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推荐您访问易车国际站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NO
YES

工具栏
意见反馈
问题描述
0 /300
请输入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电话号码以便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请输入正确电话
相关图片 可上传JPG/JPEG/PNG格式,单张图片不超过5Mb,最多上传3张图片

添加图片

美宣布22%进口车税,谁最受伤

2025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政策将于4月2日生效。这一举措被广泛视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其影响不仅波及全球汽车产业链,更对消费者、企业乃至宏观经济造成深远冲击。以下是受影响最大的主体分析:

一、美国本土车企:自食其果的“内伤”

1. 通用、福特等依赖进口的“美国品牌”

尽管关税政策名义上保护本土制造业,但美国车企因高度依赖海外生产反而首当其冲。例如,通用汽车作为美国第一大进口车企,其销往美国的车辆约50%产自墨西哥韩国和中国工厂,加征关税直接导致其成本飙升,股价当日下跌超6%。福特虽部分车型在美生产,但其进口零部件占比高达60%,成本压力同样显著。

裁员风险:美国彼得森研究所预测,关税将导致美国汽车行业“大规模裁员”,尤其是依赖进口零部件的车企。

2. 特斯拉的“意外波及”

尽管特斯拉在美国本土生产电动汽车,但其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指出,特斯拉仍受供应链成本上升影响(如进口电池组件),股价当日下跌超5%。

二、墨西哥与加拿大:北美供应链的“地震”

1. 墨西哥:最大进口来源国的重创

墨西哥是美国最大的汽车进口国(2024年占美国进口量的33%),其汽车产业占GDP的4%,直接雇佣超100万人。加征关税将导致墨西哥对美出口汽车成本激增,车企可能被迫削减产量或转移产能,经济稳定性面临威胁。

典型案例:马自达在墨西哥的工厂因对美出口占比高,可能陷入亏损;通用汽车在墨西哥生产的雪佛兰车型亦面临成本压力。

2. 加拿大:盟友关系的“崩塌”

加拿大作为美国第三大汽车进口来源国,其汽车零部件出口严重依赖美国市场(80%销往美国)。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称此举为“直接攻击”,并誓言采取报复性关税,美加贸易关系濒临破裂。

三、日韩车企:出口依赖下的“生存危机”

1. 日本:对美汽车出口占比近30%

日本2024年对美汽车出口额达6万亿日元(约400亿美元),占其总出口的28.3%。丰田本田等车企虽在美设有工厂,但进口车型仍占重要份额。据估算,丰田营业利润可能减少30%,马自达甚至可能亏损。

2. 韩国:出口高度集中的“致命弱点”

韩国对美汽车出口占其总出口的49%,现代汽车虽宣布在美投资210亿美元以规避关税,但仍未获豁免。关税政策将直接挤压其利润空间,迫使企业调整全球布局。

四、欧盟:高端市场的“隐形代价”

1. 德国车企的“精准打击”

德国主导欧盟对美汽车出口,宝马、奔驰高端品牌虽可通过涨价转嫁成本,但供应链中断风险加剧。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批评此举“损害消费者利益”,并威胁采取反制措施。

2. 产业链外溢效应

欧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美国车企深度绑定,关税将推高欧洲本土生产成本,进一步削弱竞争力。

五、消费者与全球经济:连锁反应的“代价”

1. 美国消费者:购车成本激增20%

据考克斯咨询公司预测,新车价格可能上涨数千至1万美元,中低收入群体被迫转向二手车市场,汽车销量或下降4%。

2. 全球产业链重构与贸易战风险

短期来看,车企可能加速“近岸外包”(如将产能转移至美国周边),但长期将导致研发体系割裂、合规成本上升。此外,欧盟、加拿大等国的报复性关税可能引发新一轮贸易冲突。

贸易保护主义的“双输困局”

美国加征汽车关税的本质是“以邻为壑”的产业回流策略,但其代价远超预期——本土车企成本上升、盟友关系恶化、消费者负担加重。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贸易战没有赢家”。若美国坚持此政策,全球汽车产业或被迫进入“区域化割据”时代,而技术创新与全球化效率将成为最大的牺牲品。

标签: 进口车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举报当前文章

举报成功

感谢您的举报
我们会尽快审核处理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象哥不说车

获赞 2462 关注 1 粉丝 428

+ 关注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