从而与传统的汽车业巨头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竞争。

拿奥迪的四轮驱动系统quattro来说,这个有着40年磨砺历程的四驱系统,能够凭借纯机械手段达成全时四驱的扭矩分配,还能带来极为出色的性能表现。

若单纯从技术层面考量,中国若要研发出一款与quattro相当的纯机械构造四驱系统,起码得耗费数十年光阴。然而在新能源范畴内,我们仅借助简单的软件算法,就能达成同样出色的全时四驱效果,这便是新能源给中国带来的契机。

电车无需发动机、变速箱这类核心技术,中国的汽车企业只要向宁德时代购入电池,从华为购置智能座舱芯片,在大疆购买辅助驾驶系统,然后结合自身品牌的算法加以优化调整,就能够构建出原汁原味的本土汽车。在当下的电车时代,供应链变得更加开放透明,传统巨头的技术限制已不复存在。

在中国汽车行业能源发生转变之际,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被中国成功构建。2023年的上海车展上,电车专家理查兹发自内心地感叹:中国品牌在性能、舒适性以及质量等各个方面都已经具备了同世界传统汽车制造商强劲竞争的能力,他们几乎无所不能。

更让人高兴的是,曾经深受美西方技术壁垒的困扰,而现在实现了核心技术国产化的我国新能源,已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了。就拿锂电池隔膜来说,其厚度仅仅为五微米,它的重要性如同人类心脏的瓣膜一样。

早些年的时候,隔膜始终是中国锂电池发展过程中最后的薄弱环节。然而在最近两年间,中国所生产的隔膜在安全性方面不断提高,最终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除此之外,在电池、电机和电控等关键领域,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同样在全球遥遥领先,这便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够脱颖而出的真正因素。

中国汽车曾经是技术壁垒的被困者,如今却成为技术壁垒的缔造者。中国汽车取得的进步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我们也必然会拥有一个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举报当前文章

举报成功

感谢您的举报
我们会尽快审核处理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车妖寻车

获赞 2018 关注 1 粉丝 327

+ 关注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