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您访问易车国际站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添加图片
曾几何时,汽车加天然气这股热潮席卷而来,不少车主纷纷投身其中,仿佛找到了汽车能源界的 “宝藏”。那时候,天然气汽车可是备受追捧的香饽饽,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尤其是在出租车行业,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可如今,再放眼望去,加天然气的汽车却越来越少,这其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汽车加天然气的兴衰史。
兴起:经济与环保的双重驱动天然气汽车的崛起,堪称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邂逅。先说环保这一 “东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觉醒,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传统燃油汽车尾气中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像一团乌云笼罩在城市上空,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而天然气汽车仿佛是环保天使派来的救兵,其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大幅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约 80%,碳氢化合物降低 60%,氮氧化合物降低 70%,几乎不含硫化物和铅,这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来说,无疑是一剂 “强心针”。
再看经济这一关键因素。天然气价格相较于汽油,那可是亲民得多。就好比同样是吃饭,吃馒头比吃山珍海味便宜不少。对于出租车司机这类 “里程大户” 而言,每天要跑大量路程,燃料成本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使用天然气后,燃料费用一般能节省 50% 左右,这意味着每月能省下一大笔钱,着实让人心动。而且,天然气燃烧较为清洁,不易形成积碳,发动机内部零部件磨损也相对较小,能有效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减少维修保养次数,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在环保和经济的双重诱惑下,天然气汽车迅速赢得了市场,许多城市的出租车纷纷改 “喝” 天然气,私家车车主也有不少心动尝试,天然气汽车迎来了属于它的 “黄金时代”。
发展:技术革新与市场拓展在发展初期,天然气汽车主要以压缩天然气(CNG)汽车为主。这些车的燃料系统就像一个复杂而精密的 “小宇宙”,由天然气气瓶、减压调压器、各类阀门和管件、混合器等组成。其中,CNG 气瓶是关键装备,早期的气瓶多为全金属材质,又重又占空间,就像在车里放了个 “大铁块”,不仅增加了车辆负重,还占据了大量后备箱空间,让后备箱原本宽敞的 “储物天地” 变得局促起来。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新一代轻量级气瓶闪亮登场,比如全复合的集成存储系统(ISS)气瓶,外面包裹着玻璃纤维外壳和缓冲泡沫,既减轻了重量,又提高了安全性,还巧妙地节省了空间,让天然气汽车的实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与此同时,加气站的建设也在逐步推进。各地政府为了支持天然气汽车的发展,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加气站的布局和建设。在一些城市,加气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虽然数量仍不及加油站,但在部分区域已经初步形成了加气网络,为天然气汽车的日常运行提供了保障,使得天然气汽车能够在城市道路上更加自由地穿梭。
衰落:诸多困境下的无奈退场然而,好景不长,天然气汽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遭遇了一系列棘手问题,这些问题如同一个个沉重的枷锁,将其发展的脚步越拖越慢,直至走向衰落。
续航问题首当其冲,成为天然气汽车难以翻越的 “大山”。与汽油相比,天然气的能量密度较低,车辆携带相同体积的燃料,天然气汽车行驶的里程要短很多。想象一下,你开着天然气汽车出门,原本计划去远方的某个地方游玩,结果半路上就因为续航不足而不得不频繁寻找加气站,那种焦虑感简直让人崩溃。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这更是致命打击,每一次加气都意味着运营时间的浪费,收入也随之减少。原本一趟能跑的活儿,现在可能因为加气要分成两三趟,效率大打折扣。
加气站布局不合理、数量不足的问题也愈发凸显。很多时候,车主为了加一次气,不得不绕远路,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就好比你在沙漠中行走,口渴难耐,却怎么也找不到水源。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新开发的区域,加气站更是稀缺资源,这使得天然气汽车的使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很多车主因此望而却步。
车辆性能方面,改装后的天然气汽车也不尽如人意。动力下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原本车辆加速时能够 “一骑绝尘”,改装后却变得 “气喘吁吁”,加速迟缓,爬坡也显得力不从心。这就好比一个运动员,原本身体素质极佳,能够轻松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却因为某种原因突然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变得萎靡不振。这种性能上的妥协,让不少追求驾驶体验的车主对天然气汽车失去了兴趣。
此外,改装成本也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将汽车改装成天然气动力系统,费用大约在 2000 至 3000 元之间,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不宽裕的车主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改装后的车辆在年检时也可能面临诸多麻烦,部分地区对改装车辆的年检标准较为严格,私家车如果私自改装天然气,很可能无法通过年检,这无疑给车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天然气汽车陷入困境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却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迅速崛起。电池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幅提升,逐渐消除了消费者的续航焦虑。政府的大力扶持政策,如购车补贴、免费车牌等,更是让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在环保、静谧性、驾驶体验等方面的全面优势,使其逐渐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此消彼长之下,天然气汽车的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最终在汽车能源的舞台上逐渐黯淡无光,从曾经的热门之选沦为如今的小众存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