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奔驰要卖好纯电动,靠降价不够,提升入门产品竞争力才是关键

特斯拉连番降价之后,奔驰坐不住了。

前不久,奔驰官方宣布对部分EQ系列车型进行调价,其中EQE系列最大降幅为50,700元,调整后指导价为47.80-53.43万;EQS系列的最高降幅超过了23万,调整后指导价为84.50-154.70万(包括AMG版本)。

在官方降价的基础,部分经销商还给出了额外的终端优惠。

与特斯拉割韭菜式的降价不同,奔驰还会对此前购买相关车型的客户给出差额补贴方案,这次是一线豪华品牌该有的气度,值得点赞。

还记得在去年年初,宝马也对旗下纯电SUV iX3进行过一次官方调价(指导价从46.99-50.99万降至39.99-43.99万),从那以后,iX3的销量终于有了一定的起色,2021年月均销量接近2千辆,今年1-10月累计销量增长了24.65%——这样的表现对一款豪华品牌BEV而言已经很不错了。

那奔驰这次官降,能否让也EQ系列的市场表现有所突破?


电车卖得比油车便宜,奔驰确实下了大决心


大家应该都知道奔驰EQC车主被特斯拉客服嘲笑一事,除了特斯拉工作人员比较缺德之外,奔驰车主确实也很难获得大家的同情。

作为一辆50万级别纯电SUV,奔驰EQC的性价比实在太低了,其最长续航里程只有443公里(CLTC工况),远远落后于主流水平,智能化水平也是严重脱节,与同等价位的本土品牌车型相比,除了品牌光环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优胜之处。

奔驰EQC不在此次降价名单里,指导价仍为49.49-57.19万。

价格虚高,产品力落后,是豪华品牌纯电产品一直存在的问题,但奔驰最新推出的两款EQ系列车型则不一样,不仅技术有了明显进步,经过价格调整后,综合竞争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以EQE为例,它与旗舰车型EQS同样基于奔驰EVA纯电专属平台打造,造型上摆脱了燃油车的风格,续航里程最低也能超过700km(CLTC工况),搭载奔驰最新MBUX车载系统,智能交互水平大有进步。在宝马和奥迪拿出同级对标产品之前,EQE可以说是目前主流豪华品牌中,纯电C级轿车的天花板。


奔驰EQE与EQS基于相同平台打造,从外观到内饰再到关键性能指标都十分出色,不仅对得起价格,更对得起奔驰的品牌。


在奔驰的纯电产品序列里,EQE相当于燃油车里的E级,它目前的指导价不光比级别更低的EQC要便宜,而且与燃油版E级处于相同的价格区间,若算上购置税等费用,EQE的综合购车费用甚至要比E级还更低!


以往人们都说豪华品牌纯电动车的溢价过高,但现在奔驰已做到“油电同价”,甚至做到电车比油车更便宜了(EQS全系指导价都低于S级,别忘了这还是纯进口产品),足以看出奔驰的决心和诚意。

对于预算充裕,想体验领先的纯电技术,同时又比较在意品牌的用户,奔驰的EQE和EQS确实是很适合的选择。


只靠高端车型很难切入主流市场


但站在企业电动化转型的角度来看,无论EQE和EQS技术再先进、性价比再高,也很难推动奔驰在纯电领域真正打开局面。

在奔驰最新的产品布局战略中,旗下车型将被划分为高端豪华(Top-End Luxury),核心豪华(Core Luxury)和新生代豪华(Entry Luxury)三大类,前两类产品将成为他们未来的发力重点。按计划,奔驰未来75%的投资都将用于高端豪华车型中,到2026年,高端豪华系列车型的销量份额目标要达到60%。

EQS和EQE,则分别对应上述的高端豪华和核心豪华系列。

言下之意,高端和中高端车型将成为奔驰未来的主力,入门车型只是辅助。这样的策略在燃油车领域无疑是正确的,但在纯电领域则完全相反。

在国内BEV市场里,占主导地位的都是各种价格相对亲民的入门车型。以10月的情况为例, 在BEV销量TOP20中,起售价超过20万元的车型只有四款(Model Y、汉EV、海豹、极氪001),其余的都是起售价低于20万的经济型产品,大多数连顶配售价也不超过20万。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入门车型都是支撑其纯电销量的绝对主力,像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广汽埃安等主流本土车企,都是靠定价亲民、品质过硬的产品,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导者。即便是自诩“豪华品牌”的特斯拉,走量的也是“3”和“Y”这两款入门车型,而非“S”和“X”这两款高端产品。

网传特斯拉将打造比Model 3/Y定位更低、售价更便宜的入门车型。

相较之下,那些一味想着往高端攀的品牌,处境都不会太好。蔚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今年1-10月,蔚来累计销量为92,493辆,同比增长32%,不仅增速放缓(明显低于市场的整体增速),而且在产品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还陆续被哪吒、问界、极氪等后来者反超。面对巨额的亏损,销量一直难有突破的蔚来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机。

少不了的还有小鹏,在刚过去的10月份,小鹏只交付了5,101辆电动车,较去年同期下滑了49.7%!自6月份开始,其月销量一直呈环比下跌状态,新推出的高端车型G9销量与预期相差甚远,整个品牌的只能靠P7和P5支撑,而且还得辅以降价促销的手断。


再看回奔驰的情况,虽然他们的BEV阵营中不乏一些入门车型,例如EQA或EQB,但这两款车的售价比对应的燃油车(GLA和GLB)更贵,而且产品力无突出的亮点,总会给人一种“买燃油版更好”的感觉,面对同价位的本土中高端BEV,竞争力确实十分薄弱。


奔驰布局了EQA(指导价:32.18万)和EQB(指导价:35.18-42.37万)两款入门BEV车型,无论产品技术还是性价比,都很难与同价位的主流BEV竞争。


至于奔驰目前力推的EQE,尽管价格已十分有诚意,但在市场不断成熟,且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当下,要让人们花50万去买一辆纯电动车,除了动力、续航、工艺、安全性等硬性指标做得足够好之外,还得赋予这款产品更多的概念和故事,可惜,在讲故事方面,奔驰显然不是国内新势力车企的对手。


真正有竞争力的入门BEV已在路上


与奔驰的策略明显不同的是,宝马在向电动化过渡的过程中将会固守入门市场。前不久,宝马CEO奥利弗·齐普斯就公开表示,品牌在向电动化过渡的过程中,不会放弃价格相对亲民的小型车市场,因为那是未来的业务核心。

据了解,宝马的入门BEV产品i1、i2将基于全新的Neue Klasse纯电平台打造,参考目前宝马i3的售价(指导价34.99万元),宝马i1和i2售价有望控制在25-30之间。最新的技术配合相对较低的价格,这两款入门产品有机会让宝马在纯电市场里赚到足够的声量。

反观奔驰这边,旗下的EQA和EQB其实在车型定位上已找对了方向,但无奈两车的定价相对过高、产品力不突出,而且营销力度明显不足,导致最容易走量的两款纯电产品失去了市场机会。另外,在最主流的中型车轿车领域,奔驰又缺少一款定位与C级相同,能与特斯拉Model 3直接对标的产品,整个BEV阵营缺少一款作为中流砥柱的产品。

目前将新技术都投放到中高端BEV上,下一阶段,他们应该尽快将这部分产品的技术下放到主流畅销产品里。

好消息是,奔驰目前已开发了针对中小型车的纯电专属平台MMA,该平台配备800V超充、SiC(碳化硅)功率元件、2挡变速箱等新技术,整体技术含量较现有的MFA II(EQA、EQB所使用的平台)更高,而且成本更低。

若奔驰能提高对畅销车市场的重视程度,加大对MMA平台投入力度,以更大的决心打造一到两款爆款的入门产品,说不定能在接下来的电动化市场里找回信心。

基于MMA平台打造的纯电C级假想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