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马斯克王冠落地,特斯拉再次降价“曲线救国”?

继2022年10月对Model YModel 3全系降价,11月推保险补贴方案尾款减8000元之后,特斯拉在开年后的1月6日又双叒叕降价了。

按照官网信息,后轮驱动版22.99万元起售,后轮驱动版25.99万元起售,降价幅度为2万-4.8万元。

不出意料地,与以往的降价一样,各地车主聚集维权的消息也随之而来。刚刚提车的去交付中心、体验店拉横幅,甚至还有人去到上海超级工厂躺倒维权。

但官方的态度也与以往没有太大差别,截至目前,方面没有对此进行回复,也未提出补偿措施,而是对降价的成本原因作了说明。

公司全球副总裁陶琳表示,“价格调整的背后,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成本控制之极佳定律:包括不限于整车集成设计、产线设计、供应链管理、甚至以毫秒级优化机械臂协同路线……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

//cools.qctt.cn/1673257009829.png

按照调价的逻辑,产品的成本会随着各种因素波动,调整价格的前提也是考虑成本和毛利合理。

这种说法从公司的角度看确实是合理的,但与此同时,它的不公开、不补偿以及无规律性对于消费者,甚至对于同行而言,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

“成本卷王”特斯拉也心急

有人说,2022年是马斯克的“滑铁卢”之年,不仅销量不及预期,市值也大幅度下滑。

据乘联会统计的最新批发销量,2022年12月乘联会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73万辆,环比11月约增长0.4%,同比去年12月增长约45%。全年预估新能源批发在649万辆,较2021年的331万辆,同比增96%。

从排名来看,排在之前的比亚迪,以234598辆的销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刚刚过去的2022年,全年产量为136.96万辆,同比增长47%;全年交付量为131.39万辆,同比增长40%。但按照计划,的目标是2022年生产150万辆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0%,产量和销量均为达标。

仅销量的压力,就能够理解的心急。但从不及预期的销量来看,前两次降价和补贴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那么,为何还要一降再降?

一个是成本允许,存在足够的降价空间。去年12月22日,马斯克曾公开表示,更倾向于在不让公司面临风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快地增长,首先通过降价来增加销量。其次,或许是的订单储备确实已经捉襟见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降价主要是基于其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来确定的,想借此快速提升订单量。

来看工厂12月的几次减产事件。12月初,有消息称,工厂主动减产20%;12月24日,路透社报道,工厂计划最后一个星期停止厂内大部分工作。

虽然官方进行了否认,但业内对此的一致猜测是,随着工厂的月产能达到10万辆,走直销路线的已经供大于求,中国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当然,除此之外,想要快速积累订单还来源于其他压力。

当特斯拉的市值也如流水

早在2021年1月,马斯克就曾凭借1850亿美元的个人净资产,超越亚马逊CEO贝索斯,成为全球第一大富豪。今年年初,市值一度达到1.2万亿美元,CEO马斯克顺利坐上全球首富宝座。

//cools.qctt.cn/1673257279529.jpeg?imageMogr2/size-limit/1024k!

然而,过去一年,股价也呈现出“跌跌不休”的态势,从年初到年末,股价累计下挫近70%,市值也较年初缩水,年末一度跌破3500亿美元。

到马斯克身上也出现了反转。美国《福布斯》网站的最新数据显示,马斯克的净资产从2021年11月的3200亿美元峰值下降至2022年1月3日的1380亿美元。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网站日前也发布消息,马斯克自2021年11月以来净资产损失近2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万亿元),打破历史上个人财富损失最大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从外部因素来看,2022年,受动荡的经济环境因素影响,以及供应链等问题,美股公司的整体走势实际都不乐观。

不过,从内部因素看,市值和股价严重下跌的原因,与马斯克收购推特有直接关系。据悉,为了耗资440亿美元收购推特,马斯克出售了价值近400亿美元股票,成为自2010年上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抛售,导致股价暴跌至两年来最低点。

再加上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竞争在加剧,2023年极大可能增速放缓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也不得不放出价格屠夫的杀手锏。

当然,对于马斯克出其不意、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董事会也直接表达了压力。投资者抛出疑问,现在的是否已经为失去马斯克而做好了准备?股东股东卡伦·罗伯茨多蒂尔(Karen Róbertsdóttir)则提交了一份提议,希望投资者在今年5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投票决定,董事会是否应该准备和维护一份“关键人物风险”报告。

不过,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认为,近日在中国的降价是预料中的正常趋势。他还预测,新能源补贴取消,有利于降低市场增长的预期,前期大量的电池投资和上游矿产投资带来的供给充足,加之上游预期的调低,有利于降低资源价格。

面对外部的猜测和内部的质疑,马斯克并不是完全无动于衷。今年开年,发布了内部公告称,中国区负责人朱晓彤升任全球管理层职务,负责美国工厂以及北美及欧洲地区的销售业务,地位仅次于CEO伊隆·马斯克。

在这样的节骨眼让朱晓彤升任,显然是为了交付重担,帮马斯克重拾王冠。而朱晓彤上任之后,从宁愿一再降价,也不轻易推新款车型来吸粉的动作来看,对降价仍然抱有很大信心。尽管这种不规律、不公开也无补偿的降价,一次又一次地惹恼一众老车主,还是“屡试不爽”。

事实也不可否认,要卷的仍然是同行。降价对于国内部分车企的压力一直存在,最令人直接承压的预测是,即使降价,单车毛利仍然高于自主新能源汽车和新势力品牌。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