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沃尔沃 Concept Recharge 初体验

也许是北京车展延期后,8 个月的等待实在太漫长,各家早已迫不及待地将自家「王炸」露了一小手,甚至一大手。以至于这次的成都车展,多少有点满场遍布老熟人的感觉。

这也颇符合如今汽车行业的作风:每每有新进展、新产品,直接亮出来,玩的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因此,当我在车展上看到并不多见的新面孔时,总会带着诧异和惊喜,甚至好奇 :它为什么那么沉得住气?

这「沉得住气」的其中一个,就是沃尔沃和它在国内第一次亮相的纯电概念车 Concept Recharge

作为概念车,我们很难去评价它的量产实用性,但是在它身上能看到一种自带的矛盾感:它似乎很保守,在 2022 年还在强调安全;却又似乎很激进,承载着各种创新的尝试;它似乎自带一股北欧极简风的疏离感,却又在细节处藏了贴心的设计;它似乎并没有顺应趋势,却满足了大家对于未来的需求…… 

它就像一条逆波而行、却殊途同归的鲶鱼。

当电动化打破了旧规则,

什么是新的护城河?

「是个慌乱的时代,旧的秩序被瓦解,新的价值尚未建立起来。」 用这句话来形容如今的电动车时代,再贴切不过。

原本躺在内燃机舒适圈里的车企们,似乎一夜之间被了智能化、电动化的新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大家对于品牌和豪华的观念被打破。对于有的人来说,这无异于灭顶之灾;但是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这正是重新建立秩序的机遇。把握机遇,需要拿出护城河般的实力。

记得有次采访中,有人问亚太区总裁兼 CEO 袁小林:什么是新时代的护城河?

「目前的出行领域,不觉得哪家企业有所谓的护城河,更多的是差异化。」

当内燃机时代锱铢必较的加速度,被电机轻而易举地支配,我们的确很难在动力、在加速度上寻找某家车企的技术壁垒。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科技平权」。

但「科技平权」不意味着千篇一律的面孔,也不是「抢先首发」的速度至上,而是从细节上揣摩用户的需求。

的后排座椅上,有一个小小的设计:

座椅脚垫可以分别上下调节高度,这样小朋友坐在后排时,可以根据视野、安全带最合适的高度调节座椅,同时升高脚垫,避免小朋友双脚悬空。安全性和舒适性都有了双重保障。

时间向前推几十年,同样出于对婴儿乘车安全的考量,发明了反向安全座椅。

近五十年的时间,汽车动力属性改变了,但是大家对于自家孩子坐车是不是安全、是不是舒服的担心不会改变。

切中了这个需求的功能,座椅的调节就不是炫技,不是堆料,而是独属于这个产品的温度。

类似的设计还出现在自动驾驶上。

的正上方凸起处,搭载了目前硬件精确度最高水平之一的 Luminar 激光雷达,用于自动驾驶的感知需求。

为了确保自动驾驶功能的万无一失,采用了冗余系统,以便突发情况下紧急接管。这些硬件将在下一代纯电车型上作为标配出现。

如果聊起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动作,可以追溯到 2012 年,彼时就推出了自动驾驶概念车,2015年就拥有了完整的 inhouse ADAS 自研能力,还承诺在符合交通法规的情况下对自动驾驶事故负全责。但是直到 2022 年,才在美国加州申请无人驾驶车辆上路;在下一代纯电车型上激光雷达硬件才作为标配。

自动驾驶的存在是为了给用户带来安全和便利,而不是将量产车作为试验田,也许这就是在自动驾驶上看起来动作缓慢的原因。

安全,这个看起来古老的话题,依然是智能化时代最坚实的需求,也是新世界里依然管用的护城河。只不过换了新的技术来实现。

电动车,不只是消灭内燃机

提到电动化,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用动力电池取代内燃机。不过电动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动力系统的改变,而是围绕新系统重新开始的一系列设计。

上,我们能看到这种围绕电动化衍生出的未来赶。从造型来看,为了顺应纯电动车对于能耗的苛刻要求,采用了视觉效果更柔和的流线型设计,之所以能让车身线条更低矮流畅,离不开平滑的纯电底盘的功劳,前机器盖也因为移除了发动机,A 柱能够有更大的后倾空间。

这款概念车采用了对开门设计,抛开概念车未来量产的可行性考虑,只有纯电动车平滑的底盘,配合对开车门,能让座舱像一间真正的房间一样宽敞,留下了智能化施展拳脚的空间。

当座舱成为了另一个客厅,需要的安全感不只是对危险的防御,也是心灵上的慰藉。

不同于目前常见的前挡风玻璃 HUD 设计, 在侧窗设计了类似的投影功能,既不用担心开车时影响视野的安全隐患,也能作为一个与外界环境交流的指示牌,为后排的小朋友展示周围的花草树木、地理信息。有了投影,家长也不用担心孩子盯着屏幕看对眼睛的伤害。

类似的功能还出现在天窗上,投影到天窗上的图像,可以配合手势控制。这样在郊游时或者休息时,全家人躺在车内就可以用手势玩游戏,也避免了投影、游戏功能占用中控屏幕、挡风玻璃的尴尬。

毕竟,智能化的科技应该是想你所想,而不是堆砌花哨的功能,更不是占据驾驶视野带来麻烦。

当然,这些智能化科技都离不开智慧的「大脑」。

目前采用了全景智能座舱,通过驾驶员感知系统主动识别驾驶员的情绪和需求,同时通过 iCup 场景引擎 2.0,让人际交流更流畅。而底层的「世界树」的中央计算架构,也可以让下一代车型上不同域间的功能相互融合,通过自主学习来提升系统能力。

最后

几年前,大家常把特斯拉称作电动车领域的一条鲶鱼。对激进技术的追求,搅乱了原本想躺在电动化上「混日子」的传统车企们。

如今,对激进技术的追逐已经不再是的专属,跟进者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智能化、电动化全方位地内卷起来,更快的科技上车速度、更多的智能化软硬件、更花样百出的功能。动作快到可能他们自己都没有考虑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消费者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在这种「内卷」之下,对创新技术投入的同时,想清楚自己究竟要将技术化作一把怎样的「剑」后再付诸行动,似乎是行动上的落后者,却收获了消费者更多的信任。

也许,这就是一条电动化时代的反向鲶鱼。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