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现代汽车全球升至第三,在华跌近3成,根源是卷不过中国品牌

  • 作者: DearAuto
  • 2023-02-02 09:24
  • 3370


01,全球升至第三、中国跌至谷底


汽车“韩流”仍然没有停歇,中国市场除外。当然,这股“韩流”仅限现代汽车集团(含现代、起亚品牌)一家。

据现代汽车集团最新公布的数据,2022年,现代汽车全球销量同比微增1.3%达394.3万辆,起亚汽车同比增长4.5%至290.2万辆,累计销售684.5万辆,从规模来看,仅次于丰田(1050万辆)、大众(830万辆),领先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事实上,早在2021年前三季度,现代汽车集团就已经跃居前三强了。


现代汽车在2022年继续上升的功劳主要归功于欧洲、美洲和印度市场,但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则成了其“累赘”。现代起亚2022在中国销量仅为34.3万辆,继续下跌近3成,跌至新谷底。


这是现代汽车集团自2016在华创出近180万辆(北京现代114.2万辆、东风悦达起亚65万辆)新高后,连续第七年在华下跌,至今还没有看见止跌回升的希望。

时间回到2016年,现代在全球的排名仅为第五名,其在中国仅次于大众、通用,在外资巨头中排第三。


这么看来,中国市场似乎没有想象中重要。但反过来想想情况又不一样:如果在中国市场表现好一些,现代是不是可以与大众争夺全球第二的位置,甚至可以和丰田掰一掰手腕?


02,欧美市场竞争没有中国激烈


在中国市场一般、全球表现不错的厂家还有不少,比如说欧洲第二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福特汽车等等。

究其原因,欧美这些成熟市场的竞争没有中国那么激烈,欧美行之有效的手段在中国并不一定奏效。


北美市场除了本土的三大集团外,也就日系、韩系、欧洲几大车企竞争,总共就是30来个品牌,新电动车除了特斯拉,几乎就没有新来者能分到一杯羹;欧洲的汽车品牌就更少了,除了本地车企外,也就丰田、日产、现代能有一席之地,福特、通用几乎退出了欧洲市场。

中国2022年新车销量2686万辆,约是美国的两倍,但汽车品牌数量远不止这一比例:除了大多数的国际汽车巨头,还有大量的中国品牌和新创电动车,品牌数量超过百个。

竞争激烈的结果就是利润微薄。以世界500强中国排名最高的中国车企上汽集团为例,2021年度它以1209亿美元的营业额位居第68位,与奔驰相当,但利润为38亿美元,约为奔驰的1/5;而2021年首次进入500强的比亚迪,其利润不足5亿美元,2022年度预计增长至170亿元,但与特斯拉的126亿美元还有不小的差距。

如此内卷的结果就是,中国也成为了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在欧美市场能站稳脚跟,在中国可能水土不服。这样的案例还包括福特、Stellantis等。


03,无论是油车还是电车,现代卷不过中国品牌了


随着在中国市场势微,现代在华的竞品不再是丰田、大众、本田等这些国际巨头,而是数量庞大且进步迅速的中国品牌,客观而言,现代还真卷不过它们了。现在,中国品牌无论是设计还是配置,都对韩系车实现了逆袭。

先不说营销、品牌层面,我们就拿产品来对比吧!分燃油车、电动车两大类。


先说燃油车吧!伊兰特是现代的全球战略车型,也在中国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至今仍是北京现代的“当家花旦”,长安的逸动PLUS则是中国品牌的代表车型。

上图中两者都是旗舰版本,逸动PLUS无论是车身尺寸、动力指数,均占据较大优势,指导价格还便宜近4万元,消费者自然用脚投票,逸动PLUS的销量约为伊兰特的1.5倍。


燃油车上占不到便宜,我们再看看电动车吧,即将引入中国的艾尼氪5被现代寄以厚望,与之定位类似的是比亚迪宋PIUS EV,但按照其披露的信息,艾尼氪5在中国国产后的定价可能要30万,而宋PIUS EV则在20万元左右,价格根本没法竞争。


伴随着韩系车的节节败退,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攀升,2022年12月,份额达到56.8%,上升了9.8个百分点。


04,中国品牌进军海外市场,与现代短兵相接


此前,中国品牌还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现代汽车主攻欧美等市场,两者还相安无事。从2022年开始,中国品牌汽车大举进军海外市场,开始与现代汽车短兵相接。


以现代汽车的主要市场之一俄罗斯为例,现代(含起亚)曾是当地市占率第一的车企,2022年销量跌幅近6成,份额由之前的28.3%降至11.2%,这里当然有俄乌冲突、制裁等原因,但中国品牌的抢夺也不可忽视。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所占份额从9%(2022年1月)增至37%(2022年12月)。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汽车企业出口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汽车出口大国。在出口车型中,除了特斯拉,基本为中国品牌。

其中,新能源车(含纯电、插电、氢燃料)大放异彩。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

中国的新能源车已经抢占先机,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超680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同比增长93.4%,并且拥有强大的电动车产业链,其生产的电动车比欧洲便宜40%左右。

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唐唯实(Carlos Tavares)忧心忡忡地说:“欧洲和中国汽车的价格差异很大。除非改变现状,否则欧洲中档客户将越来越多地转向中国车型。欧洲许多人的购买力正在明显下降。”

相比之下,2022年现代全球共销售新能源车型26.6万辆,其中纯电车型20.9万辆,同比增长48%的氢能源车型1.1万辆。在中国市场大热的PHEV车型,现代2022年仅卖出约8000台。


不仅在俄罗斯,中国品牌在欧洲等其它市场开始抢夺现代汽车的份额。


东南亚、中东、南美、南亚等地区会是中国汽车品牌出口的核心。

其中,在当地设厂成为走出去的主要手段,从上述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品牌车企在海外的工厂产能普遍较小,难以跟其它主流大厂竞争,与现代等车企的争夺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文|DA彬)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