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全新BMW 3系真的是那么差吗?(一)

一提到BMW 3系,在很多人心目中,那是驾驶乐趣的象征,操控了得。



但最近,伴随着全新3系的上市,这个话题,变得,不那么,美好了。


懒得看文字的话,就听我来聊。



视频正在加载中...



这段时间,有一堆事困扰着我,也让我的笔也停了许久。一直没有时间没有勇气再提笔。不过,正所谓,不吐不快。


我相信,这篇文章,大家都会读下去的。万一懒得看了,也能听我读读。那就烦劳各位,听我慢慢道来。


这么多年,一直承蒙媒体老师和车迷的捧场,不知不觉走到现在。追溯早年在加入BMW之前,在还没有KOL的年代,也曾在梁朝晖老师坐镇时的《座驾》以及许群老师那时的《名车志》试过车,写过稿。


在那个年代,媒体和厂家的关系,和现在是截然不同的。那时候,媒体能够从厂家拿到试驾车可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2004年在《座驾》作编辑时,那台红色的奥迪A4试驾车可是让我们稀罕了好一阵子。朝晖那时候就说:要爱惜,要认真对待。后来去了四万作主编时期的《名车志》,拍丰田锐志的时候,都是百般心疼车子,漂移的动作都是尽量一两个弯搞定。


那个时期,无论是什么品牌,我们都是怀着认真和尊重的态度。毕竟,我们所接触这一辆车的时间,最多不过一周,而厂家,尤其是工程师,与这台车不算是朝夕相处,起码也是共处过相当长一段时间,而且人家都是科班出身。相对我来说,绝对是专家了。我所看到的,只能是代表我们的一己之见。那时候,我所要讲出来的,就是我们作为一个汽车媒体的从业人员、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或者“车主”的切身感触而已,并不能武断的评判一台车的好与坏。


现如今,传统媒体一个个倒下,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在很多读者人眼中,媒体与厂家的关系,都被误解成这样两种:

1.说这台车好的,一定是收了厂家钱了,只能说好,不说坏。

2.说这台车不好的,一定是收了竞争品牌的钱,黑对手的车。

这两种,都被认为是已经成了势的媒体。就是能赚到钱的媒体平台。


还有一种,那就是现在的互联网经济。有句老话:时势造英雄。很多人抓住了机遇,获得了成功。但也有些人的做法,我真的不敢苟同。话题才是最重要的。人云亦云没意思,出位最重要。这种你们都说好,我一定得站出来说不好,不管说得对不对,有了话题,就有了关注,自然,就有了投钱的金主儿。



这是一种营销方式,无可厚非。早前,我写M5对比911的文章,不也一不留神,成了话题了么?但,那仅代表个人意见,而且是略带调侃的将911的特点和跑车的不实用拿出来聊聊。


不过,真的,以为都应该淡出话题的全新BMW 3系,又让我想出来说说。


还是那句话先说在前,我不是BMW的卫道士。但是这品牌,历经七代,潜心打造的一部车,却被说成是一部失败的产品,这点不仅让Bimmers产生困惑,甚至让BMW的从业人员都开始怀疑了,BMW 3系难道真的那么差么?


先说说最近一个热门的话题:宝马3系真的是倒退还是进步?


网上流传了一系列的视频,有人跟着王垠老师学拆车了。王老师做的是对比,孰优孰劣,看官自有定论。



这么多的拆车,有好有坏。还是那句话:良莠不齐。有好多代表个人观点,我不加评论。但是其中有一个,我真的想说说。拿着所谓专业工具量量测测就能评价这么一辆车是不是还算豪华车,甚至直接定义成有愧于豪华品牌,这个就有点妄自菲薄了。


冲压件的平整度和漆膜厚度的数值说明什么,没有对比,我不敢妄加评论。但说没有隔音棉就不算,这点真的不敢苟同。


BMW使用的SynTAK协同热升舱技术,其实是将发动机变速箱包裹起来,保证工作温度的同时,降低噪音,以及震动。在G28上,这种材料甚至铺到了防火墙和减振器塔顶上。实际的效果个人感觉很明显的提升。



相比较发动机盖上的一个隔音棉,成本高低一眼就能分辨,那为什么BMW非要花费更高的成本,却偏偏要在人人都能看得见的地方,把隔音棉去掉?省钱吗?结论大家自己想。


车身,没有采用铝合金舱盖,成为了众矢之的。也成了把BMW 3系“拉下神坛”的套索。好吧,我们再从消费者角度考虑。铝合金舱盖的好处是什么?降低车头重量?即便钢制舱盖比国外市场的铝合金重了,G28同样在追求着BMW经典的50:50前后轴重量分配(由于G28相比标准轴距加长部分在B柱之后,也就是后门处,钢制舱盖来可以用来平衡配重)。铝制还有什么好处?开起来轻松?有多少车主没事开玩儿?那钢制的舱盖在两个液压顶杆的帮助下,就算是女性车主也能轻松打开。那铝合金还有什么好处?维修?买30多万元车的车主,当受损,哪怕是被雹子砸了个坑而被通知不能钣金维修只能更换的时候,抱怨维修费贵吧?这时候,是不是会觉得能敲一敲,做做钣金就能修复的钢制舱盖是多么的亲切?这部分用铝制不仅是维修成本高,制造成本的确也高,尤其是现在BMW 3系轿车上的“锐棱”技术打造的极为锋利的折线。如果在国内,用铝合金制造,成本高不少。这部分钱,一定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费者的钱省下来用在别的地方不好吗么?眼睛看得见的全景天窗,难道不好么?



如果真的那么喜欢铝合金,这车也有刚刚退市,现在反倒被人称颂的F30/F35所没有的。比如托架。E90是铝合金,F是钢制。为什么这次又用回铝合金?我想不必要多解释了。


我们内部都在说,这代BMW 3系的产品经理真的是聪明很多,平衡了市场需求和BMW的追求。好钢算是用在了刀刃上。


说到好钢,这代3系凭什么能够在提供的同时,整车刚性提升20%,局部提升50%?高强度钢的运用啊。


好吧,曾经F底盘3系推出之后,有多少人说,这代车是一种退步?但事实是F30/F35还没上市前,我在金港赛道轻轻松松可以用F35 328Li一圈快过E90 325i两秒。不是很多人爱拿数据说话么?赛道中快,意味着什么?


多少人说F的三系软,偏舒适,失去了运动基因。现在反过头来,又念念不忘,甚至还把F的3系拿来奉为操控的经典,甚至是神话,打脸么?

好吧,上一代3系,其实,在BMW工程部门,在部门的眼中,是有问题的!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