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华为来了,L3级自动驾驶马上要开始落地了?

4月12日,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徐直军表示,‘华为inside’合作模式的车,能够在市区做到1000公里无干预的自动驾驶,这比特斯拉更好。几天后,媒体发布的华为7分钟自动驾驶实测视频引爆全网,几乎所有声音都称华为王炸吊打特斯拉,徐直军表述不再有争议。

聆英咨询提供以下观点供您参考:

01.2021年几乎所有头部车企都瞄准L3级自动驾驶,比预测的2023年提前了两年。面对全新的技术应用,国内汽车行业总是充满了激动和沮丧,世界Top零部件企业博世将L3级自动驾驶一延再延,从2018到2020还是在跳票。当马斯克声称2023年即可达到L4级Robotaxi时,所有整车厂都按耐不住急于上马L3级。当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方案出来,成本可以快速下降后,蔚来汽车宣布新车ET7、小鹏汽车宣布新车P5、北汽新能源宣布新车极狐阿尔法,都将搭载L3级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比预测的还要早两年时间。

02.华为证明了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可以做到以较低的成本完成自动驾驶全栈技术的突破。经过多方比较,华为的自动驾驶视频显示目前的性能和FSDBeta不相伯仲,甚至在一些边缘问题上优于,这才有了徐直军的原话“比更好”。华为每年在自动驾驶投入20亿元,团队总计2000人,其中1200人是负责算法,800人负责硬件和测试。正是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以及对最前沿技术的追求,才能有这么完美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华为是能把成本做的最低的供应商,据说单车自动驾驶的成本为10万元,而徐直军说“每年每台车平均获得1万元的收入,对我们来说就足够了”。可以猜测华为准备对自动驾驶服务按订阅模式收费。大白话来讲,华为有钱愿意花,他的目的是把自动驾驶做到最强,而不是怎么赚钱。

03.华为绕开了主流的沿着高精地图加激光雷达的方案,直接利用多传感融合和自学习方案覆盖最多的使用场景。仔细看华为自动驾驶总裁苏菁的访谈内容,可以了解到华为采用了使用高精地图的NCA,与单车自学习的ICA和ICA+方式结合的方式。并且她澄清,在今年底量产的时候,NCA只会提供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大约每三个月会提供一批新的城市。这说明高精地图只能在有限场景使用,而剩余的部分需要汽车自学习的方案,比如ICA就是只能在用户已经开车走过一次的道路上进行地图绘制,并且在日常行走的路面保证完全脱手的自动驾驶。背后的意思就是这个系统并不完美。

04.获取相对技术优势的同时,暴露的最大的问题是人力的堆积和数据量的不足。有华为前员工跟帖说了两个重点内容,第一是华为分析师大会讲的“1000公里无接管”言过其实,即使最好的版本也是在城区30km/h高速100km/h,所以需要看其完整的1000km视频才能判断,而不是通过7分钟的视频就下结论;第二是华为的开发模式是大规模布人力的方式进行算法的缝合来弥补边缘问题,其次算法未来会趋同,主要的竞争还在于数据量以及数据驱动平台。在这一块我们仍旧存疑,至少目前的方式不仅不存在人力堆积的问题,也不存在数据量不足的问题。

05.通过与众多车企全面合作,快速迭代自动驾驶算法,用时间和规模来击败特斯拉。华为不仅和合作,还与长安、广汽、比亚迪、小康进行合作,这些车企都不具备自己重金投资自动驾驶研发的能力。这个策略相当高明,随着华为产品的不断上装,其迭代速度会加快,不管是出于民族情怀、还是性价比,华为都是相对博世的首选方案,所以必然会落地。这样的话,是靠一己之力迭代自动驾驶,并且已经有了一个身位的优势,华为通过合作联盟赋能车企,也有追赶的可能。那么相对来说,小鹏、的策略就显得稍弱了,他们有自有的自动驾驶研发,无法跟上华为的速度,他们不具备的销量领导力,无法跟上的速度。

06.北汽新能源力求品牌向上突破,博世全球首款L3级自动驾驶率先应用,从整车到供应商都不赚钱。2018年补贴退坡以后,的销量一直不振,整个北汽蓝谷团队也军心涣散人员流失较大。此次极狐品牌不仅动用了大量的投资,还邀请了大量委外开发团队,包括一流的设计师、麦格纳的整车研发及柔性生产线,必须要做到产品向上、品牌向上。据副总介绍,博世全球首款L3级自动驾驶在极狐阿尔法上率先使用,应该指的是其最新的iBooster和第五代毫米波雷达,相较于第四代毫米波雷达,第五代毫米波雷达的带宽将提升 50%,点云密度提高10倍,同时通过拓展可占用带宽获得更多的反射量,从而实现更精确的环境建模。定价24-32万,与前天发布的吉利极氪28万-33万在重叠的价格区间,凭借华为的自动驾驶应该能够获得较好的口碑。

综合而言,华为为所有国内做自动驾驶L3-L4级的团队立了标杆,如果能够按时量产则应该能够帮助极狐阿尔法有效破局,抢在L3级规模化应用的前期进入赛道。做企业战略要学习华为,用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聚焦一点,并且利用NCA加ICA混合的方案来打破特斯拉的战略优势。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