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添加图片
油车,电车,如同死敌一般,结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出意外的话,2025年,油车、电车将彻底平分江山,甚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车将会爬到油车的头上。就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之上,工信部原副部长表示:当前我国进入油电转换进入重大转折期,推动燃油车资源充分利用迫在眉睫!
利润大跌,产能过剩
“未来两三年,仍将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期,也是油电转换的阵痛期,”工信部原副部长表示,“中国汽车行业将进入新能源汽车主导市场发展的新阶段。”
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提升这一块,他很有信心。但与此同时,他强调了需要担忧的部分:“目前至少3000多万辆产能的燃油车和已经建成的2000多万辆产能的新能源汽车,油电转换仅消化了二三百万辆的油车产能,而新能源汽车产能大多是新建。目前,燃油车产销量及盈利率大幅下降,产能大量放空,面临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有一些企业已经停产或者倒闭。”
这段话的重要信息,在于“利润大跌”和“产能过剩”。的确如此,油车以合资品牌作为主要,过去在较高溢价的情况下,帮助中国车企赚得盆满钵满,但而今受到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不得不大搞“一口价”政策,保证市场份额,不过份额保证的同时,利润难免受损。
甚至的,有的极度依赖合资品牌的大厂,过去一年轻松赚几百亿元,如今一年赚10几亿元,也是困难。
产能过剩的情况更早显现,尤其是如广汽菲克、广汽三菱等等的合资品牌退出中国市场后,产能就已经出现过剩,当下,油车难卖,产能过剩的情况则是愈演愈烈。
油车、电车,“同权”遥遥无期
油车电车同权,是一直被拿来讨论的话题,但时间来到2025年,同权仍旧遥遥无期。
那么,就算同权之后,油车还能重现往日的辉煌吗?笔者认为,大概率不会。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同权的意义在当下已是不大。
相较于同权,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可能才是最重要的。正如工信部原副部长提到,“在大力推进燃油车企加快电动化转型的同时,支持新能源汽车新增产能主要通过对燃油车企的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资产收购等方式来实现,不再大规模征地新建,减少继续并行发展可能造成的更大的资源浪费”,如此,或许才不会时常冒出“爆雷”事件。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进,已是不可后退,况且,新能源汽车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大家的生活成本。只是市场繁华之下,还有些手尾要收拾收拾。
标签: 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