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添加图片
近日,各大车企陆续发布了2019财年第一季度(即 2019 年第二季度)的财报,虽然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是车企们的惨状还是让人心惊。跨国品牌里,戴姆勒的主要利润来源奔驰竟然出现了巨额亏损,更别提一直就飘摇不定的福特和日产,利润持续暴跌,只能大幅裁员来削减成本。
戴姆勒: 九年来首次亏损
戴姆勒第二季度的惨有目共睹:9年内第一次出现季度性的亏损,整个行业几乎为之震惊。
这份财报截图中,由上到下依次为梅赛德斯奔驰轿车业务、戴姆勒卡车业务、梅赛德斯奔驰商用车业务、戴姆勒巴士业务和戴姆勒金融服务业务。
从数据不难看出,戴姆勒集团第二季度并非各个业务部门都全军覆没。其中卡车、巴士和金融服务业都是正增长,金融服务业务甚至增长超过了10%。 但是 ,戴姆勒集团 以往 的利润支撑 —— 奔驰乘用车和商用车业务 —— 却 遭遇史上最大滑铁卢 ,分别出现了 6.72 亿欧元和 20.5 亿欧元的亏损,销售利润率也首次出现负数,分别为 -3% 和 -56.1% ,同比大跌 11.4% 和 60.4% 。 这两块关键业务的突然崩塌,卡车、巴士和金融服务的盈利也填不上这个巨坑, 最终导致整个戴姆勒集团二季度 毛 利润出现了 15.5 亿欧元的亏损,净收入出现了 12.42 亿欧元的亏损。
奔驰品牌 近几个月来之所以 差强人意 表现萎靡 ,主要是受到了高田气囊召回、柴油排放造假等事件的影响,再加上 在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的大环境下 , 各主要市场的 汽车需求量 都在 下降。 目前,戴姆勒集团高层方面最担心的就是柴油门事件持续发酵,毕竟频发的排放造假事件已经让全球消费者对德系车企的严谨认真产生了怀疑,当初大众集团因此被处以高额罚款,奔驰目前也处在同样的困境。下一步戴姆勒集团或将大力削减成本,同时缩减目前的车型阵容来维持收支。
福特: 利润紧缩
福特虽然第二季度没有惨到亏损的地步,但是利润紧缩得令人瞠目结舌。去年同期,福特的收汽车业务营收高达10.66亿美元,而今年只有 1.48 亿美元,跌幅达到了 86% ,利润率更是降到了 0.4% 。这么大的一个品牌,整个第二季度只赚了一个多亿,这数字拿出去其实并没有比楼上亏损 10 几亿欧元的戴姆勒好看多少。
虽然福特仍然是欧洲市场体量最大的商业汽车品牌,但今年以来福特的全球销量除了在欧洲市场以外都在下跌。第二季度福特在大中华区亏损高达1.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0.6 亿元),这让为了,此前福特为了维持收支曾大幅收缩在南美和欧洲市场的业务,花费了 12 亿美元,只为进行南美和欧洲的业务重组。但目前来看,福特并没有成功地将中国市场变成稳定可靠的利润来源,只能更加依赖美国本土市场。
目前,福特在中国的销量已经低沉了好一阵子。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造成福特销量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品更新速度过于缓慢,纵观长安福特产品阵容,除了2018年底引入的新一代福克斯与福睿斯之外,三年以上的“老面孔”占到了很大一部分。蒙迪欧、金牛座这两款中级车仍在使用五六年前上市时配备的 6 速变速器,技术上与竞品存在较大差距;而新一代福克斯又迟迟无法打开市场。此外,在产品竞争力没有提升的情况下,由于经销商能力建设不足,销售没有起到补台的作用。
要挽救这种持续亏损的局面,用裁员来削减开支是最常见的方法了。在宣布全球裁员7000人之后,福特又计划在欧洲裁员 1.2 万人,关闭 6 家工厂。
日产: 营收暴跌 98.5%
自从去年年底把把前任CEO戈恩送上法庭,日产自己的日子就越来越难过了。
今年第二季度,日产营业利润仅有16亿日元(约合 1 亿元人民币),利润暴跌 98.5% ,利润率从 4% 跌到了只剩 0.1% 。而在销售方面, 2019 年 4-6 月,日产汽车全球销量为 123 万辆,同比减少 6.0% 。
面对2019年首个财报几近崩盘的局势,日产宣布将在 2022 财年末将其全球产能减少 10 %,相应的公司将减少人数约 12500 人,此外还要在 2022 财年末将其产品阵容规模缩小至少 10 %。
不过,日产在国际市场上的一番动作暂时并未影响到中国地区,今年1-6月份日产在中国市场表现稳定并跑赢大势。数据显示,日产这一季度在华销量增长 2.3 %,达到 34.4 万辆,市场份额占据 5.7 %,相较上一年同期上涨 0.7% 。然而,其在欧美市场表现疲软,纵有中国市场实现增长却也难挽整体下滑的趋势。
近年来,日产汽车发展途中屡现危机。从日产汽车承认尾气排放与油耗造假事件,到原日产汽车董事长卡洛斯·戈恩因逃税数额庞大被捕,再到 2018 财年净利润暴跌 57.3% ,最后到欲在日产汽车内部获得更多控制权而与之关系不断恶化的雷诺。持续的动荡期让日产汽车颓势愈发明显,公司改革迫在眉睫。
由于全球经济萎靡,车市行情下滑,尤其是中国市场遭遇了罕见的车市寒冬,车企利润下滑、暴跌都在所难免。不过,一时的失利也能帮助车企们进行自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或经营策略,降低成本或建设更有效的机制来应对疲软的大市。但据分析,全球车市行情的下滑仍未停止,车企们面临的考验仍然十分严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