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都快2023了,你会不会真心想买一辆新能源汽车?

  • 作者: 车e估
  • 2022-11-18 10:00
  • 249

临近年底,新能源汽车市场吹来了一股降价风。


10月24日,特斯拉官宣,对中国大陆地区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五个版本下调起售价,降价后两款车型的起售价分别达到26.59万元、28.89万元,五个版本最高降幅达3.7万元。

10月31日,福特中国电动车事业部正式宣布,自当日起,国产福特电马Mustang Mach-E全系车型进行价格调整,降价幅度为2万至2.8万元,降价后的售价区间为24.99万至36.99万元。


11月15日,奔驰宣布下调部分EQ车型的厂商建议零售价。涉及车型包含EQE及EQS。其中,全新纯电EQE 350最高下降5.07万元,调整后的厂商建议零售价为47.8-53.43万元;纯电EQS最高下降22.97万元,调整后的厂商建议零售价为84.5-131.4万元;AMG EQS 53下降19.86万元,厂商建议零售价调至154.7万元。同时,针对2022年11月16日前购买相关车型的客户,奔驰将会根据购车发票金额和此次调整后的厂商建议零售价的差额,提供专属补贴方案。

同日,有爆料称小鹏汽车多款车型降价,除最新的G9之外,G3i、P5、P7三款车尾款减免1.4至2万元。尽管小鹏汽车随即回应称只是对权益结构进行了调整,但市场认定这一说法从侧面印证了降价举动属实。


还记得今年一季度,几乎所有新能源车企都积极参与的那一波涨价潮么?怎么才过了半年的时间,销售价格体系被打破都快赶上偶像塌房的速度了?是不是真的印证了某国产新能源汽车高管所说的那句话:“今年不亏本卖车,明年连亏本卖车的机会都没有了。”


不得不说,在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逐年提升的大背景下,消费不景气因素制约下,之于大多数新能源车企而言,汽车存量市场还是那个存量市场,直接决定着如果想要争取更多的销量,仍然要靠抢。

抛开三电技术、智能化水平这些需要教育周期的营销抓手,降价或许就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手段。


以特斯拉为例,在降价消息发出之后,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北京地区订单量已经破千台,爆单趋势持续上升,降价对消费市场的刺激直接明了。


而导致新能源车企纷纷降价的另一原因,与产能过剩所带来的库存压力有一定的关联。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日前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10月份,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9.0%,同比上升6.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8个百分点。表明汽车经销商10月份整体库存承压,终端销量不及预期。


车企们毫无征兆,说降就降,也加剧了用户被“割韭菜”的不满感。毕竟,价格维稳与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有着密切的关联,没有一个用户希望在第二天打开手机的时候,铺天盖地的是关于自己刚刚提到的不足月新车官宣价格下调的消息。


其实,降价也好,涨价也罢,都是遵循着市场的供需规律。很快就进入2023年,在品牌认知度逐步提升及用户忠诚度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不管有没有受到降价潮的波及,用户大概率还是会为之买单。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