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添加图片
1985年,一款轮胎正式打开了倍耐力的性能基因,也推动了行业革新,造就了超高性能轮胎的诞生。直到如今,它依旧是顶级超跑和众多汽车运动的独家合作伙伴,它就是P ZERO™。
而P ZERO™的出现不仅仅代表了高性能,同时也标志着倍耐力“量身定制”策略的诞生。虽然倍耐力的高性能轮胎统一以P ZERO™命名,但实际上却包括了各种型号与规格,能根据不同的车型、使用场景和气候环境量身定制。
比如此前发布的P ZERO™ E就是市场上第一款由超过55%天然和可循环材料组成,并且所有规格都获得欧洲轮胎标签法3A级评级的超高性能轮胎。当然,从命名形式上也不难看出,它代表的是P ZERO™高性能系列的新能源轮胎,因此,它不仅有着P ZERO™的最强性能,也具备了电动车需要的低滚动阻力、低噪音排放和更强的轮胎抓地力。
当然,除了新能源车型外,倍耐力显然也没忘记P ZERO™的“本职工作”。 P ZERO™ R和P ZERO™ Trofeo RS的出现,很好的满足了超跑与赛道狂热份子的需求,也彰显了倍耐力品牌的创新精神和赛车热情。
而在今年倍耐力推出了全新的P ZERO™ DHG轮胎以及CINTURATO™ WHB雨胎从而开启GT赛事新纪元。这其中P ZERO™ DHG干地轮胎专为GT2、GT3和GT4组别打造。通过优化胎体轮廓与结构设计,确保不同赛道条件和车型下姐弟印痕的均匀性,也为赛事的BOP系统提供了坚实基础。
那说到赛事,回归到倍耐力作为唯一轮胎供应商的世界一级方程式比赛中,2025赛季已经打响,并且在3月初完成了澳大利亚的揭幕战以及中国大奖赛。在这两场比赛中,得益于车队策略以及对于轮胎的温度控制和保护能力更好,迈凯伦车队率先取得两连胜。
尤其是刚过去的这个周末,F1的中国大奖赛在上海落幕,而作为今年首场有着冲刺赛的F1周末,如何运用更短的练习时间,以及通过冲刺赛的经验去获得轮胎数据也成了每支车队冲击冠军的重要因素。
为此倍耐力赛车运动总监Mario Isola就曾表示,由于上海赛道的特性,前轮极易出现颗粒化,因此,如何改变赛车调校尽可能保护前轮,并且获取硬胎在这条赛道的表现情况是很重要的。关于这一点,我们通过周六的冲刺赛的Team Radio中也可以获得不少信息,比如维斯塔潘在追击汉密尔顿的时候就曾表示左前轮出现过度磨损等情况,而这也直接导致他在冲刺赛末尾阶段被迈凯伦车手直接超越。
另一方面,在评估C2配方硬胎的表现时,一个需要计入考量的因素是,这是2025赛季轮胎系列中改变最大的一款轮胎,因此这款轮胎也是所有车队最不了解的一款,因此,在周日的正赛中,我们也发现有部分车队采取了不同的进站策略,从时机到进站次数,都希望能通过差异化的方式来为之后的比赛积累更多数据。
当然,值得惊喜的是,从倍耐力的轮胎调整上,我们也在中国站比赛中看到了倍耐力为比赛带来的精彩加成。比如,在周五的冲刺排位赛中,汉密尔顿以1:30.849的成绩打破了上赛道的单圈记录,而这一成绩在周六的排位赛中,再次被皮亚斯特里打破。
除此之外,在正赛日,最快单圈继续由汉密尔顿在比赛的第41圈作出,不仅比去年的成绩快了2.741秒,也进一步展现出了倍耐力轮胎给予赛事的支持和精彩加分。
由此可见,在民用轮胎上,倍耐力不仅有着能够满足“个性化客制”的P ZERO™高性能明星轮胎。在GT组别以及世界一级方程式的赛车运动中,同样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它自然也让我们这些性能车、跑车车主,以及全球范围内的赛车迷,都对这个品牌的新轮胎以及对于赛事起到的变化,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