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神话破灭丨上汽宝骏510 AMT试驾报告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曾几何时,人们购物还在以纯粹的实用性与耐久性为标准,只要买到一件经久耐用的良品便不再奢求它物;如今,市场经济下的快节奏消费占领了所有人的思维,匆忙的生活使大众无暇静心思考,只待被各色糖衣炮弹肆意摧残,沦为商品的奴隶。

宝骏510就是这样的产物。诞生于快销品时代的它已不再仅作为工具被众人所考量,就如同被无数中年少女追捧的小鲜肉一般,只要颜值够高、配置说得过去、价格够便宜,一切便就足够了。如今,我们再次与这款现象级车型相遇,故地重游一切都是那般的熟悉,只不过这次它不再以手动挡示人,而是换作AMT,力图俘获更多凡夫俗子的心。



静态表现

不同于往日里的廉价车型,熟悉的“面包车式”外形并未出现在这台小型SUV上,取而代之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分体式前灯组造型。柳叶状的LED日间行车灯与前散热格栅连为一体,冒充着510的眉眼,乍看之下好不神气,而真正起照明作用的卤素灯组则被隐藏在了下方,仿佛是仅作修饰的进气格栅。如此富有生气的表情搭配圆润饱满的车身,确实很难有人能不被其颜值所吸引。

除入门版车型外,均配备有前雾灯,而前灯组则为卤素光源,同样除入门版车型外均带有透镜。

黑色漆面后视镜是豪华版车型的专属,而其它车型则与车漆颜色保持一致;除入门版车型外均支持电动加热功能,而电动折叠功能则同样仅限于豪华版。

对比惊艳的前脸,的尾部造型倒是让人颇感失望。不仅在尾灯灯组等方面没能与前者互相呼应,其车尾也鲜有更多线条进行点缀勾勒,缺乏层次感使之视觉效果显得颇为臃肿愚笨。银色饰板伪装的双出排气固然符合国人的对称美学,但同样缺乏细节雕琢,显得太过生硬,再次将廉价感暴露了出来。

除入门版车型外,的尾灯灯组均使用了光源。

除入门版车型外,全系均配备有后倒车雷达倒车影像系统,这很符合其消费者人群定位——拥有第一辆车的年轻人群体。

仿冒的双边双出式排气,真正的排气口隐藏于其下方。

尾部造型的失败不仅是因为缺乏笔墨修饰,其悬浮式车顶设计所带来的黑色包围在途经D柱时也做出了错误的收缩,这使其从侧面看时也增加了尾部的空白感,为减少臃肿感帮了不少倒忙。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220*1740*1615mm,轴距为2550mm,与哈弗H2s传祺GS3表现相当。

前后205/60 R16锦湖舒乐驰轮胎为全系标配,主打舒适性与耐磨性;轮毂样式针对不同车型配置也会有所不同。

且不提用料如何,的内饰氛围确实颇有一番韵味。双色内饰搭配简洁分明的中控台功能分区显得异常清爽,而在部分配置与按键设计上,它还是可以给人带来一些惊喜的。

豪华版车型支持皮质方向盘,触感很柔软,但3点钟与6点钟位置的凹陷设计太过扁平,握着让人然觉更像是辆工具车;多功能按键触感同样合格,但键位设计很成问题,按起来并不方便。

悬浮式仪表盘造型新颖,但并不直观。

8英寸中控显示屏是除入门版车型外的标准配置,支持蓝牙/USB与手机映射/智能互联,符合当下年轻消费者的需求;系统本身响应速度不错,但左右两边的虚拟按键缺乏触摸反馈,这会在驾驶过程中给驾驶者带来不必要的分心。

拨杆式按键的设计样式很独特,触感反馈合格,没有廉价感。

5速AMT变速箱是本次车型更新的重点,旋钮式的设计样式明显是借鉴了路虎捷豹的风格。除了独特的外形,AMT并没有传统自动变速箱的P档,需要驾驶者注意。

豪华版车型配备了全景天窗,这无疑是针对如今主流消费需求做出的决定。

配置方面,出于低成本考虑,将配置中心都放在了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例如带换挡拨片的真皮多功能方向盘、无钥匙进入&启动、8英寸中控液晶显示屏、自动空调、等等;而在安全性配置上,只有豪华版车型配备了前排侧安全气囊,而其它车型则只有主副驾双安全气囊ESP电子稳定程序与TCS牵引力控制系统也只存在于除入门版外的其它车型身上。

豪华版车型的前排座椅支持主驾驶座前后电动调节,而靠背角度还需要手动参与;仿皮材质座椅搭配打孔设计突出视觉质感,不过乘坐感偏硬,只支持上下调节的方向盘也会限制驾驶员的姿势调整。

乘坐空间方面,给予了我们满意的答复。其后排腿部及头部空间表现充裕,并且后排座椅支持靠背角度调节;不过后排座椅中部既未提供头枕也未提供扶手,这对于其实用性与安全性是一种折扣。

标准状态下,的后备箱容积为318L,其纵深690mm,宽度970-1300mm,高度740mm,后备箱开启状态下尾门扶手距地面约为1910mm。

在第二排座椅完全放倒后,的后备箱纵深可以拓展至1560mm,此时的容积为1210mm。平整的地台可以为装载大件物品提供不少便利。



动态表现

动力方面,这台 AMT采用的依旧为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82kw/5800rpm,峰值扭矩147Nm/3600-4000rpm;和毫无亮点的动力参数对比,其层内厚实的隔热隔音棉与防火墙倒是颇为良心,这一点需要大力表扬。

悬挂则是常见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班独立组合,其调校水平相比宝骏560有着一定的进步:总体偏向舒适风格,前悬表现尤其如此;而后悬在面对颠簸路面时的反馈则要僵硬的多,但并未给我松垮的感觉,所以质感还是有那么一点的。路感反馈不能说清晰,而是有些直接、缺少足够的过滤,但考虑到它的价位,我也就不能多要求什么了。

拥有E(经济)与S(运动)两种驾驶模式,多数情况下,消费者应该会更倾向于前者。起步模式下,的表现非常慵懒,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模式下的油门取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台AMT——不仅换挡逻辑严重迟滞,换挡过程中的空滞感与顿挫更是长的吓人,以至于你恨不得立刻切换到手动模式好摆脱这慢性子。

即使在切换到运动模式后,迟滞的逻辑也并未有所改变。在这一模式下,的油门反馈会更加灵敏,而换挡转速区间也略有提升(E模式下约2000rpm左右,S模式约为2500rpm左右):轰踩油门,会报以亢奋的轰鸣,但明显亢奋过头了——此时的仍未有任何升档的打算!直到一股强烈的顿挫感晃动你的身体,在经历过一段漫长的离合衔接后,整个才再次回归正常。

原本是为了惠及更多的消费者群体而诞生,但这台AMT的实际表现着实令人大感失望——这应该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想让我改去驾驶手动挡的车型,而在这之前我始终是个自动档车型的铁粉。糟糕的换挡表现使我反倒忘记了本该有的动力表现:1.5L动力参数平平,不过低扭表现不错,在0-60km/h时只要勤于换挡,它还是能够给你一些推背感的...当然,不是AMT。



总结

上汽为什么会选择给装上一颗AMT,我想答案会非常简单露骨,毕竟价位摆在那里,而这也是最大的杀手锏了。AMT的加入是 AMT车型最大的败笔,它对整车驾驶体验带来的负面效果是极高的,但就此将它称作失败者似乎也缺乏妥当。我并非 AMT的潜在消费者,其真正面对的消费者群体是否会介意AMT的表现,他们对于离合器踏板与落地价格又有怎样的利弊权衡?自动挡理应带给人便捷,但在我看来,这一次它的神话破灭了。


这里是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编辑的私人干货空间,不管您是文化的忠实爱好者还是犹豫不决的购车新手,只要您喜欢我的作品,请务必添加Autoshop车音志微信公众号:autoshopchange←长按可复制,我会不定期更新有趣的类资讯与购车建议,期待您的关注(拜托了)!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