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奔驰为什么会“沦落”为被并购传闻的“主角”?(上)

10月份,特斯拉在欧洲市场一败涂地。

随着大众1D.3的一飞冲天,已经彻底从纯电车TOP10的榜单中消失,销量甚至不足千辆。

事实上,不好的兆头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出现,1-6月,欧洲电动车销量同比上涨34%,而同期销量同比下滑18%。一升一降之间,落差非常明显。

有分析师认为,是产能不足影响到了的交付。受欧洲疫情影响,柏林工厂迟迟未能投产。而整个10月,除德国以外,在欧洲其他国家的交付量都没有超过100辆。

马斯克自己则认为,受累于欧洲各国的道路狭窄,停车位只为紧凑型汽车设计。而目前旗下的产品更适合中、美两国这类道路宽阔,潜力巨大的市场。

所以,11月24日,马斯克在一次公开的电话会议上,明确表达出有在欧洲推出一款紧凑型掀背小车的可能性。

但是,真正把欧洲市场遭遇“滑铁卢”事件带向高潮的,还是马斯克的另一番言论。

面对新能源汽车全球占比25%的欧洲市场,马斯克公开表示,对于与传统车企的潜在合并持开放态度,愿意坐下来好好谈谈。

永远不缺关注的马斯克一番“诚意”表达,让外界对销量问题的研判迅速调整为对并购对象的猜测。

当然,目前的市值直逼6000亿美元大关,超过了丰田奔驰宝马这四家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的总和,是这份“猜测”的前提和基础。

偏偏就是,以“假象”被并购对象的身份成为话题的一部分。

为什么奔驰会成为“众矢之的”?

按理说,市值之后的“四大天王”都有可能。但,这么一件极其“没面子”的事情还是让给摊上了。

首先,看为什么不会是

不要说愿不愿意,日本政府愿不愿意,也不愿意。

欧洲10月纯电车销量TOP10中,非欧洲品牌仅仅只占三席。这一现象并非特例,从进驻欧洲市场那天起,就一直存在。

马斯克明白,欧洲市场哪里仅仅是“街道狭窄”的问题,还有欧洲人的心也是“狭窄”的。封闭、自傲、传统几乎是这个群体的共性,在汽车产品的认知上,尤其突出。

只要不想放弃欧洲市场,找一个欧洲伙伴“联姻”,让在欧洲有二分之一的本土血统,因此增加欧洲人对的品牌亲和度,完全可能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

所以,的先天条件就不合适。

至于,现有的MEB架构足够支撑品牌的发展。2021年,保时捷共同研发的PEE平台也将推出,这是一个专门负责奥迪宾利纯电车生产的架构。

已经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来驱动自身的电动化转型,又何必委身于呢?

还有呢?

2008年成立了“Project i”,专门研发纯电车,这个时间节点也才刚刚起步。虽然因为一度坚持综合架构造车,使得纯电平台要等到2025年才能推出。

但基于I8的经验,迄今宝马5系PHEV成为全球范围内销量最好的插混车之一。

有技术积累的同时,经营200多家公司,拥有超7万名员工的匡特家族从1960年代控股以来,不仅免于亏损倒逼,同时还躲过了戴姆勒的觊觎。

而今,“太平盛世”之下,怎会将拱手让出,替他人“做嫁衣”呢?

所以,是排除法,让众人的眼光聚焦在了身上。

更准确地说,是的母公司戴姆勒。他们认为,现有的用户群存在较大重合,如果并购成功,的产量会激增4倍,而的品牌力会让在欧洲、中国的市场份额呈现质的飞跃。

说起来,都是捞着了不少好处,没什么事?

更甚者,12月1日,在欧洲最大的数字出版社 Axel Springer的颁奖现场,马斯克更坦率地表示,绝对不会发起敌意收购,如果可以达成友好的合并协议,肯定会坐下来进行对话。

马斯克明明听到了“声音”,居然不驳斥、不反对,一幅“高姿态”的模样,这是要做给谁看?

百年,何等荣耀。至少在舆论场,怎么就沦落到“我为鱼肉,人为刀俎”的境地?

我们不禁要问,奔驰面临汽车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会傻傻地做个旁观者吗?

事实上,就在12月3日,戴姆勒公司宣布,2021—2025年,戴姆勒将在研发、设备等方面投资超700亿欧元,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梅赛德斯—乗用车的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的投资计划,另一部分资金将用于戴姆勒卡车向“零排放运输”转型。

这手笔不可谓不大,并且这并非“后知后觉”的补救性操作。事实上,之于电动化,不逊于全球任何一个品牌。

2007年7月,打造出了第一款纯电Smart,从这次“触电”开始,的电动化进程一直在前进的路上。

2010年,比亚迪成立了首个中国合资新能源公司,并于2012年,该公司推出了中高端电动车品牌“腾势”。

2015年,开始打造全新电动模块化平台EVA,该平台将成为未来大型纯电车专用平台。

2016年,戴姆勒发布“瞰思未来”(CASE)战略,其目的是指引旗下产品从智能互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电力驱动四个方面发展。

2019年下半年,首款电动车EQC上市,同年法兰克福车展,发布了“2039愿景”,未来20年,电动化的具体方案落地。

2020年1月9日,发布全新品牌战略,其全系产品的电动化计划变得更清晰。同时, 为保证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除EVA之外,另一个定位略低的MMA纯电平台也将面市,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套独立的汽车软件系统系MB.OS。

为此,布局全球,分别在德、美、中三国建厂、投资,组建研发网络,并逐渐形成三大洲七大据点的电动化生产矩阵。

为了以防万一,还决定成立一个估值10亿欧元的新四化“转型基金”,截止到2025年,作为对700亿欧元投资的额外补充。

看起来,为此没少费心、费时、费力、费钱。但,商业竞争的残酷性就在于,过程都跟闹着玩似的,除了提供给了大家不少的谈资以外,别无他用,市场只认结果。

截止目前,奔驰在电动化领域努力的结果就是“没有任何结果”。

纯电Smart除了在欧洲市场的月销量勉强维持在2000+辆以外,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范围内,几乎没有存在感。当下正仰仗着吉利汽车能够救Smart品牌于水火之中。

”产品目前划归至与品牌共线销售,但1—10月累计销量不足500辆的成绩,是在证明这个品牌存在的技术意义,而非市场意义。

首款“油改电”纯电车EQC,用300KM的续航,对标60万的售价,如同一辆4年前的产品穿越回来,很难有所作为。

EVA平台下的首款产品是EQS,百万级的售价注定不是“百姓用品”,更遑论还要等到2021年才上市,还要面临已经被市场认可的旗下产品的竞争。

至于中小型纯电车平台MMA以及全新的汽车软件系统系MB.OS,或许很有用,但至少要在2025年才能和用户发生实际的关联。

市场对纯电车的需求,需要太长时间的等待。5年,新能源造车领域会发生很多变化,即便现在回看2015年,想想蔚来、吉利、长城、等的变化,真是不敢想象。

事实上,作为传统造车的“王者”在面对“新贵”的冲击时,只是第一回合的对弈,就败下阵来。

2014年,开始陆续为S级、GLE、GLC、C级等10余款车型增加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到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到29800辆;

在2012年6月完成Model S的首次交付之后,到2017年,产品的全球年销量达到103181辆。

这分明是两个数量级之间的差异。要知道,彼时,的产品并未在中国市场完成生产落地,其价格不比产品便宜多少。

未完待续

由前文可以得出,之于电动化,付出和收获之间没有对等。当然,有人认为,或许是“稳中求胜”的传统风格所致。倘若再给三五年时间,一旦“大象完成转身”,一样能见到飞奔的速度。

但是,此处的逻辑是先转身再飞奔,倘若“大象终归倒地”呢?

我们留到下篇再叙。



标签: 奔驰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