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五年了,为什么电动车还是摘不掉“电动爹”的帽子?

第一次听到“电动爹”这个称呼,大概还是在第一代油改电车型上,比如说北汽E系、帝豪EV等车型上。

传统油改电的模组电池因为携电量少、技术羸弱、充电速度慢、质量不稳定等多种原因,无法在高定价基础上为用户带来主流的使用体验感。

冬季动辄不足200km的综合使用体验感,让人们无情抛出了“电动爹”的称号,因为买台车不是买一个工具,是买了个老佛爷回去供着。

夏天充电怕自燃,冬天开车怕扔路上,充电还得在一旁守着。

过去5年,其实电动车的整体使用感受好了起来,模组电池被淘汰,CTB车身一体式技术登场,同时八合一电驱也开始登场,动辄400V乃至800V高压充电平台也紧随其后,技术企业似乎大有彻底甩掉“电动爹”帽子的决心。

但很显然, 一场春运还是让很多原本相信电动车的车主陷入了沉思。

01 续航问题解决了,但没完全解决

通过丢掉模组电池的方式来提升电池容量,的确有效升级了电池包尺寸,这让过去整体限制在40kWh的电池包可以扩容到70kWh甚至更高。

但更重的车身质量也让边际效应更加明显,在企业追求性能、加速、安全、精密座舱的同时,大容量电池包的利用率却降低了。

主流的电动车理论百公里电耗13kWh已经非常不错,但事实上大量的电动车百公里耗电量轻松超过15kWh,电池包大了,但提升续航的效果却并不明显。

与其说提升续航了,不如说让续航回归正常表现,因为过去只有200km的实际续航里程,简直不能称得上一台车。

而为了抵抗技术层面的天生缺陷,面对冬季续航崩盘、夏天散热困难、高速电机更耗电的问题,企业做出了很多的努力,热泵空调、电池温控系统、双电机等等,这些技术有效弱化了续航崩盘的问题,但也仅仅是弱化。

电动车生来就不能干重活,这意味着跑长途、做运营车辆会给使用者带来更多的烦恼。

02 可靠性依然不太稳定

除了使用上的不便之外,电动车需要人们用更多的预算来维护。

一方面,保险成本更高了,普通家用车只需3000块钱就能搞定的车险,电动车需要4000块甚至更多,另一方面,电动车虽然整体故障率更高,但集成度更加先进的芯片、电机、电池包一旦出现问题,维修费用等级至少和燃油车上的变速箱对等。精密度极高的电机基本上只能换不能修,如果过保,不在保险赔付标准内的电机动辄就是四五万。

2022年才开始疯狂暴涨的电动车销量,注定了电动车还没有到可靠性验证期,一台机械化、高价值产品的后期成本高不高,才是评价口碑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志。很显然,当下的电动车还没有到这个周期内。

但已经有一部分人吃到了维护、保养上的痛点,第一批需要更换电池的电动车车主明显意识到,动辄需要数万元更换的电池包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车辆残值,后市场发展严重畸形。

03 电动化发展仍需努力

电动车的发展其实处于一个起点,我们每年都能看到新车新技术,几乎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大变样,完全颠覆上一代产品的表现力。

电池密度、电池种类、材料选择,电机设计、布局、BMS优化、白车身设计方向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这个全新的领域中有很多等待挖掘、优化的空间。

所以我们来看,第一代ES8和现在的ET5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产品力,第一代的比亚迪DM混动系统和今天的DM-i也是天壤之别。

电动爹的帽子是否能够被摘下,其实也不完全取决于企业,还取决于用户的选择和看法,正确看待电动车, 并且合理的使用它们,是推进电动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对于企业来说,更可靠、能量密度更高、更高效率的电机、更密集布局的充电网络,也是弱化人们焦虑的关键。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