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掉队的长安新能源?未来市场恐难挽回!

新冠疫情后时代,特斯拉股价大涨,市值雄冠全球;蔚来ES6连续13个月蝉联纯电SUV冠军;理想、小鹏相继IPO,二者收获颇丰。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似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然而在新能源汽车风头正盛,新造车时代大步向前之时,似乎有些曾经“光鲜亮丽”的品牌却逐渐被遗忘。 

据最新数据显示,长安汽车新能源板块三款纯电动车型,逸动新能源10月份销量为1722辆,但2020年累计销量仅为4800辆。奔奔EV10月份销量为704辆,2020年累计销量仅为5082辆。而小型纯电SUV,长安CS15EV最新月销量为26辆,2020年累计销量仅为190辆。

相比前两年,单款车型年销过万的销量成绩,如今的长安汽车在新能源业务上可谓是严重掉队。

那么如今的长安新能源为何会走到如此地步呢?据新汽车(720motor.com)分析,其业务滑坡主要有以下几点。

产品均为“油改电” 安全隐患是问题

从长安新能源产品矩阵不难看出,无论是其销量担当车逸动EV,或是其它(包括CS15EV、CS55EV、CS75PHEV等等)车型,目前始终停留在“油改电”阶段,仍然没有自家的纯电动研发平台。

而所谓的“油改电”车型,通俗一点说,就是由之前长安汽车的燃油车型改造而来,把发动机换成电机,去掉燃油箱加上电池组,组成的电驱动方式。这种方式,其实是在纯电动汽车刚刚兴起时,车企为节省造车成本,快速捞取政策红利而采用的制造方式。

但这种车型往往存在不少问题:

一、车重大大增加,重量分配不均匀,影响续航的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二、乘坐舒适性差,电池包挤占车内空间。

三、三电系统不稳定,电气故障频发,车辆智能化程度低。

以长安逸动EV为例,该车型就是由长安逸动燃油车改造而来。

在10月23日,就有媒体曝光,在位于福建莆田的某街道,一辆疑似长安逸动EV发生起火自燃事件,由于车辆大面积过火,导致车辆报废。

为此,新汽车网走访量网约车司机(逸动EV460车主)石先生称:“本来选择逸动EV460是为了少掏点‘份子钱’,谁知道这车这么多毛病,夏天充电‘跳枪’,冬天续航缩水,拉活只能跑半天就得充电,耽误了时间、影响拉收入。”

由此看来,长安新能源之所以销量大幅下跌,与其产品质量不无关系。

无纯电平台 无高端品牌 

目前新能源造车已经进入新阶段,从目前市面上发售的纯电动车型来看,像比亚迪、蔚来、广汽等旗下产品基本都是正向研发的全新电动车车型。

以广汽为例,广汽新能源早在前几年便搭建了电动车的专属平台,之后更是推出Aion系列纯电专属平台车型。

而反观长安新能源,目前仍无自家旗下的纯电动造车平台,推出的产品依旧停留在“油改电”阶段。

导致这些年以来,长安新能源的纯电动车型,不论是设计还是智能化都没有呈现出应有的新鲜感,动力性能与产品配置也赶不上同期的其他新能源品牌竞品,对比当下花样百出的新能源车型,落后的不是一星半点。

以长安奔奔EV为例,其燃油车型已是2014年初上市的产品,至今已经销售了6年有余。改造后的纯电动车型几乎与燃油版车型完全一致,再加上一些俗不可耐的蓝色装饰,着实让消费者难以买单。

不仅如此,就长安新能源目前的发展来看,其并没有一款可以称得上是旗舰的车款,当然也没有新能源专属品牌,例如长城的欧拉、吉利的几何、甚至是北汽新能源高端子品牌ARCFOX。

如此看来,长安新能源不但与造车新势力有着明显的“代沟”,就连和这些自主品牌相比都没活在一个时代。

口号喊得震天响 落地实在有些慌

其实,喜欢“喊口号”不光是长安汽车一家车企的常态,但长安的“喊口号”技术确实不一般。

早在2017年,长安汽车就发布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提出要打造全新纯电动平台,并在 2025年前推出30余款新能源产品的宏伟目标。

随后,长安汽车也对新能源业务进行整合,并在2018年5月成立了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但从计划落地的节奏看,长安是一点实际行动都没有。

去年底以来,共获得58.4亿人民币增资的长安新能源,又曾声称能够加快“香格里拉计划 ”的推进,但在长安汽车最新公示的60亿定向投入项目里,并没有看到任何着重推进新能源的项目。

直至目前,长安也没有推出其承诺的新车标、新造型设计、新生产基地。

除上述之外,更可笑的是,长安新能源总经理杨大勇曾表示:“根据长安‘香格里拉计划’,到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的打造,并实现25万辆销量目标。”

眼看2020年就快过去了,平台在哪儿?销量又在哪儿?

写在最后

可以说,传统燃油车大势已去,走新能源汽车之路是国内外车企的必然选择。

而长安新能源这个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到底在想什么呢?产品实力低下,导致销量下跌严重,已成为现状。

而反观其它自主品牌,却早已明确了新能源战略布局,并迅速推出旗下高端纯电动车型。再加上今年诸多国外车企的强势入局,双重压力之下,就算长安新能源抓紧落地新能源计划,但掉队依旧还是掉队了,想挽回市场局面,很难。

作者/李莹莹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