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抄袭的最高境界,众泰告诉你

前几天听到OldBridge在和Boss讨论几款车,其中有这款

2015 Volkswagen Cross Coupe GTE Concept

发生了以下对话

Boss(指着某处),“这里不错,不过还没量产,只能看看。”

OldBridge,“众泰不是已经帮大众量产了么~”

两人相视而笑

早在去年我就看到过大迈X7的消息。那时候刚回答完一个如何评价众泰Z700的问题。如何看待

和那个问题类似,对于这个车,也是应该分多个方面来看的。

直接拿人家的概念车方案出来量产,这样的做法简直是流氓行为。不过想到是对“打死奥拓”耍流氓,好像也就没那么难接受了。(怎么怪怪的)

去年年末的时候看到的是电脑里数字模型的截图,标准视角,A级曲面软件ICEM截图,我就知道这车在那甚至已经开模了……鉴于这样做一定要抢在新途观和所谓的加长的XL(雾)上市之前面世,我也预计应该今年年中就能看到消息。果不其然。

(2015年末曝光的数字模型截图是A曲面软件ICEM的截图,意味着至少已经到了造型的尾声)

和之前的几款逆向而来的爆款不同,并没有办法拿来逆向车展是被围起来的,只能派人隔着很远去拍照、大体估计各种尺寸,顶多再参考下发出来的官图。说得简单一点,相当于“给”画了个立体效果图,拿来不用选方案,直接造型锁定进入SA以后的工作。这种做法对的好处就是节约了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并用的造型降低造型不被接受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至少在我们仅能看到的内外饰的表面,这个算是一款正向开发车型

当然,拿来其他车厂的方案直接开发自己的车本质上和逆向都一样没有节操,是设计师所不齿的。然而不得不说,这种做法依然是公司行为,设计师们只是在拿钱工作而已这几款车型将一直是的黑历史甚至中国汽车工业的黑历史。

我真的再一次被狼一样的效率震惊。的这款Cross Coupe GTE Concept在2015年1月的底特律发布,的ICEM截图曝光时间是2015年11月,展出的消息在2016年7月初。10个月的时间“设计”完一台整车,一年半的时间从无到基本量产……WTF! 基于这点,尤其是的效率再加上这款车型和以往纯逆向车型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进步了很多。

的整体比例,基本细节和基本上一致。通过网上和上远距离的照片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对于来说应该算实属不易。

区别比较大的地方在前后轮轮包处。没有上的那两条楞线。通过细节来看,那两条楞线非常犀利,而且是凸起中带有反凹特征的。

(其实可以看到,的轮包这里特征鼓出来特别大,转折也很硬朗。)

这种级别的冲压工艺显然是不具备的。在取消这两处特征后,X7把轮眉形状由稍微有些方改成圆形,并直接用一个看不出来是凹还是凸的曲面和车身blend。

如果取消掉这个转折直接和的立面连续,那么势必会出现一个凹面。即使做不出一个一样的棱线也可以用一个鼓起来的面来做这里,比直接连一个凹面要合适得多。与强壮的整体相比,这两处轮包特别没有精神。在前轮轮包和大灯的型面转折处留下了非常扭曲的一个区域。

在外饰部分,以独步武林的冲压技术做出来的非常锋利的楞线以及转折,在这台上都被很大的削弱或者像轮包那里一样被取消了。除去这些,外饰上的各种细节都算忠实还原了。在外饰上的槽点并不多。得益于的设计,而且是,这台车的比例和姿态在大体上都算得上这个级别SUV的比较合理的样子。

然而打开车门发现,他们对于内饰的理解和消化远没有外饰来的准确。(内饰这里不少评论说ps过的官图和实际拍摄的图对比不妥。我也早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内饰方面和色彩相关的我都尽量避免。而下文提到两个地方的评价都不会受到ps的影响。)

虽然整体的形是相似的,但一打开门就可以感到扑面而来的粗糙。

一款很有科技感的被换上了水转印木纹,立马变成10年前的淘汰车型。

其中一些细节都是廉价感,尤其是空调出风口部分。

这是

这是的原版

上,空调出风口是三个相互分开的精致方孔,有圆润的包边,有种镶嵌在IP上的感觉。而的则直接用一整个大出风口取代,外面罩上单薄的高亮饰圈,就像铁丝弯出来的一样好像一掰就会断。空调出风口一直是内饰的点睛之笔。设计团队在做这里的方案的时候都是反复斟酌的。像这样草草的处理空调出风口实在不该。

最后看看Console这里吧。这里是一个没什么可抄的地方,因为不用考虑各种机构和各种储物空间,就是在凹造型而已。

除了把电子换挡机构硬生生的换成了普通的自动变速箱样式之外,还为了模仿而模仿了一个分叉造型在排挡后面……然而面对一个这么大尺寸且售价必然不会高的里面的各种软包、皮质还有缝线,消费者还会说什么呢?

看看上面的配置加上的价格,消费者很可能动心。但出于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无论这款车卖多上钱,都是不值得推荐的。过多的舒适性配置和高溢价的科技性配置占用了很大比例的成本,在看不见的地方必然偷工减料,可靠性耐用性都不可能好。

每家生产产品的企业都会借鉴和学习竞争对手的设计,去做Benchmark,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正规的大企业和一味抄袭的山寨厂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知道把知识嚼烂了再做自己理解过的设计,再去生产,知道选择好与坏。

这台在造型上的可以说是一个省略了创意和选方案过程的正向开发。也是从“图”实现出来的,从工程角度上说和直接正向做一个车的难度是一样的。在工程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之后,只要挖几个主流水平的国内设计师来出一些比较靠谱的方案就能试着所谓的自主研发了。假如这个厂家真的还有些节操,那么前几个月我在那个争议很大的回答中提到的“安身立命”的资本已经足够,过程中积累的各种工程经验也已足够。这台应当是的最后一个造型上完全抄袭而来的车型。

这款相信是寄托了希望“大卖”的愿景。抄袭的最高境界,或者说终极的抄袭方式大致也不过如此。上一次达到了这种境界的厂家是奇瑞,QQ把本来要走高端精品小车路线的Spark直接钉死,给了真正的第一桶金还有一个曾经“自主老大”的名头。假如能把打算退出的车型直接钉死,打乱国内30万以内市场对的盲目崇拜,在我个人看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我预测这款车是的转折车型,是他们做自己设计的最后一步准备。在这款车之后,他们将开始推出自己设计的车。这里可以mark下。

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正在升高,各种网站的会员制的兴起、逐渐被人们接受的正版游戏,乃至高端的国产手机都表明消费者的的购买能力上升也就更愿意为了好的服务,原创的知识产权去买单。相信过不了几年,山寨车型在国内就再无立足之地。我如此的看好也愿“们”能真的站起来。

更多内容在我的微信公众号:AutoDesignDog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