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又一个“新能源炮灰”出现,雷克萨斯电气化也不能打?

当各行各业都弥漫着一股“年后再说”的摆烂气息时,丰田章男在年前又整了个大活。

1月13日开幕的东京改装车展上,丰田集团带来了两款“炸场”的概念车:氢动力版AE86和纯电版AE86

把《头文字D》里的AE86搞成新能源版,日本人是懂复刻和搞情怀的

细节还原也非常到位,两款新能源AE86概念车的车身上,还分别用“藤原豆腐店”的同款字体,写上了“电气动力车(实验用)”和“氢动力引擎(实验用)”。

这谁看了不“狂喜”呢?

实不相瞒,身为一个汽车圈的媒体人,这张图片我13号当天一早就看见了,可我万万没想到当天下午在游戏媒体上又看见一次

并且还发现了几条真挚的评论——“这个是真出真敢买的,86车壳的电车,感觉很好玩。”

估计丰田章男也没料到,整个丰田汽车集团近一年的新车、概念车加在一起,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兴奋度也不及一台新能源复刻版AE86。

哪怕素有“加价王”之称的日系豪华车品牌雷克萨斯也一样。






01. “重磅车型”RZ



1月10日,雷克萨斯第二款纯电动车——雷克萨斯RZ正式开启预售。

按理说,RZ作为雷克萨斯第一款非“油改电”、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电动车,在品牌产品线上还是有些独特地位在的。

然而事实是,国内汽车媒体压根没分给这款车多少关注

可能是因为RZ早在22年4月就正式亮相过,也可能,是这款“新车”并没什么新东西能激起媒体人和车友的热情。

从纯电车RZ的定位看,中型SUV的尺寸、37.5-46.5万元的价格区间,它在中国市场面临着一大票极富竞争力的对手,厮杀非常激烈

而最高520公里的续航(CLTC工况下)、5.3S的百公里加速、连记忆泊车功能都没有的辅助驾驶系统,这款车是真的平平无奇没得亮点

唯一能吸引人眼球的,恐怕是车上的异形方向盘

F1同款外观的异型方向盘,其实更早的时候就在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身上出现了,只是RZ车上的保留了不少物理按键。

和普通圆形方向盘相比,这种方向盘不需要打那么大方向就可以完成转向,理论上可以避免驾驶员打方向时的“两手打架”。可据真正尝试过的人表示,实际用起来着实有点费劲和不顺手。

不过嘛,好不好用大家也没必要纠结了,因为RZ的异型方向盘就和丰田bZ4X上的一样,根本没有出现在国内市场

这一台雷克萨斯内饰里为数不多的科技感和未来感,也随着这项没有上车的配置“say bye”了。

剩下能吹的,似乎只有外观和操控感,只是这些对于一款定位在豪华SUV的车来讲,显得不够有诚意。

我甚至觉得拿蔚来ES6和小鹏G9来比,是在降维打击欺负车。把雷克萨斯RZ和这两款车放一起,不知道是显得我不会对比,还是RZ的定价太不识抬举。

当然了,雷克萨斯和老对手奔驰、宝马比起来,确实还有一战之力。RZ也的确能跟宝马iX3和奔驰EQE打的有来有回。

但问题是,BBA的新能源产品在国产自主品牌面前已经败下阵来,雷克萨斯还只瞄着BBA打,属实有些“法乎其中,得乎其下”的意思在。

最起码中国市场上,雷克萨斯RZ并没能给用户带来“卧槽”和“哇塞”。






02. 日系豪华车の巅峰



跟德系豪华车代表奔驰、宝马、奥迪一样,日系豪华车也有雷克萨斯、讴歌、英菲尼迪作为代表。

这三位老哥,分别诞生自日本的“两田一产”。其中又以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上声量最大。

但实际上,包括雷克萨斯在内的这三个汽车品牌,最初都是为了满足北美消费者在豪华车上的需求而推出的

20世纪末,北美地区那一批在五六十年代“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已经到了有点闲钱并且想感受一把豪华车体验的年纪。

同时这批人又跟老欧洲们不一样,不迷信本土品牌,对外来品牌接受良好。雷克萨斯在深入调研过北美消费者的喜好之后,便以出色的性价比吃下了BBA们的市场。

当时雷克萨斯拿出的产品,可跟今天的RZ不一样,是用实打实的创新硬刚传统品牌的豪华车

最为典型的两个例子,一个是智能化配置,一个是静谧性

1994年推出的第二代雷克萨斯LS,第一次把背投式仪表盘塞进了车里。

那一套仪表,车辆打火时亮起,熄火时则全黑,我们现在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配置,在当时那个年代,表现出来是连老牌豪华车都不配拥有的科技感。

除此之外,那台车里还被配备了一套专业级音响、一台6碟CD机,甚至还能选装GPS导航系统,全是破天荒的操作。

虽然现在日系车在智能化上相对落后了,但日系豪华车却是率先把电子设备和信息娱乐系统带进车厢的。

至于现今评价豪华车的标准之一静谧性,则完全就是雷克萨斯创造的

1989年雷克萨斯为打入北美市场,做了一次极有创意的广告。

广告中,一座由15个装满水的高脚杯所组成的香槟塔,被放在了雷克萨斯的前车盖上。汽车启动、引擎开始工作,然而香槟塔“稳如老狗”,甚至杯子里的水都没有洒出来。

如此夸张的稳定,证明了雷克萨斯发动机的平顺性,也造就了车厢内突出的安静程度。

正是从雷克萨斯开始,消费者享受到了“未曾设想过”的静音体验,其他豪华车品牌才开始卷车厢内的静谧性。

而让消费者惊喜的好东西,在雷克萨斯的初期车型上还有很多。

雷克萨斯的工程师,完美达到了当时丰田汽车集团掌门人——丰田英二的要求:在配置上,全面超越对手。

当时雷克萨斯的对手是谁呢?主要是宝马7系和奔驰S级。

当然,只是堆料的话也没啥了不起。关键雷克萨斯不只是配置上远远超越同级车,质量也出色得很。

本身丰田在产品质量上的口碑就很硬,坊间素有“开不坏的丰田,修不好的大众”之称

到了集团“高端线”的雷克萨斯身上,车辆下线的生产和质检要求变得更加严苛。

比如共用同一套底盘、动力系统和车身的两辆车,丰田Harrier仅需1200个质检项目,雷克萨斯RX却需要1400个。这还不算只能用人工去检查的一些瑕疵检查项目。

这么搞下来,雷克萨斯的车在消费者眼里,它就是不会坏的!

车龄20年的一代RX继续在路上风驰电掣,已经是见怪不怪的常事。

质量能打的另一个效果还体现在二手车市场上,雷克萨斯汽车的保值率贼高

在中国市场上,曾经唯一能和雷克萨斯在保值率上一较高下的只有保时捷,BBA甚至不配跟雷克萨斯相提并论。

这一切的一切,再加上“纯进口车”的光环,造就了雷克萨斯的品牌神话,也成就了上个年代属于日系豪华车的传奇。






03. 当滤镜破碎后



曾经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上有多受欢迎,有个例子可以生动形象的解释出来:

“加价两万能提车吗?”

——“对不起,我们没有这么大的优惠。”

这还不是段子,实际情况下中国车主想要买一辆雷克萨斯,加价的幅度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加价加到这么夸张,还得排队才能提车,就说是不是离谱!

不过类似情况在2022年的时候已经很少出现了,去年在中国市场上购买一辆雷克萨斯,别说加价加多少,甚至销售还能给你争取到一些优惠

这背后的供需关系变化之大,想必关注雷克萨斯的车友都有所体会。

2022年一过,当雷克萨斯晒出全年销售18.39万辆、同比下滑19%的成绩单,大家已经完全不会意外了。

现在很少能从评论区里看到一片倒的“吹捧”言论,对雷克萨斯盲目迷信的泡沫终于破了。

去年8月发生的一起雷克萨斯高速事故,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导火索。

当时一辆雷克萨斯LM在广西的高速公路上撞上护栏起火,车门上的自动解锁功能却失效,以致耽误了救人时机,一位后排乘客没能及时被救出而去世。

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故,雷克萨斯始终未对“车门为何无法正常打开”做出合理解释,任谁看了不会动摇对品牌的信任?

铁一样的事实,让用户的滤镜再也没法支撑下去。

要知道,任何一家负责任的车企都会为车辆设计多重的安全冗余,正常情况下车辆发生碰撞会自动触发车门解锁,雷克萨斯却出现了车锁失效的情况。这要么是设计上的缺陷,要么是制造上出现了偷工减料。

无论哪种可能性,对于一个以品质著称的豪华车品牌来说都是致命的。而这条导火索之下,还有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上长期做下的“孽”。

的确,雷克萨斯“加价王”的称号是很威风,但前提是车辆本身的产品力够得上这个称号。可雷克萨斯是怎么做的呢,加价减配

国内特供版的雷克萨斯,被减掉的配置,经CCRs(静态假车)50km/h的测试后发现,居然发生在主动安全系统

除了这种需要花成本测试才能知道的减配,还有更加明显的——发动机减配

比如雷克萨斯ES,在美国起步就是3.5L V6发动机和8AT变速箱的配置。到了中国,却出现2.0L发动机和CVT变速箱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组合。

更别提中国市场上减配了的雷克萨斯ES,定价还比美国市场上的原版贵不少。而且别忘了,在中国买雷克萨斯还得加价和排队呢。

这么卖了十几年,再忠实的品牌用户,迟早也会意识到自己在雷克萨斯的眼里,终究只是颗大号韭菜。

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前怎么看雷克萨斯怎么顺眼的中国消费者,现在怎么看雷克萨斯怎么觉得它是“精装丰田”。

就像同样被国人迷信过的日本工匠精神,现在也戳破了泡沫被称作“躬匠精神”。






04. 写在最后



雷克萨斯在国内完成的一番“口碑逆转”,其实颇让我感慨。

把这个品牌放在日系三大豪华车里面,可以发现雷克萨斯已经是处境最好的那一个了——

讴歌已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英菲尼迪半死不活。

当初手拉手说要干掉BBA的日系豪华车,现在看起来是真的有点没落了。

尤其在当下最为火热的新能源赛道上,雷克萨斯全面电气化的里程碑之作RZ,也不复曾经“凌志”在中国市场的辉煌。

品牌首款纯电平台的纯电车,在一些车友看来,甚至不如全系混动的RX系列有诚意。

以至于像我们这种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媒体,上次关注到雷克萨斯的相关消息,居然是李斌在NIO Day采访中的一句狠话:

2023年,我对蔚来销量超越雷克萨斯很有信心。

关键是,大家并不觉得李斌是在吹牛,也并不认为蔚来做不到。

这背后折射的,是以蔚来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上这么多年疯狂内卷的底气。

在今天,众多自主品牌开始通过更好的配置、更出色的质感,以及稳步提升的质量和技术,挤压外国汽车品牌的市场,并逐渐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一涨一落的态势,恰似雷克萨斯当年在北美市场上做过的一样。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