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是谁杀死了沃尔沃XC90?

汽车视评/西边凉


6月7日,第七届全球汽车论坛重庆

李书福说:“已经投放市场的全球首款智能互联XC90很受用户的欢迎,尤其是在欧洲和美国完全是供不应求,在德国市场这个XC90全年的零售计划早已一抢而空,不是随便可以买得到的。”(公开资料,现场速记)


2015年,沃尔沃在欧洲市场销量增长10.6%,达到269,249辆,占全球总销量的53.5%;美国市场全年销量为70046,增长24.3%;中国市场实现81,588辆的销量,上一年中国市场的销量是81574辆,增幅趋近于0。

2015年4-5月份,沃尔沃XC90开始在各大市场销售,全年销量为40621台。不过2015年最畅销车型依然是XC60,全年销量为15.96万台,XC90排在V40和V60之后,成为排名第四的畅销车型。主打中国市场的S60L,以27352台的销量,仅排在车型销量榜的第6位。


中国市场,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8-11月,XC90的上牌量分别是199辆、173辆、155辆、197辆;而2015年中汽协发布的前473名的车型销量名单中,国产版的volvo XC Classic(国产版老款XC90),以2136台的销量排在第376名,因为他进口车的身份,没有进入这张榜单。在中国的销量,就这么神秘的消失了。只有自己才知道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这个销量被有意隐瞒了。


,在全球市场是复兴的生力军,但在中国市场,就他的销量来说,可以用“惨败”来形容。

为什么在中国没有人买


来自中国要闻的一篇署名文章显示,在6月7日的中国期间表示:

(XC90卖不好的原因):


第一,吉利控股旗下的企业,大家对吉利汽车的理解,就是“超低空”,水平不高,所以他们可能联想的水平也不高;


第二,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晚,不像它的竞争对手很早就进入中国市场,由于历史原因,进入中国市场就是并购以后才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所以这个车子跟其他车子比起来好象有一些差距。


第三,中国用户对于安全、健康、智能互联这种理解差异,中国的用户不一定明白,或者在心里还是不放心,很少真的让这个车进入自动驾驶状态,他不敢,总认为要出事情,可能是中国的交通路面也比较复杂。


可以说,舒服哥基本上把卖不好的原因说清楚了。第一点,本质上说的是品牌力。品牌力低是对的,但是舒服哥说受拖累,个人并不是完全认同。从某种角度说,这个品牌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尤其是近几年吉利远景帝豪EC7、博瑞博越等几款明星车型逐步冒头,说明了消费者对的认同。

2015年的销量数据显示,EC7是唯一进入全年销量前20名的自主品牌轿车,排在第17位,也以月销过万的销量排在第50位。,也代表“中国制造”向中型车这个领域发起了冲击,在此之前失败的国产车型数不胜数,包括一汽奔腾B90、上汽荣威950、比亚迪G6、长安睿骋、广汽传祺GA5、北汽绅宝D70、江淮宾悦上汽MG7、奇瑞东方之子、华晨尊驰众泰Z500,以及自家旗下的EC8等等。

在中高级车这个领域,自主品牌前仆后继,削尖了脑袋也要挤进去,目前来看,月销量超过2000台就算成功了,的B70、力帆的720一度接近这个数字,而上市迄今为止的平均月销量则超过了4000台,如果保持这个热度,无疑将会创造自主品牌在中高级车领域的奇迹。


也许用“奇迹”这个词不是很妥,但是在制造领域,真的是这样。自主品牌要向上,太难了。所以拖累了,从某种角度来理解,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这应该只是很小的一点点因素。


一,的国产车型并没有挂的车标,挂的是“沃尔沃亚太”。二者并不是一台国产车,而是


事实上,国产的捷豹路虎要比“惨得多”,屁股上都必须挂上“”的车标,坊间笑谈买了之后,要把的标志抠掉。


尽管这样,奇瑞捷豹路虎2016年的销量依然出现了增长。今年1-4月累计销量为37099辆,同比攀升16.61%,其中国产车型的比例占到了54%。


因此说影响了似乎说不过去。


第二条,进入中国比其他品牌要晚。这一点必须认同,人们对品牌的认可和接受度,确实还比较有限。

 

第三条,说中国的交通状况比较复杂,用户无法接受XC90高阶的自动驾驶。这一点我十分认同,但是,在中国复杂的交通环境之下,中国人非常的喜欢“更安全”的SUV,这也是这些年大热的原因,但XC90作为一辆中大型,似乎并没有获取相应的销量。


就自动驾驶这一点来说,个人认为的确已经非常的高阶,比如他的车道偏离辅助系统,他工作起来就不会像之前的那么温柔和含糊,他会直接帮你纠正方向盘。


某天夜里我曾驾驶这台车开上上海的内环高架,车道中间是大约半米高的隔离墙,在一段有些内弯的道路,我在接近隔离墙的车道上开,接近弯心的部分,这台车都会毫不犹豫的帮我打方向盘纠正我的方向。


还有他的主动安全系统,以及自适应巡航系统,都能够帮助人更好的“自动驾驶”。


就我的个人观点,这是一台非常高阶的自动驾驶车型,他非常的优秀,但是他的问题在于,太超前了。尤其中国人,可能根本就不需要这样一款会自动驾驶、如此的安全的车。中国人更喜欢把“安全”这个问题交给自己,所以他们喜欢买“看起来安全”“撞轿车时自己更安全”的,他们喜欢在驾车的时候,把孩子的安全“抱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发明的安全带、儿童安全座椅等等装备。


我自己的母亲,近70岁的年纪,从外地来看我,她坐在前排的时候,很多次我都提醒她系安全带,她照做了,不久之后,她问,“一定要系安全带吗”,我说“是”,她依然照做,但不久之后,坐前排,除非我提醒,她不会主动系,——我以为我已经和她讲好坐前排的“规则”了,然后她似乎有些厌恶安全带的感觉,再之后她改变了自己喜欢的乘坐习惯,坐到了后排。


在外地,我坐朋友的车上高速回家,他给自己的安全带插口插了一个插销就上路了。


不喜欢系安全带,不“喜欢”或习惯使用,似乎是很多中国驾驶员的问题,人们甚至以“更安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应对中国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的这些主动安全、自动驾驶会是什么?我觉得有点来自外星的感觉。不知道这是的悲哀,还是中国人的悲哀。


到底是谁“杀死了”呢?我认为怨消费者永远都不应该,只能怨“”自己。


什么叫自己?一就是品牌。不仅,包括凯迪拉克英菲尼迪雷克萨斯,在中国都无法和BBA竞争,这是事实。


个人认为这是中国人的“大国”情结有一定的关系,BBA这三个品牌,来自于“无比强大”的德国,,来自于传统的强国英国,日本的,似乎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要比要高,美国的,尽管销量上和的差距并不大,但知名度看起来也比要高一些。


中国人是很迷信的,他们不会认为的瑞典能造出什么好车。换个角度,在中国,瑞典除了,除了北欧人的“身份”,还有什么?足球?文化?生活方式?诸如这些,对中国的实际影响力都太有限了。这不是的问题。


反过来说,瑞典在中国的唯一,就是,这只能证明已经很强了。但不够。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价格上向BBA看齐,这个策略实在是太错误了,最初上市时接近100万的起售价,在上一代车型问世于12年前,几乎“断代”的情况下,这个售价显然不合理。


此外,和海外的售价比,数字上,在中国销售的XC90比海外似乎贵了数十万,这是税的问题,所有品牌都一样,但放在品牌力更低一些的车身上(和BBA比),这种“不值”的感觉并不是同等下降,而会来得更加强烈。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本身产品力完全没有问题。而我认为,产品力不仅没有问题,甚至有些超前,从产品本身,这完全是一台超值的车。


至于价格和品牌(包括出产地的品牌背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价格上,我会觉得贵了就是贵了,而品牌,我觉得我更喜欢,而不是等等。


也许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例如沃尔沃S60L,他的价格就比BBA的同级别车型要低不少。那买一辆XC90,如何让消费者觉得“更值”,这是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工作及投稿联系:bridgesouth@tom.com;如何加入《视评》粉丝微信群:请先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号auto_qcsp后,并注明“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进入。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