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1月销量出炉:自主品牌成绩亮眼,德系、美系份额下降

风水轮流转,今天到中国。在40余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集体补课到引领创新,站在今天这个全球汽车历史的转折点上,中国汽车品牌再次用亮眼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坚韧与强大。

日前,乘联会公布了2022年1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排行榜。 1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09.2万辆,同比下降4.4%,环比下降0.6%,总体保持稳定向好。

而国内自主品牌,在1月份的表现却较为亮眼,1月自主品牌零售94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1%。在上榜的的15家企业中,销量过万的企业有10家,只有5家厂商实现了同比增长,分别是比亚迪、华晨宝马、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和奇瑞汽车,销量前十的榜单之中,中国汽车品牌占了4个席位。

与此同时,市占率再创新高。目前,自主品牌在国内的零售份额已经占到45.5%,同比增6.4个百分点;相比2021年年度份额41%,增了4.5个百分点。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86万辆,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7%,合资品牌表现较为惨烈。

曾经几家车企独霸天下日子一去不复返,市场竞争正在迈入此消彼长的新时期。

具体来看,1月的日系、德系、美系市场零售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仅有法系份额提升了0.1个百分点。

有人欢喜有人忧,尽管面对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日系、韩系将首当其冲面对竞争。但价格更高的德系品牌也难以独善其身。如果不看BBA这三家豪华品牌,大众1月依然呈现明显的下滑态势。

这其中既有疫情影响芯片和工厂产能的原因,也不能忽视探岳等车型“颗粒门”的影响,同时ID.系列新能源车型虽然销量依然持续上涨,但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也略显乏力。

数据上看,今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了16.6%,相比2021年1月6.8%的渗透率提升了10个百分点。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达到31.4%,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2.5%。

由此可见,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热情依然高涨,合资车企在新能源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

具体车型来看,在轿车销量榜里,东风日产轩逸凭借近5万的销量排名第一,朗逸、宏光MNI EV分列第三、第四,而比亚迪秦家族则以26541的销量成绩排名第五位。

MPV市场中,无论销量还是位次一如既往,五菱宏光依然拔得头筹但同比下降;别克GL8位居第二但成绩始终稳定,奥德赛则与丰田赛那不相上下,以不足5000的销量占据了榜单第五、第六名。

大火的SUV市场中,自主品牌依然能够占据半壁江山,销量前15名榜单中,自主品牌占了6席,销量前四名分别为哈弗H6、长安CS75、长安CS35以及比亚迪宋,继续领跑SUV市场。

至于高端轿车和高端SUV市场,销量前几名依然被BBA三家牢牢占据,没有太大的变化,也就不再细说了。

车闻说:

今天的汽车销量榜已经不再像曾经那样“不出意外”,而是开始变得亮点频频。

德系车虽然有下降态势,但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份额依然举足轻重;中国汽车品牌成功押注新能源赛道,在新战场上获得了腾飞的基础;而日系品牌过于保守的电动化路线,势必还要在中国市场中吃上几年苦头。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幕幕蛇吞象的故事,或许正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演。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