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续航1000KM的AION LX,能否成为“救市主”?

作者:起帆同学

出品:车圈饭局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今天车圈里有个大新闻,终于有一款续航超过1000km的纯电动车将于广州车展面世,它就是广汽埃安——AION LX。(旁白: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续航”了)AION LX能否成为新能源车圈里的“救市主”,根治消费者的“里程恐惧症”,成为消费者们的福音吗?


等等似乎哪里不对!AION LX这造型,依旧是熟悉的配方,记忆中的味道。这1000km的续航是准备旧瓶装新酒,还只是个噱头呢,到底是行不行?


其实,是业内为数不多采用纯电平台正向开发的车企。AION S、AION V 、AION LX 、AION Y、AION S Plus、AION V Plus数款产品已覆盖主流轿车、SUV市场,且产品力并不弱。另一方面埃安的品牌影响力也远超“同门师兄”广汽传祺,成为广汽自主板块的当家花旦。然而我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产品力和品牌力都不弱的,销量却不理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处于这种叫好而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呢?




NO.1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原地杵!


在售的4款车型在外观、内饰、配置、空间、操控、舒适型、动力等7个项表现中,最少保持4项以上的优势,可见消费者对的产品认可度很高。


另外,2021年1-9月份累计销售79028台,虽然与行业头牌特斯拉的205789台,只差距明显。但已经超过蔚来的66054台和小鹏的55076台,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为什么还说埃安叫好不叫座呢?


原因是的销量主要集中在售价10.46-15.76万的AION Y 和售价10.98-17.58万的两款低价位车型上。作为旗舰车型AION LX 的销量却一直贴地飞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市场存在感接近为零。这似乎不符合“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的Slogan。

反观“真正高端”的,销量最好的是售价35.18-50.80万的EC6和售价34.18-50.80万ES6,9月份合力贡献了8498台。即使是小鹏汽车,售价21.99-40.99万小鹏P7,9月销量也达到了7498台,比埃安销量最好还多卖了828台。


从市场端没能打开20-30万的市场。而从营收端分析,凭借低端车冲量的,并没有五菱汽车极致降本的独门绝技,其营收状况不见得比和小鹏好,而且长此以往下去,消费者对低端品牌的认知会不断加强!不利于全新的向上突破。更不要提与头牌进行正面竞争。




NO.2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首先,是“上错了门,打错了人”,凭借纯电平台的血统,定位在20-30万的新能源纯电市场,却只与新能源纯电汽车竞争。而目前这个细分市场中聚集了Model 3/Model Y、比亚迪汉、小鹏P7,以及不带电池的蔚来ES6/EC6,厮杀惨烈,且头部已经形成。



想凭借1000km的续航来个一招制敌,难上加难。毕竟1000km续航的技术并非独有。被模仿甚至超越,非常容易。



其次,深层原因是,对于购买20-3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来说,与购买10万元以下代步车型的消费者有着明显差异。这群消费者主要分为两种人。



一种是购买、小鹏这种软件定义汽车的人,他们更看重的是,这台车能够带来什么全新的体验。更关注车辆的科技化、智能化、OTA等,希望自己可以体验到更多、更新、更好玩的东西,所以愿意花更多的钱被“割韭菜”。而并非软件定义的汽车,在智能化方面先天优势不足。



另外一种是购买的人。他们更看重车辆的安全、实用,这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储备。反观埃安并没有的核心技术,它更像是一个拿来主义者。当推出”刀片电池“后,埃安跟风推出了”弹匣电池“,但电芯等核心技术是由供应商中航锂电提供,并非自产自用。



而埃安的另一个特点是参数至上,所有的广告都在突出续航、空间、天幕、风阻等表面参数有多强,而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对参数等信息感知较弱。




以新款AION S Plus、AION V Plus官网主页介绍内容来看,AION S Plusyu与智能化相关的“全感知交互系统”排在第10。



AION V Plus与智能化相关的“超级领航员”和“停车撒手锏”第9-10,内容也都是别人玩剩下的技术。没什么新意。而排在智能化之前的仍是续航、空间、动力这类常规燃油车的卖点。



对比下和小鹏分别排在第6、第3,而对外观、内饰等常规参数的着墨并不多,而是着重突出自己的智能化、科技化属性。



那埃安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原因是可以讲 “刀片电池”;可以讲软件定义的汽车;小鹏可以讲自动驾驶、科技创新;可以讲服务体系、客户管理。而埃安没有鲜明的特点可以讲。只能把参数当作卖点。就像同样没有特点的极狐阿尔法S,喜欢讲车身刚度的梗。这些都与20-30万级别消费者的需求背道而驰。销量自然惨淡。




NO.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于来说,既不是软件定义汽车的玩家,也不是技术储备的大咖,更不是极致成本的行家,以现有的套路想要突围向上难上加难!那么该怎么办?我认为可以有以下尝试:


策略一:重新锁定目标

除了直接和新能源纯电汽车竞争外,更需要寻找一款燃油车作为自己的竞争目标,对于来说最合适的竞争对手是以UR-V为代表的车型,两款车都主打大尺寸,价格又相近,利用1000km续航和性能优势,以此为突破口,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力。


策略二:树立标杆产品

抓住的换代机会,把广汽所有最好的、最新的技术都加持在上,打造标杆产品。可以参考智己汽车的打法,对外宣称有3颗激光雷达,但是现在车上没有,等有了再免费给用户装上,拿科技、智驾抢占消费者心智,而不是豪华、大尺寸这种传统燃油汽车的卖点,这也是AION V的败笔。


策略三:重塑品牌形象

可以在AION LX平台的基础上,布置一款同汉、小鹏P7同级竞争的轿车,把广汽在研的新技术统统放进去。由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无人驾驶强相关性,使得四款外形几乎一致,内饰堪比毛坯房的车型,依旧凭借核心技术,收割越来越多的“韭菜”。埃安可以通过该车向消费者传达一个信息:“也是一家黑科技公司”,重塑其品牌形象。




结语:同在广东的,充分表现出老牌国企和互联网科技公司的造车理念的差别,而对于续航1000km的AION LX来说前途尚未可知,我们将拭目以待,市场会给我们最真实的答案!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