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聆英内参】我们应该接受华为不造车的事实吗?

4月19日,上海车展上华为与新造车势力赛力斯强强联手,宣布推出联名车型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在随后的华为发布会上,华为副总裁余承东力挺赛力斯,称其“20年整车研发和制造经验,是一个低调的实力派”“华为在ICT和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与赛力斯在整车研发、制造方面的优势,能够共同为消费者打造高性能、智能化的出行体验”。在零售上,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将大范围进军华为体验店。




聆英咨询提供以下观点供您参考:


01.

手机业务遭遇巨大困难,华为需要在汽车领域取得突破。余承东解释道:“美国四轮制裁后,华为手机这种高频、刚需、海量的产品业务遇到巨大的困难,智能电动汽车销量虽然没有手机那么大,但是单价高,能够弥补手机的销量缺失”。这也是为什么小米也要加入造车新势力的原因,是形式发生了巨大逆转。



02.

华为反复强调不造车,为的是攫取更大利润的同时让整车厂放下芥蒂。华为力求把自己打造成中国本土的博世,要做就做最强,因为相对整车来说这种世界Top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甚至高于整车厂。比如博世的高压共轨柴油系统、EPS电子助力转向、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无一不是拥有垄断优势和巨额利润。如果华为声称造车,那么他在电子产品、通信产品领域积累的东西,将无法快速地配套给其他整车厂,所谓的优势转化几无可能。另一方面,华为目前的实力,包括造车的经验、对汽车的理解、对未来汽车生态的远景,都属于浅层次。作为一家务实的、战略聚焦的民族企业,容不得半点地失败风险,也不会一味地烧投资人的钱,现有的股权架构下也融不到钱。





03.

造不造车其实关系不大,做中国的博世才最骇人。传统整车厂们这几年已经见惯了众多新造车势力,2015年的上百家到现在尚存的5-10家,他们再怎么闹腾新能源,也只是动了下皮毛,市场份额稍有下降。只要大众丰田这样的公司转身投向新能源,不论是资本、造车经验、技术储备、全球工厂、销售渠道,随时可以秒杀新造车势力。但是出现另一家博世却是不得了的事情,对于自主品牌整车厂,对博世、大陆这样的店大欺客行为可谓苦秦已久,但凡有国产替代立马开二供。对于奔驰宝马,这样的合资品牌,他们容不下一家中国的博世出来,破坏整个德国产业链的平衡关系,历来整车与Top零部件是相依相存的关系,半路杀出个翠花,大家都心慌。


04.

华为不能向小米那样直接造车,原因是华为做技术一流做用户体验二流。不管华为怎么卖手机,外界始终认可华为是一家技术公司,小米不管怎么控制供应链做生态,外界始终认可小米是一家用户体验公司,这就是本质区别。在造车卖车这块,要比怎样搞懂用户的心,华为是无法和蔚来汽车媲美的。而造车这个事本身也把华为看低了,因为做能源、做通信、做物联网、做云端、数字化才是华为的战略目标,未来移动出行,造车会沦为代工厂,软件和数据定义一切。




05.

未来中国自主品牌整车厂将分为,“与华为合作”及“不与华为合作”的两类。一类是资源、资金、技术能力极强的头部企业,他们学习特斯拉进行垂直整合,如吉利建立自己的电池、自己的智能座舱、自己的电动平台,长城建立蜂巢自己的电池、自己的智能网联、自己的氢能产业链。他们并不远同华为这样一家除了轮胎什么都做的企业为伍。另一类是资源、资金、技术能力极弱的二三线企业,他们无力整合资源,且都需要本土有实力的供应商一起升级打怪,如北汽蓝谷的极狐不但邀请麦格纳做整车平台和底盘调教、委外保时捷设计师,还大力推广华为的L4自动驾驶能力,金康新能源的赛力斯,不管增程式新能源是否被市场接受,总之华为的系统、华为的生态、华为的销售店,打包出售。



综合而言,不管愿意不愿意,汽车行业人都必须正视华为的存在对于中国汽车行业的伟大意义,那就是华为做中国的博世,对整个社会利大于弊。目前来说,只有华为能够从芯片到系统,从硬件到软件一网打尽,也正是因为中国现有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思路太传统,企业管理方式太落后了。华为的到来就是降维打击来的,总会有大量的零部件企业会被自然淘汰的。

标签: 造车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