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再也不推头?后驱大众开起来是什么感觉

你开过后驱的大众吗?

别说开过了,好像在我印象中,除了辉腾之外就没推出过后驱的车型。而因为尺寸关系,小编天真地认为高尔夫和ID.3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事实上MEB平台并不是在MQB平台这个“巨人”肩上衍生出来的,而是真真正正另起炉灶的产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一辆紧凑级的轿车采用后驱布局的原因。毕竟一般家用车的内部空间寸土寸金,只有豪华品牌C级以上的车型才会用前置后驱这种奢侈的布置形式,如果是电动车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ID.3的前悬很短,因为它并不需要给发动机预留空间,而紧凑的电机布局又让两个后轮尽可能贴近车尾。如此一来,这辆长度不足4米3的A-级车,就有了2765mm的跨级别轴距。不过ID.3的车内空间倒没有B级车那种水平,毕竟高配车型需要容纳20寸的轮胎,这会吃掉不少车内的空间,但再紧凑型轿车中,ID.3的内部空间绝对是处于上游水平的。

很多人都知道,后驱车有天然的运动性优势。因为前轮如果作为驱动轮,往往会缺乏用于转向的抓地力。既然用了后驱布局,那么这辆ID.3会有不同于以往的转向特性吗?

我们经常听到某车评人说“这车很”、“这车很丰田”,说明品牌往往有自己的调校倾向,但这辆ID.3开起来却很不“”。不过这种驾驶特性发生变化的原因却不是源于驱动形式的改变,而是由重量分布的变化带来的。

 

如同很多中置超跑一样,因为大部分重量集中在车辆中央,ID.3的旋转中心十分统一。不踩油门和刹车的话,它在弯中并没有明显的推头或甩尾的现象。不过这毕竟是一辆超过1.7吨的车,再加上其绝对轴距不长,在加速或减速阶段有非常明显的重心转移,因此它的车尾在寻迹刹车时会比较活泼;而出弯加速时,ID.3的前轮会因为重心后移而略微损失一点抓地力,从而出现转向不足的情况。

其实这种调校还是蛮有乐趣的,虽然id.3开起来完全没有传统后驱车的特点吗,但因为重量集中,它在小赛道里还是很容易保持节奏的。不过作为一台偏家用定位轿车,ID.3的避震器阻尼并没有设定得过分硬朗,所以日常驾驶并不会像传统钢炮一样,把你的脊椎从头顶颠出来,也因为要兼顾舒适性,ID.3的转向并不是特别犀利。

虽说MEB平台给ID.3带来有别于以往的驾驶体验,但在底层的驾驶逻辑上,还是尽可能地将其往传统燃油车的风格来标定。比如很多电动新势力都喜欢的“单踏板”驾驶模式,在ID.3上并不是默认的驾驶模式,它的“电门”响应没有印象中电动车那种暴躁的感觉,而是更接近传统燃油车的质感。在松开刹车之后,动能回收系统也没有像其他电动车一样马上介入,只有在你踩下刹车后电机才会进行反向制动,直至电机的制动功率达到极限(约12kw),才轮到机械制动系统介入工作。两者之间的切换非常柔和且线性,说明为了降低习惯燃油车主的学习成本,在下一代的电动车型的标定上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说完ID.3的驾驶体验,最后还是要说一说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品牌在造车方面的思维差异。新势力品牌总倾向于突出电动车的“电动”属性,他们会放大车辆在电气化后的优势(如加速响应,或者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但这种造车方式也有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学习成本以及人车沟通感的问题。而像这样的传统车企还是非常注重新老车型之间的传承性的,如今汽车电动化普及率越来越高,对传统车企而言不过是动力系统从内燃机变成电动机而已,造车的标准和流程都没有改变。即使很多系统都从过去的机械传动变成电传动,传统车企还是更习惯强调人车之间的机械交流感,他们更不希望突出车辆的“电动”属性。

标签: 大众 后驱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