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欧洲新能源销量激增欲超中国,“换道超车”的我们后劲够吗?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业联盟(AECA)数据,9月份,德国、英国、法国、挪威、瑞典、葡萄牙、意大利、瑞士、西班牙九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上升,注册量合计13.3万辆,同比上升195%。前些天,欧洲主要国家发布汽车的销量:德国4.8万,法国2万、英国1.7万台,总体表现依然不错。

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机遇,甚至堪比内燃机取代马车。但在全球汽车时市场增长遭遇增长乏力的当下,为何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一骑绝尘,甚至一度和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中国比肩?

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为何扶摇直上?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之后,中国汽车产业渐成规模,不仅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在汽车品牌和自主技术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从“走出去”这个概念上,至今中国品牌还是被外国品牌压制一头,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远不及一些传统的车企巨头。

然而,在汽车产业新四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让中国汽车企业找到了新机会,在电动汽车这一赛道上,中国品牌不再受到变速箱、发动机这些技术专利的限制,终于和世界玩家站在了同一舞台,不仅从规模上开始“抢跑”,从技术路径上甚至大有“换道超车”的趋势。

只是这场辉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开始遭遇史上最大的滑铁卢,在补贴退坡及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实现了33.5万辆的成绩,同比下滑幅度高达44%。

尽管疫情带来了全球性的影响,但在整体不利的情况下,欧洲市场却异军突起,不少机构预计,2020全年欧洲市场销量将会超过110万,甚至很多人开始担心中国新能源世界第一的市场位置。

但是如果真正了解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涨的原因,这样的担心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其实欧洲之所以能在大盘不利的情况下做到“风景这边独好”,无非是走了中国的老路——政策鼓励和税收减免。从今年1月1日起,欧洲新的排放法正式实施:到2021年,在欧洲市场的汽车制造商必须将车辆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至95克/公里(约每百公里油耗3.3升),违者将面临严厉的罚款。

而在高额补贴方面,以德国市场为例,与去年相比,德国对于纯电动补贴增加了1000~2000欧元,最高补贴可达9000欧(约7.1万人民币);混动增加了750~1500欧元,最高可达6750欧元(约5.1万)。

而反观国内,随着特斯拉的国产以及补贴的退坡,新能源正在加速洗牌,靠补贴吃饭的新能源车企正在面临全面竞争,优胜劣汰之后,只有真正有实力的车企才能在这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如果从这一点上来看,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和我们相比已经是落后了一个发展阶段。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否能够持续领跑?

前不久,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在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表示:"预测今年欧洲的电动汽车销售量将超过中国,呼吁大家不要起了大早却赶个晚集"。

短期来看,欧洲市场的活跃的确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敲响了警钟。但从长期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优势,同时经过多年培养,消费者在市场接受度上更高,随着自主品牌在品牌声量、产品品质上日趋成熟,结束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过渡期之后,重回龙头地位只是时间问题。

但国内新能源车企接下来的发展道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随着特斯拉渐成规模,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如何从生产型企业到服务型企业过度;能否放弃4S店的体系走向直营;在研发理念上如何破旧立新,从产品思维向生态规模上转变。

这都是不能忽视的结构性问题。

同样地,对于更多新能源车企来说,特斯拉的故事已经讲得十分精彩,品牌高端化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而抛开股价这些“空中楼阁”不谈,从市场表现上来看,特斯拉已经实现销量连续正增长并获得盈利。

而反观国内的竞争者,蔚来汽车已经占位高端、小鹏汽车追随特斯拉、威马立足大众市场争取销量,大家尽管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从月销破万到自力更生依然是个艰难的过程,甚至可以说目前还难见曙光。

如此看来,造车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斯拉这样高开高走也是几经沉浮;新势力车企上市募资更是结局难料;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已经是大势所趋,只是尾大不掉真的能够说转就转吗?

​千万别是说说而已,毕竟时间不等人。

究竟是“内循环”还是“走出去”?

近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已经发布,《规划》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国内的市场真的很大。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只在5%左右,剩下15%的市场空间,已经足够这些新能源车企开拓。

如今的市场已经不同,尽管依然有像高合汽车这样的新晋者不断入局,但是传统跨国车企已经开始持续发力。尚且不提大众ID.系列已经投放在即,就连八代高尔夫的命名都开始加上了“数字”二字。新能源市场其实不怕再来一个特斯拉,怕的就是这些拥有传统渠道和丰厚技术储备的传统车企强势进军。

这一年里,特斯拉售价的的七连降已经让很多新势力车企没了招架之力,一旦这些资金丰厚的跨国大鳄全面冲锋,羸弱的新势力能不能扛得住还真要各凭本事。

综合以上,国内新能源车企还真不能只守在自己家门口这一亩三分地,凭借产业链的优势我们完全能够造出更好的产品,“走出去”并非是不能尝试的方向。

只是在这之前,还要看清楚自己的对手是谁?能打得赢吗!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