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不断攀高的中国电车

从追逐到超越,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行业变革正在眼下发生。

时间回到六天前,钓鱼台国宾馆的芳华厅里,题为“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的高层论坛讨论正酣。

不同于北京略有阴霾的天气,今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的出席嘉宾,不约而同地把“展望”、“信心”列为了发言的关键词。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激情昂扬——“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继续打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下半场,在变局中实现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汽车强国建设的目标!”

过人的底气来自于过硬的实力。2021年,国内市场中,纯电动汽车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8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国品牌占比达78%,理想、比亚迪相关车型拿下细分市场销量第一,突破了中高端乘用车市场的“合资围剿”。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54.5万辆和352.1万辆,产销同比均增长约160%,增速远超德、美、日等,总产销量已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

从蹒跚起步到迎头赶上,本土新能源汽车逐渐走出外界的质疑,一步一个脚印,正拨开迷雾,缓缓迎来“弯道超车”的高光时刻。

行业的后来者

不是工业革命的摇篮,也没有发展相关产业的百年经验,中国绝对可以归类为造车领域的“后来者”——1956年,距世界首台汽车诞生70年后,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CA10才开下了装配线,甚至教科书都将此事定性为“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80年代合资车企陆续诞生,90年代民营造车业艰难起步,新世纪初期,市场井喷,粗放发展,2015年前后,第一轮行业洗牌开始。“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陆续淘汰了一批边缘企业之后,、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站稳了脚跟,与此同时,有关新能源的规划逐渐被企业提上了日程。

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中国同样没占得多少先机——网络资料显示,2014年美国电动汽车销售已经突破10万大关,在售车型也超过了20款,日产聆风雪佛兰沃蓝达等车型正在北美大行其道。

再看国内,2014年年中小鹏汽车成立,当年11月蔚来汽车宣告诞生,2015年7月理想汽车呱呱落地……传统造车阵营里,除了造电池起家的,仅仅只有奇瑞、北汽拿出了“简陋”的试水产品,其余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大多仍不具备量产条件。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万钢将2015—2019年定义为“以产业为主体的市场培育阶段”——虽然市场渗透率仅为1%—5%,虽然没有掌握过人的“核心科技”,但万千工程师已经迎难而上,李想、李斌、何小鹏等创业者破题开局,一家家造车新势力乘风而起,有关新能源的时代大幕正被缓缓拉开。

国家战略所指,企业攻坚所向,“后来者”开始了奋起直追。

从追随标准到定义标准

中国历来不缺少“逆袭”的例子。

电视机1925年被英国人发明,直到1958年我国才实现国产,而70余年之后,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能已占全球一半以上。十余年前,美国苹果、韩国三星卷起了智能手机风潮;十余年后,2021全球销量前十的手机品牌中已有7家来自中国。

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国品牌不仅要在别人的赛道上领跑,更要定义比赛的新玩法。2019年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以用户为主体的市场快速发展阶段。在众多厂商“千帆竞发”的背景下,一批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喷薄而出,推动中国电车从“人无我有”冲刺“人有我优”。

以增程电动为例,早先国外产品虽具备一定的电动功能,但续航小于50公里,无法满足纯电使用的需要,对减少碳排放的作用更是一般。基于用户需求大数据,提出了“城市用电、长途发电”的技术路线,量产了全球第一款续航150公里以上的增程式电动车理想ONE。自2019年上市以来,该车累计交付量达到近15万台,拿下了2021年中国市场中大型SUV销量第一的桂冠。实际使用中,更将碳排放降低了约76%。

无独有偶,同样扎根混合动力赛道的,也于2021年拿出了最新混动技术——DM-i。EHS机电耦合单元、混动专用刀片电池包、骁云-插混专用1.5T发动机、12V磷酸铁锂电池……这套完整的混合动力系统打破了日系品牌对高端混动技术的垄断,以平民化定价带动了插电混动车型的普及。上市不久,DM-i系列即需要排队等车,相关车型于今年即被售至海外。

如何解决锂电池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给出的思路是——换电。10颗特殊螺栓固定,智能自动装卸,一首歌的时间续航里程“满血复活”。与此同时,模块化的设计更给车辆电池留下了升级的可能。网络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 3 月 30 日,在全国已累计建成换电站 881 座,包括高速公路换电站 235 座。曾经让特斯拉望而却步的方案,在这里成为了现实。

整车之外,宁德时代、蜂巢、欣旺达等国产动力电池迅速攻占市场,汇川动力、华为等自研电驱动系统饱受业界好评,增程器、电控模块等等生产自主可控……从追随标准,到“吃透”标准,再到攻关“未来标准”,“后来者”正在朝“后来居上”加倍努力。

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从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启动(2001年)开始算起,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之路已经走过了逾20年历程。曾经,尚在奥迪任职工程师的万钢将发展新能源汽车比作是“弯道超车”,但以现在的目光来看,这事似乎又不止是一个行业的“超车”这么简单。

“‘双碳’战略事关全局,是带动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维护经济增长、社会安宁、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本届百人会论坛上,万钢又一次倡议,加强顶层设计、突破关键环节,全面推进汽车产业迈向碳中和!

交通领域一贯是碳排放大户。据测算,平均油耗6.31L/100km的A级燃油车其行驶10000km碳排放量为1.626吨,而电耗为14kWh/100km的A级电动车,每开1万公里碳排放仅为952kg。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目前可减少约 42% 的碳排放。

当然,实现“双碳”目标,做到这样依旧远远不够——一方面,我国使用的“煤电”要尽可能多地向“绿电”转移,借助可再生能源向车辆供能;另一方面,科技的力量不容小觑。以在论坛现场透露的研发进展为例,其新一代增程技术和全新智能化运营方式,有望在核心区域实现交通零排放,综合运行碳排放也将可能降低至90%以上。

“双碳”以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也成为发展目标。创始人、董事长李想在发言中提出了构想:当传统的中央式能源网络临时故障或出现缺口之时,放电供能的功能即有可能由新能源汽车来承担——如此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将成为国家宏观供能体系的有机组成,以灵活、高效、模块化的特点服务大局,进一步优化我国未来的能源供给体系。

机遇与挑战并存,风口与风险同在。属于新能源汽车的命题不会就此终止,期待新一年能有新成绩,更期待中国电车续写愈攀愈高的传奇!

 

标签: 电车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