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吉利用甲醇做燃料?这样做真的好吗?

  甲醇,俗称工业酒精,这玩意为人所知还是作为假酒的原材料。想当初假酒害人,一朝喝甲醇,亲人两行泪。甲醇是有毒,但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甚至可以作为汽车燃料使用。

  在今年两会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董事长李书福建议,呼吁国家放开甲醇相关政策,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能上牌照。宣称“甲醇的发展既能减排放,又能降成本,国家应鼓励能源结构多样化,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空间。”

  甲醇汽油具有环保、成本低、节省资源等优点,所以一直被国际公认为新型节能燃料。(甲醇是添加了甲醇的,得到了国际认可,甲醇是主要使用甲醇为燃料的)在动力性方面,甲醇辛烷值高,抗爆性好,自身含氧,燃烧热效率高。在排放方面,甲醇是含氧化合物,具有燃烧完全等特性,因此,可有效降低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而且,烧甲醇能省钱。以热值计算,甲醇热值22.7MJ/Kg左右,而的热值是43MJ/Kg左右,相当于两千克甲醇燃烧产生的热量相当于一千克燃烧产生的热量。发动机烧甲醇热效率稍高于,1千克相当于1.8千克左右的甲醇。价格在6.1元每升左右,合8600元左右每吨,而市场上甲醇价格大约在2700元每吨左右,烧甲醇要比烧省三分之一的钱。

  甲醇这种燃料,集环保省钱于一身,似乎是环保居家的不二选择。然而甲醇真的就如看起来那般高大上吗?

甲醇并没有优势

  电动车无法普及,归根结底是电池的问题。换句话讲就是能量供应问题, 如果大面积使用甲醇,依然要面对能量供应问题。甲醇加注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要有专业的坚持加注设施才行。不可能说我买上大量甲醇,囤积在家里,要用时自行加注。甲醇有毒,4-8克就会中毒,10克以上就有致死危险。所以要解决甲醇加注问题,其难度甚至大于充电桩的建设。不可能把现有的柴油加注站,全改成加注甲醇的。只能是一步一步建设加注站,形成加注网络。如此一来,投入的时间和成本就无比巨大。

  目前烧甲醇是要比烧省钱,但我们不要忘了甲醇提出的初衷:环保。甲醇以更低的排放更低的污染著称,但这是直接使用甲醇产生的污染会更低。甲醇不同于的炼制是蒸馏裂解,甲醇则是用高温合成而来,在制造过程中甲醇需要更多的能量。生产之中,每一焦耳能量都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制造甲醇就要大量化石燃料。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讲,甲醇总的碳排放量至少不会低于目前使用的和柴油。既然无法减少总的碳排放量,那推广甲醇,就于当下节能减排的任务并无益处。

  南辕北辙,使用用化石燃料制成的甲醇,作为的主要燃料,很难达到环保的根本目的。

  未来是属于的,只是目前的技术还未达到要求。在普及之前,有着一段过渡时间。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在过渡期内减少排放减少污染才是真正的目的。目前的混动油耗已经比较低了,而且其使用为主要燃料,不必为燃料的加注和生产而投入成本。在过渡时期,混动车不失为一个划算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将成名万骨枯,要是真按的意思,普及甲醇的话,无疑会付出十分高昂的成本。一旦大量使用甲醇作为燃料,加注站的建设,生存设施的投入,一切都要耗费大量的物力财力还有时间。要是在此过程中,出现了革命性的电池技术,一举解决了的能量供应问题,使得得以普及,那在甲醇上的所有投入都是浪费。

醉翁之意不在酒

  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代表个人,更代表了的态度。自精品3.0被提出以来,越来越重视品牌形象。短短两年时间内,依靠博瑞博越等,使自己的品牌形象有了大幅提升,也深深地知道品牌形象的重要性。而今的,竭尽全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负责任的车企。当国内各大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成绩的时候,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并不抢眼。纯帝豪EV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而混动车方面,甚至还没有打的动静。

  当其它车企都在新能源上有所作为,人人都争当环保先锋的时候。想做自主龙头,就不能不在环保问题上表态。电动领域已然辣落在别人后头,要想争光,就得玩点新花样。像甲醇这种不算新能源的环保,正好可以用来表态。

  很久以前,甲醇就作为一种可以代替石油的能源出现在各大车企案头。1980年代,国内就有大量机构和车企对甲醇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然而多年过去了,为什么甲醇还是没能打败石油,成为能源的主力呢?不是因为三桶油的竭力扼杀,而是因为其本身就不适应广泛国情。甲醇,无论安全风险、制备成本、加注成本,都要高于石油和柴油等化石燃料。

  想做自主车企的老大,首先就要表现出一个老大的担当与责任心。重提甲醇,一方面让公众看到为环保做的努力,第二方面还能让世人看到强大的研发能力,甲醇毕竟不是你想搞就能搞。

  其实,手里握着的环保牌,还不只甲醇这一张。早有进军混动市场的打算,其与科力远早就合作开发混动车型。

  作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车企,进行广泛的研发是十分必要的。就像本田丰田大众,难道它们研发的每一项技术都会用到自己的产品上?技术多一样就多一分积累,谁也无法断言哪项技术就一定得用到哪个地方。率先迈开的这一步对产品或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件改变格局的做法。

  ===========================================================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车谜》,如果大家的爱车有什么问题,我必将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谢谢大家的关注。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