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车企产量不足,持币待购的消费者该如何应对?

在新冠疫情肆虐之下,“缺芯”阴霾始终笼罩着汽车行业。俄乌紧张局势的持续升级,令芯片供应更是雪上加霜。一份来自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6日,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65.62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达5.11万辆,占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的7.8%。

“芯片荒”已然成为诸多车企的“拦路虎”,车企巨头们被这小小芯片搅得颇有些“灰头土脸”。据相关报道显示,福特汽车由于“芯片荒”,于近日对旗下8家工厂采取临时停产或减产措施;大众汽车也备受“缺芯”拖累,今年一季度产量受到影响;而丰田则将年产目标从此前计划的900万辆降低至850万辆……车市供应持续不稳定,对此,消费者们的切身感受便是:提车等待周期被拉长了,热销车型需等一两个月已是司空见惯。

面对市场上诸多持币待购的消费者,车企岂能眼睁睁地“坐以待毙”?各大主机厂纷纷通过调整汽车配置,甚至尝试在缺少零部件的情况下保证供应。那么,它们是怎么平衡芯片短缺和产品交付的呢?

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们拿出了“分期交车”、“积分+软件”的方案,比方说理想开启“先交付后补装雷达”的特别交付方案: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提前交付3雷达车型或等待交付5雷达车型,对于愿意接受3雷达车型的用户,理想汽车将赠送终生质保和1万积分(折合人民币1000元),并承诺免费补装。如此一来,既能维护存量用户,增加粘性,又不用厂家真金白银掏钱,无疑是新势力“分期交车”过关的法宝。

目光转向传统车企,由于芯片供应短缺,日产决定部分新车不再配备导航系统。宝马则干脆宣布取消多款车型的中央信息显示屏的触摸功能,消费者可以使用iDrive和语音助手对车辆进行控制。上汽则在生产层面上做出了调整,从2021年上半年起,部分朗逸车型安装的是售后原装附件,并与原厂车机享受同等质量担保。在经销商销售过程中,上汽要求通过在销售合同中备注,以及签署用户告知书的方式,确保消费者及时得知这一消息。

对于车企五花八门的“保供手段”,消费者们是怎么想的呢?经过一番调研,笔者发现,消费者们对“知情权”尤为重视,如果经销商充分告知,消费者们往往会在权衡利弊之下做出自己的选择,“买”或者“不买”,“现在买”或者“以后买”。保障信息沟通顺畅是当前情况下避免纠纷的“不二法门”。

业内人士认为,在缺芯背景下,车企的“分期交车”、“减配”做法有其可取之处。一来,车企并非“恶意减配”,实为当下困局中的无奈之举,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新车供应,起到了平稳车市的作用;二来,大部分车企积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抵触情绪,消费者被赋予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对新车需求较为迫切的消费者,可以选择尽快提车的方案;对配置较为敏感的用户,可以选择等待或者更改所购;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可以选择因“减配”而降价的车型。

在国际形势紧张及疫情反复的大环境之下,新车“交付难”或许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车企们应当进一步提升完善与用户沟通机制,从用户需求出发,在行动落准、落细、落实上下真功,共同破除“芯”常态下的“交付难”困境。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