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对电动车到底有什么影响

  今年比亚迪又对外公布了一项新技术,名为“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是去年推出的纯电平台e平台3.0的技术升级版。官方宣称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对于整车性能将有一个全面提升,在安全、舒适、操控等方面尤为突出,今天我尝试用通俗易懂的非技术性语言,简单分析一下这个技术的原理和亮点,看看这一技术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

  我们都知道2021年推出的纯电平台––e平台3.0,当时主打的是智能驾驶,电池利用效率和安全等方面,毫无疑问这个平台是成功的,该平台上衍生出来的产品在性能和安全等方面优势是有目共睹的,抗衡的已经不是国产品牌和合资品牌了,完全可以和进口品牌硬钢。那这次公布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就是在e平台3.0的基础上升级进化而来。

  电池包这个作为电动车的主要核心部件,某种角度上他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电动车的心脏电动机了,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电池包都是由电芯组成模组,再由模组形成电池包,这样的电池包在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上是很低的,在体积有限的情况下达不到高密度,这样就产生了很多问题,续航焦虑这一缺点暴漏无疑,所以当前阶段在电池本质没能达到彻底突破的前提下,同等体积提升电池密度就是最好的解决续航问题的方法之一。所以近年来诞生了CTP这项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由电芯直接组成电池包,这样就少了一道模组工序,节约了一部分内部空间,从而提升电池密度。

  可以理解为电池包作为一个三明治结构然后在组装到汽车地盘上,再又刚强度的地盘给电池包一个有效保护。而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则是在这个三明治结构的基础上进化出了整车三明治结构,也就是说电池不再是一个作为被过度保护的能量载体,而是变成车身结构件的一部分,已经可以分担汽车受力的关键部件,这样一来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就简化了车身结构和生产工艺,是对传统电动车车身设计的一次颠覆性变革。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一个关键部件,就是非常安全稳定的刀片电池。在高安全性的刀片电池支撑下,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才进一步释放了车辆空间,大幅提升车辆安全性和操控性。

  电池包既然可以作为车身关键部件存在,甚至分担车身受力作用,那这个电池包的刚性一定是非常强的,怎么做的如此高的电池包强度呢?说来很简单,就是工程师的智慧。普通的铝板质量很轻,但是刚性不够不能达到电池包使用需求,但是在长期生产生活的实践中,人们发现,蜂窝结构是非常稳定坚固的,工程师就想如果将质地很轻的铝板做成蜂窝结构,那就既节省了大量材料减轻重量,同时又增加了刚性,于是就发明了蜂窝铝板。

  其实这种结构也常用在飞机地板宇宙飞船着陆舱等航空航天领域。CTB技术使刀片电池通过与托盘和上盖粘连,形成类蜂窝铝板的“三明治”坚固结构,长条形的刀片电池密布于电池包中,均匀受力,大幅提升电池包结构强度。高强度电池包在经受重达50吨的卡车碾压后,无冒烟、不起火,电芯仍处于安全状态,再次装车后车辆仍可正常行驶,充分证明电池包系统超高强度。

  CTB技术对比传统的电动车结构在碰撞安全上性能也很突出,因为传统的电动车车身结构为了保护电池包,会打破车身的传力结构,导致车身传力不畅,如果发生极度碰撞情况安全风险就会加剧。但在e平台3.0上,车身地板横梁左右贯通,且采用闭口辊轧件设计,大大提升侧碰能量传递和车身结构的稳定性。再有高安全性的刀片电池加持,和高强度的类蜂窝结构电池包使电池本身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车身传力结构的存在,达到传力并吸收能量的作用从而大辅提升车辆安全性和车身扭转刚度。

  车身扭转刚度的大辅提升就会带来车辆操控性能的提升。高扭转刚度意味着车辆在各种工况下,形变量更小,车体响应更快,让车辆在转弯时侧向支撑力更足,高速过弯侧倾更小,车身姿态更稳定,车辆的操控上限更高,更好开,更好玩。海豹作为首款搭载CTB技术的车型,在麋鹿测试中通过了83.5km/h的成绩,单移线测试通过车速133km/h,稳态回转最大横向稳定加速度1.05g,达到跑车级水平。

  总得来说的类蜂窝结构电池包和高安全性的刀片电池,使得CTB技术能够成功搭载在更多车型上。相比传统的像小孩子需要保护的电池包,类蜂窝结构电池包更像一个大人,不仅不需要保护,还承担起了保护别人的责任。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