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小蚂蚁 新款上市

B端市场格局生变,围猎滴滴,新玩家入驻


​新玩家带来了活力。

2021年B端市场,尤其是网约车市场,正在恢复活力,与此有关的电动汽车订单变多了。这次,多了很多新面孔。

此前,B端市场需求较为旺盛,但租赁或出行公司等采购产品时,出于成本考虑,多选择10万以下电动汽车,所以入局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并不多。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等以低端市场为主的车企,曾是B端市场的得利者,每年可收获数万订单。

然而,经过一轮洗牌,又遭遇疫情后,B端市场经营模式变了。租赁市场、出租车市场逐渐冷却,导致低端电动汽车订单急剧减少。而另一面,中高端化成趋势。不少高质量新玩家入驻,提升了采购产品的成本和质量。

共享出行市场经营模式的变化,吸引了更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入局,并主动为B端市场客户打造定制化产品。

新玩家的入驻,为B端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引发了格局变化。

#1

围猎滴滴

网约车市场是电动汽车订单的主要流向地。长期以来,滴滴出行是网约车市场霸主般的存在,占据了整个市场近八成的份额。即使前两年,滴滴出行爆出了系列丑闻,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为有限。

但今年遇到的困境,不容易克服。滴滴出行赴美IPO遇阻,并再次被“点名”“约谈”,APP在7月因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被要求下架,让其元气大伤。笔者发现,苹果APP Sotre直到现在,还未重新上架滴滴出行APP。不过,有推送旗下的花小猪打车平台。

竞争对手嗅到了瓜分滴滴出行份额的机会,并引发了对出行公司新一轮增资或融资小热潮。如8月4日,上汽集团旗下享道出行获得5亿元融资。相近的时间点,曹操出行获股东吉利控股增资千万,9月初完成B轮38亿融资。

“价格战”在出行市场再度掀起。

“曹操出行新客优惠力度很大,我打车才花了3块多。”一位朋友认为,现在是薅出行公司羊毛的最佳时机。笔者下载曹操出行APP也享受到了新客户福利,三张15元优惠券,“不限时间和距离”。日常使用曹操出行APP打车,还可享受到6折优惠。

美团打车优惠力度也在加大。笔者时常能收到美团打车推送的“5折优惠”信息。不过相对曹操出行,美团打车规则较多,“5折优惠”更像是噱头。首汽约车等也加入战局。

目前,背靠车企的T3出行、享道出行等主要是在地方省会城市运营,据当地朋友反馈,优惠幅度较大,已逐渐打开市场。

可以说,初期打价格战仍是出行公司获取客户的重要手段。不过,滴滴出行针对地方城市推出的花小猪打车APP,前期借助较大的优惠力度,已占领了部分市场,地位不容易动摇。

如果出行公司停止价格战,又没有形成有效的转化,那么消费者很有可能再回流滴滴出行“怀抱”。毕竟,出行市场的主要用户群基本上都下载有滴滴出行,基于使用惯性,滴滴出行仍会是大部分人的优先项。

围猎滴滴,需要砸“真金白银”,也需要耐心毅力,更需要高质服务。

#2

新玩家涌入

去年受疫情影响,出行市场规模有所下滑。今年随着B端市场恢复活力,有望实现大幅增长。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涌入B端市场,车企与出行企业之间合作增多。随着对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定制化和高端化应运而生。

滴滴出行开创了“共享定制车”先河,2018年提出 " 联合开发新一代为共享而设计的汽车,并推动大规模运营 "的愿景,两年后,和比亚迪合作开发的首款定制网约车 D1推出。

这款专为出行市场设计的产品,引发了行业热议和关注。据有乘坐体验的用户表示,D1虽然定位紧凑型,但车内空间不小,乘坐舒适,对司机驾驶也极为友好和便利。

小鹏汽车亦表现出了对网约车市场的极大兴趣。2019年,推出“有鹏出行”平台。今年6月,工信部申报名单显示,小鹏将推出一款名为N5的纯电动轿车。该车与小鹏P5类似,但专门针对网约车市场。

宝马大众广汽埃安蔚来、零跑等企业,或已布局或明确表示入局出行市场。不过,车企入局出行市场,更多是从转型战略、市场变化、收集数据等层面出发,产品主要是内销。

B端市场购车订单,还表现出高端化趋势。早两年,专车市场主要采购燃油车的中高端车型,如凯美瑞帕萨特天籁等,偶尔会打到奥迪等。

但近两年,中高端纯电动产品渗透出行市场,汉、等成为出行市场采购“新宠”,品牌力、用车成本低、高续航、好开安全等因素,是司机选择的重要原因。

总经理古惠南看来,B端平台的经营模式的改变推动高端化,“由原来的融租模式逐步变成了经资模式,对车辆提出较高要求”;其次高端电动汽车满足了B端市场的需求态势。

与滴滴出行签订合作战略,将共同开发一款可投入规模化应用的无人驾驶新能源车型。中高端电动车市场,正在蚕食燃油车竞品的份额。

#3

低端出局

与之相对的是,低端电动汽车市场的萎缩。

“14524辆”,是北汽蓝谷今年1-8月的累计销量,同比下滑22.91%。这还是在极狐品牌助攻下,近月销量好转才拿到的成绩。

几年前,北汽蓝谷还是另一个光景。凭借B端市场的订单,北汽蓝谷年销量连续突破10万辆,远胜大部分竞争对手。EC系列月销量一度达到2万辆,长期霸占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三位。

未料到,2020年的一场疫情,导致B端市场遭遇寒冬,严重波及到北汽蓝谷的出货量,从2019年的15.1万辆暴跌至2.59万辆。

新能源虽然不像北汽蓝谷那样跌入低谷,但随着B端市场订单结构发生变化,竞争对手增多,2020年销量亦下滑至4.3万辆。

两家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情况一样,合作的出行公司多陷入运营困境,导致订单骤减。加上产品主打低端市场,质量、安全性、驾驶体验感差,续航不高等问题突出,难以收获新的订单。

北汽蓝谷大部分订单来自租赁、出租车公司,以及北汽集团旗下共享汽车平台摩范出行等。新能源与GOFUN保持合作关系,为后者提供小蚂蚁系列产品。但从去年开始,两家共享出行平台的网点急剧萎缩,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

入局的新玩家,有更多、质量更高的合作对象可供选择。北汽蓝谷、奇瑞新能源等优势不再,亟需调整策略,否则将错过出行市场新一轮风口。

出行市场是块大蛋糕。2020年共享出行规模达到2276亿元,网约车用户规模为3.65亿人。未来,随着更多玩家涌入,智能化、网联化等技术日臻完善,共享出行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对于车企而言,向出行服务商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那么,抢占B端市场是必备课题。未来一二十年内,共享出行市场的攻守竞争将愈发激烈。

标签: 滴滴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