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BYD大爆发特斯拉崩股价!中国车市的六个“没想到”

2022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在汽车行业也是如此,疫情频发、缺芯少电、电气化转型等因素交织下,每个车企都面临一场大的转型考验,而在这场考验中,有的企业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发展潜力,有的企业则暴露出让人意外的发展隐患。

本期年终盘点,壹姐仅从“令人意外”这个角度出发,盘点2022年中国车市的六个“没想到”。确实,像比亚迪这样的狂飙突进,放在两年前是难以想象的,而像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龙头股价也拉崩,更是始料未及的。至于新能源汽车“国家队”的集体掉队,似乎没那么意外。


没想到!特斯拉股价“崩”得这么快


很多人乍一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疑惑,特斯拉不是在中国市场卖得很好么?的确,从数据看,特斯拉2022年全球共交付131万辆汽车,同比增长40%,蝉联纯电动车销量冠军;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特斯拉在国内生产了71万辆车,交付了44万辆左右,同比增长37.1%。

虽然特斯拉确实没能完成其2022年销量同比增长50%的目标,但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要说特斯拉“崩”得快呢?


原因在于2022年四季度至今,特斯拉的频繁降价,此前特斯拉也会随着汇率、成本等变动调整价格,但像这次这样短时间内频繁、大力度的降价,还是第一次,所以即便官方仍然坚称这次没什么不同,特斯拉是在因为对电池原材料成本降价的预期下调价格的,可市场显然并不认同。

如果硬要说2022年四季度特斯拉降价,还有短期内冲量完成全年目标的动因在,那2023年1月初,特斯拉就再一次打响价格战,且是在中美两个主销国家都大力度降价,那就基本可以判定是需求出了问题。

对特斯拉订单量的追踪也能说明这个问题,Troyteslike长期追踪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特斯拉全球的未交付订单量仅有7.4万辆,平均等待天数不到40天;而在2022年9月30日时,这一数据还分别为29.9万张和超过70天。不到四个月,全球订单数量腰斩,足以说明特斯拉全球需求开始出现急剧萎缩。

而特斯拉需求萎缩之所以会如此快,也是因为其直营体系,没有经销商这个蓄水池,企业的需求好坏很容易被外界感知出来,所以会给人特斯拉“崩”得快的感觉。更可怕的是,随着全球订单的减少,特斯拉作为新能源龙头的股价也被一夜带崩。

当然,相比其他新势力车企,特斯拉有足够高的毛利率来支持降价,所以其降价造成了行业的恐慌,但降价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特斯拉需要尽快对产品更新换代,维持住产品力。


没想到!比亚迪活成了“孤勇者”


在2021年,比亚迪就显露出了爆发潜质,但大部分人都没有想到,比亚迪会“爆”成这样。

2020年,比亚迪全年销量还在40万辆水平徘徊;2021年,凭借当年下半年的爆发,攀升至73万辆;2022年,就在大家还在为比亚迪全年销量是能达到120万辆还是150万辆争论时,企业最终以186万辆的成绩收官,一举奠定其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的断崖式领先优势。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纵观中国车企,虽然上汽通用五菱、广汽埃安等传统车企,以及蔚小理哪等新势力,也都有不错的表现,但能实现如此夸张的销量规模、混动和纯电双线并举、高中低多个品牌布局完善、且能真正实现盈利的,只有比亚迪一家。

经过2022年,比亚迪已经和特斯拉一起,成为了整个新能源车行业具有风向标意义的龙头企业,而毫无疑问,后续比亚迪也将加快出海,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中,并且成为真正具有全球化竞争实力的中国新能源车企,从这个角度来看,比亚迪仍是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孤勇者”。


没想到!大众成大厂转型的“优等生”


就像大家没有想到比亚迪会这么“爆”一样,很多人也没想到传统合资车企阵营这么“拉胯”,而在同行衬托下,大众汽车ID.系列居然成了合资阵营唯一的转型“优等生”。

2022年,大众汽车ID.系列在华销量目标为同比2021年翻一倍,最终ID.系列全年销售14.31万辆,同比增长102.9%,完成全年销量目标。但大众汽车对ID.系列这样的上量表现,可能并不满意,不过与其他合资品牌一比,大众应该能感到一些欣慰。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车企销量排行榜TOP 15中,合资阵营只有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上榜,位列第14和第15;在具体车型销量榜上,也仅有ID.4 CROZZID.4 X上榜新能源SUV销量TOP 15榜单。

足见合资阵营转型之迟缓,而且大众还展现出了全面拥抱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的决心,2022年,大众集团大手笔投入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8亿元),与中国自动驾驶新创企业地平线签署合作,准备借此补齐企业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方面的短板。

这样的举动,不可谓不激进。所以即便我们将对比对象扩大至豪华品牌阵营,大众仍然是其中的转型破局的“优等生”。只是,以当前合资品牌阵营的整体发展趋势,大众要想在新时代依然成为市场引领着,大众ID.这个“优等生”的含金量可能需要再高一点。


没想到!新能源“国家队”这么不能打


比起合资品牌电动化转型的集体迟缓,自主品牌则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并凭借新能源车的爆发,达成了市占率过半的骄人成绩,只可惜,不是所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都很能打,比如新能源“国家队”。

一汽、东风长安、北汽、上汽、广汽,是六大国有汽车集团,但从2022年的新能源车表现看,除了广汽埃安成绩比较突出,其他五家都称不上优秀。

其中,一汽成绩最差,整个2022年,无论是一汽奔腾还是红旗,在新能源领域都没什么声量,不仅销量表现不好,甚至都没有什么让人能一下叫出名字的新能源车型。

东风集团的新能源车分布在多个品牌,粗略统计下,销量比较多的车型有风神E70(7.34万辆)、风行S50 EV(2.28万辆)、东风EV EX1(2.2万辆)、纳米BOX(1.05万辆),以及岚图品牌的车型,这些车型全年合计销量在15万辆左右,其中风神E70、风行S50 EV有比重不小的车型销往了B端网约车市场。

最引人关注的还是岚图品牌的表现。作为新能源国家队冲高的代表之一,岚图2022年全年销量为1.9万辆,并未达成企业最初的4.6万辆目标,离后来下调后的3.1万辆目标也有一定差距。

2022年,长安动作不少,阿维塔和深蓝品牌先后落地入局,但2022年长安新能源车仍主要依靠长安品牌的微型车——奔奔E-Star和Lumin,两车全年销量分别为9.49万辆和5.97万辆,而阿维塔2022年12月才开始交付,深蓝SL03全年销售2.54万辆。

至于iDD系列的插混,目前看市场表现不佳,没能抓住插混市场的爆发机会。

而说起北汽新能源,颇有点令人唏嘘,本来是国家队中转型新能源最早的,也曾取得过出色的成绩,但2022年无论是曾经辉煌的北汽新能源还是高端品牌极狐,都让人惋惜,而极狐仅仅万辆左右的全年销量,也令人担忧这个品牌还能坚持多久。

相比而言,上汽集团海外新能源车销量比国内似乎还要好一些,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上汽乘用车全年销售83.9万辆,新能源车销售24.3万辆,同比增长50%;但乘联会数据显示,上汽乘用车旗下几款主销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科莱威年销4.26万辆、荣威eRX5年销1.37万辆,MG MULAN销售3162辆、智己L7销售4779辆、飞凡R7销售3151辆。

从两者之间的差距看,上汽集团海外新能源车销量可能更好一点,抛开这个,上汽在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布局了目前国家队中最多的品牌,但成效暂时还不明显。


没想到!自主高端品牌集体偃旗息鼓


国家队新能源不太能打,2022年自主品牌高端品牌也集体偃旗息鼓。

从燃油车品牌红旗魏牌领克,到新能源品牌极狐、岚图、智己、飞凡、阿维塔,2022年都表现得很乏力,新能源方面前文已经提到,此处就不赘述,我们来看看这三大燃油品牌。

红旗2022年销售31万辆,同比增长3%,但连续两年未能完成其年销40万辆的目标,且与此前几年连续翻倍式增长态势相比,其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已经有了2023年再不发力,企业就会转向下行通道的风险。

这无疑是令人警觉的,所以2023年1月,红旗发布了宏大的新能源车转型规划,决心在新赛道寻找新动能,并定下了2025年品牌总销量达到100万辆,新能源占比过半;到2030年品牌总销量突破150万辆的目标。

魏牌的销量乏力同样令人担忧,2022年其全年销量仅3.6万辆,同比下滑37.66%,月均销量仅3000辆,而且全面转型智能混动也没有改变品牌的困境。

领克2022年的压力也不小,全年销售18万辆,同比下滑18%,且因为没有纯电动车型,在转型上声量减弱,但好在领克整体的品牌认知度保持的不错,智能混动转型也算开了个好头,所以能否一举突破年销20万辆且看后续发展吧。


没想到!华为练就了新造车“海王”


2022年,不造车的华为,却成了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最无法忽视的角色之一。

在华为加持下,问界2022年全年销量在7.5万辆左右,绝对数字不算高,但短短几个月就从0实现月销破万的成绩确实“金光闪闪”,让外界再度体会到了华为的流量和品牌光环。

问界的成功崛起证明了,不造车的华为,却能打造爆款,所以野心勃勃的华为,决心增加“加持对象”的数量,从极狐到奇瑞再到江淮,近一段时间,关于“华为智选车”模式扩张的消息不断被曝出。

人们在担忧问界因此“含华量”降低的同时,也在感慨,华为俨然已经活成了新造车的“海王”——依托自身在智能化软硬件上的相对优势,频频与传统车企“抱团造车”,不过成了“海王”还能否带得动这么多品牌,还需要再观察一下。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