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沃尔沃S90 新款上市

汽车也玩咏春?看看沃尔沃S90的高强度车身就知道了!

  • 作者: 一车事
  • 2020-06-04 13:40
  • 3.13万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在关注车辆的安全碰撞测试成绩,通过模拟真实碰撞场景可以直观的看到,车身在经历碰撞后所展现出的刚性强度、车内乘客的受伤情况,这些都是检验车辆安全性的重要凭证。也正因如此,很多车型为了应对这些测试,练就了十八般武艺,技术上还融合了很多“以柔克刚”思想理念在其中。

在行业中,像是国内的中保研(C-IASI)、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CAP)都是比较科学、严谨的安全碰撞测试机构。以行业中久负盛名的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为例,该机构由保险协会成立,为理赔提供一定参考,就注定了不会“站厂商队”,考虑到车型配置的差异问题,只会选择最低配车型进行测试,如果厂家有要求,可以对选装后的高配车重新测试,但是成绩必须与低配车型一起公布。

在一些可能对车内乘客造成严重损害的测试项目中,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更是会拿出行业最为严苛的标准进行测试。在IIHS的侧面碰撞测试中,它的移动屏障车的重量达到了1500公斤,而NCAP/E-NCAP只有1100公斤。并且,IIHS的测试中,驾驶位采用的是5%女性假人(5%是指体重低于所有用户中95%采样的体重),驾驶位后排乘客是12岁儿童假人,因此在受伤害评估上要求也更高。

早在2012年8月,由于IIHS发现正面偏置碰撞事故致死率逐年提升,因此在测试项目中突然增加了该项检测,该项目至今为止也是最为考量车辆安全性的“炼狱模式”,没错,就是去年让帕萨特“出丑”的那一项。不光需要车辆拥有极高的A柱强度,前排侧气囊、车头吸能结构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的突击检查下,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都被拉下马,这是由于很多厂商在研发过程中,过于看重碰撞测试成绩,只在用得到的位置进行加强,说直接点就是为了应对考试而生。但也有这样一款车型造就了豪华品牌车型中首个25%重叠面碰撞测试G级(优)评价,这就是沃尔沃S60。

从此,大家也更加确信,既是象征着汽车安全性的图腾。

刚柔并济保住基盘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碰撞测试的项目、标准越来越严苛,但依然活跃于各大碰撞测试机构成绩榜单前列。以当前的旗舰级轿车S90为例,该车在IIHS测试中依旧拿到了五大碰撞测试项目的最高分。

在25%重叠面碰撞测试中,64km/h时速下的沃尔沃S90在发生碰撞后,并未出现任何变形,侧可正常打开,充分为车内乘客建立了完整的生存空间,这样即使在碰撞发生后,尽可能地减少了车体变形对乘客带来的伤害。

我们可以看一下同期奔驰E级在IIHS测试中的表现,在25%重叠面碰撞测试中,前门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形,前端也出现了一定程度溃缩,不光会对车内乘客带来二次伤害,车门变形后也可能导致无法正常打开,加大了救援/自救难度。

虽然两款车型同为G级评价,但在碰撞后的变形程度上的细节差异上,就可以直观地看到所具备的顶尖安全水准。

铁骨柔情侠客行

细究S90“秒榜”原因,最为主要的就是合理的骨架结构。其实,是否安全并非如“键盘车神”所说的那样,谁硬谁安全。

在碰撞发生过程中,车头承担着吸能职责,这种力学原理有些像是功夫动作中的“卸力”,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如果刚性过高,会直接将碰撞冲击力直接传递至驾驶舱,这样会直接加大乘客所受到的伤害。但是在A/B柱、车顶这样的关键位置上,该硬必然是要硬的。

S90采用了设计先进的高强度笼式硼钢安全车身,笼式可通过车头位置的变形,尽可能地去吸收碰撞能量,并将剩余能量分散至四周,避免由单点传递对驾驶舱某个位置造成严重伤害。关键时刻下,车头前方的吸能结构就是保障乘客“平稳着陆”的降落伞。

此外,采用了高达37%的硼钢,并大量应用在了车辆A/B/C柱、加强梁等关键位置,这种材质刚性大,屈服强度通常在1200-1400MPa之间,抗拉强度也到1800MPa。通常来讲,这种钢材大多应用于军事领域,其强度是一般超高强度钢的2倍,普通钢材的4倍,可见在钢材用料上的苛刻。

可以说,最看重的,是不希望有任何一个生命在交通意外中逝去,这是的立足之本。(音乐响起: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

中国工厂,每4-6周就会随机抽取一台焊接完毕的骨架,进行撕裂实验。在撕裂实验中,的工程师们会将S90整个骨架的5863个焊点、482道结构胶、301个螺柱参照真实事故的情况逐一进行撕裂,然后用显微镜进检测,然后在不断“较劲”中改进。

实战应对策略不可少

其实,像是车身结构这样的配置都属于车辆的被动安全,可以说算是保障乘客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在此之前,用户更需要很多主动安全配置为乘客保驾护航。

在日常驾车过程中,无论是在何种路况下行驶,其实都会发生一些潜在威胁的,其实就是在关键时刻可以主动地帮助用户去规避这些威胁,如果你是手握方向盘的主驾驶员,那么这些主动安全系统更像是提供信息收集、操作协助的副驾驶员。

为此,全系标配了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这套系统可以看作是主动刹车功能的“高级进阶版”,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那种无时不在的保障,当车速超过4km/h后,便可在系统检测到有碰撞危险时实现警示驾驶员的功能,必要时还可介入刹车系统帮助车辆实现刹停。

很多情况下,当在跟车行驶时,经常会遇到前车突然减速的情况,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追尾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在车速较快的情况下,驾驶者从判断/反应,到进行动作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在主动功能介入下,系统的判断、操作速度是要远快于驾驶者的,提早1秒刹停也就为车辆争取到了更多距离,从而避免意外的发生。

在S90的中配以上车型中,还装备了包含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盲区监测、车辆智能避让等8项,这其中的很多功能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在功能性上更加实用、可靠。

由于这些功能大多需要毫米波雷达、单目摄像头、数据芯片这样的高成本硬件才可实现,因此,在BBA车型中大多是出现在选装配置中,仅自适应巡航功能选装价格就在1万元左右,而要想实现与S90对等功能(像是车辆智能避让这样的独有功能除外),则需要付出5万元左右的选装费用。

很多朋友看到大量驾驶辅助功能都喜欢与特斯拉AutoPilot自动驾驶功能进行比较,在这里需要解释的是,AutoPilot更多地放权给了系统进行判断,在某些特殊环境、条件下,系统终究有判断失误的可能性存在,即便是百万分之一,在的产品规划中也是不允许的,这也是为何自动驾驶事故会经常登上头条。在当前行业、法规、技术环境下,需要的是主动安全系统能够尽可能地保障乘客安全,而不是那种双手离开方向盘很炫酷的体验。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起了的普及功能,就像是起初我并不理解很多智能家电的存在一样,没有接触过,自然存在误解,不会肯定其真正价值,当真正体验过,才懂科技时代的好!

小结

原《Top Gear》主持人之一的“龟速船长”曾在节目中说过:“购买一辆就像是去看牙医,既然一定会在某个时候去做这件事,索性不如早点把这件事做了。”

如今,安全性已经成为国内消费者考量车辆最重要的标准,在购车观念非常理性的豪华品牌用户中更是如此,当后知后觉的我们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就会无论如何也绕不过,通过近百年坚持换来的“安全”这块金字招牌。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