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汽车的防撞梁为什么不能用超高强度钢,用槽钢不行吗?

对于汽车的碰撞保护理解似乎大多数人都存在一个误区,貌似防撞梁强度高就一定更安全。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防撞梁的强度不宜过低,同时也不宜过高,强度一定要“适中”。

防撞梁的作用主要有两点

1.降低中低速碰撞时的维修成本。

这很好理解,一般的碰撞强度不会很高,如果防撞梁不变形的话,防撞梁后面的水箱和发动机当然不会损坏;车辆最多需要更换外面用于装饰的杠皮,或修复两侧的翼子板即可,花费不会荤多。

2.中高速撞击中用于缓冲撞击力。

汽车的整备质量很大,以中高速撞击时的作用力是巨大的;那么这个作用力就必须把防撞梁挤断,然后冲击水箱和发动机,让发动机舱里面的所有物件作为碰撞缓冲材料,此时不考虑碰撞维修经济性,只考虑撞击后能不能保命。

如果让防撞梁的强度变得超级高会怎样?

我们小时候没有手机和电脑,电视机都不多见,小朋友们就会用身边能找到的各种东西当玩具;其中最多的就是找个木棍扮演大侠,谁要能找到一根钢筋那就了不得了。

依稀记得小时候抡钢筋砸石头直接把虎口震裂了,但是玩木棍的小伙伴就没有事。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木棍强度低,撞击石头产生的作用力显然木棍断裂,作用力就会损耗掉很大一部分;而钢筋的强度很高,作用力会通过钢筋直接作用于手掌和虎口,所以震裂虎口不是小说里的桥段,是真的会出现的。

同理,如果汽车的车身框架强度极高,防撞梁的强度也极高的话;那么撞击的瞬间则是车身不变形,但是作用力会传导至车身的每个位置,人在车里会是怎样的感受呢?

而且最大的问题在于撞击瞬间车内乘员还有向前的惯性力,如果撞击力不能通过车身变形缓冲掉的话,巨大的作用力和安全带的束缚力相互作用,安全带就可能变成“捆仙绳”了。

所以剧烈撞击的瞬间需要通过车身结构的溃缩来“化掉”一部分作用力,其实还真就是“接化发”的流程,如果没有溃缩缓冲的话,撞击瞬间后的车身会反弹很远的。

汽车的防撞梁不是碰撞保护的唯一部分,撞击力要先通过防撞梁,再传导到纵梁,最终传导 到车架;但这只是前后正面撞击时的传导流程,如果是撞击两侧拐角的话,防撞梁是保护不到这个位置的。这个位置只能依靠车轮、轮旋和A柱来承受,车尾则是依靠D柱和行李箱的结构来缓冲;防撞梁其实很窄,只能覆盖车头整体宽度的65%左右,两侧是正面碰撞保护的盲区。

可是在撞击瞬间,驾驶员总会下意识的大方向躲避,所以汽车碰撞保护的重心在于A柱;但是由于A柱没法用游标卡尺来测量厚度,也无法拆下来抡大锤,于是一般的“专业人士”都不对其进行测试。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标签: 防撞梁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