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似是而非 特斯拉仅仅是“以成本定价”吗?

新年伊始,特斯拉两款国产车型大幅降价,Model 3自22.99万元起,Model Y则从25.99万元起,分别下降2万-4.8万元。市场和业界的反应也很现实:一边是消费者要不要趁势“薅羊毛”,另一边则是其他企业要不要“跟进”?

那么,特斯拉缘何大幅降价,底气何来?消费者又该不该出手,且什么时候出手呢?

首先,特斯拉大幅度降价,与两款车型所处的生命周期息息相关。

一款汽车的售卖周期,也就是从产品上市到退出市场的时间,通常要5年-7年。形象一些说,一部车也要经历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和暮年等几个阶段。此次两款降价车型中,自2017年开始在美国市场交付,距今已有5年多时间,处在“壮年”与“暮年”之间;而在中国上市只有两年的正值“青年”时期。

在“壮年与暮年”之间的,由于市场接受程度较高,并经过长时间和大批量的供给后,市场需求和企业获利均已开始下降,需要给消费者以一定的刺激,方能延长热度,增加销量。而市场和消费者出于对的“青年”状态认知,销量增长加速,为满足市场需求,企业的销售费用稳定,甚至开始上涨。

其次,特斯拉大幅度降价,恰恰遵循了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源于生产和制造成本等固定投入大,且边际成本相对小的特点,汽车产业一直强调规模经济。从100多年前福特的“流水线”生产,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丰田的“精益化”制造,再到之交的大众“平台化”设计﹍﹍

去年2月,一起特斯拉倒车撞墙事故爆出“20万元天价维修费”,当时的新车也只有28万元。这就是令人感叹:买得起,修不起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它的实施使的后车架从冲压、焊接而成的70个零部件,压铸为一个零件。制造时长从近2小时,压缩至2分钟内;同时减少300台机器人,节省30%的占地面积﹍﹍

因为统一平台的打造,零部件数降低,供应链压缩,直至生产与物流耗时缩短,让特斯拉尽显成本优势。再加上具有百万辆能力的上海工厂,具备了打“价格战”的资本。所以,在回应此次降价时,特斯拉一位中国高管也称“坚持以成本定价”。

最后,对于此次降价,一方面是各地车主的“维权”行为,甚至还有一定的偏激举动;另一方面是准车主在买与不买中的“少女等男友心态”: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担心成为下一茬“新韭菜”﹍﹍

那么,面对大幅降价,以及未来并不明朗的价格走势,消费者该不该马上出手呢?汽车是一个普通的交通工具,就在需要的时候买。买了、用了,就不必再纠结。再说了,通过这次降价,您有没有觉得:车卖不出去,有人比您更捉急,您又何必﹍﹍(车讯网 张宇星发自北京)

标签: 特斯拉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