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吉利中高端新能源系列猜想:纯电/增程,SUV/MPV?

当下的自主汽车品牌,恐怕没有谁比吉利更渴望卖好一辆新能源车。

早前,2022年吉利成绩单出炉,全年交付143万辆,完成目标93.5%,同比增长8%;而新能源车是亮眼的一笔,吉利汽车集团(含吉利、几何、领克极氪、睿蓝)2022年新能源车总交付量32.87万辆,占总销量24.7%,其中纯电动车全年累计销量26.2万辆,同比增长328%;插电混合动力车6.6万辆,同比增长219%;燃油车销量降至108万辆,同比减少13.4%。

无疑,吉利能逆市增长,全靠新能源车的贡献率上来了。我们拉长时间来看,新能源车卖不好一直是吉利的“痛”,在2019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只有11.3万辆,到2021年只有8.28万辆,直到2022年年初这位曾经的自主一哥才“如梦初醒”,极氪、几何开始发力,拉动吉利新能源车销量的增长。

纵观吉利新能源销量,对比长安长城已算很不错,但对比“狂飙”180万辆的比亚迪,还是相形见绌。这时吉利理所当然认为大干一场,提出“2023年销量目标16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较2022年所实现之总销量增加100%以上”,今年整个集团要卖出65万辆新能源车。如果不想让比亚迪继续一家独大,吉利就必然向新能源细分市场要增量

于是乎,在兔年春节前,吉利控股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个人微博透露吉利品牌今年会推出全新的新能源系列与产品;而最近他更明确,2月中旬会发布吉利品牌中高端新能源系列,还会带来全新智能电动产品,并配了一张暗角的车型图,具体哪种车型不知道,但灯脚那抹锐利的眼神,颇有雷克萨斯神韵,一定不是等闲货色。

我们不妨猜想一下,这个“吉利品牌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和“全新智能电动产品”,到底冲着谁来,发布会亮相的又会是哪种车型?理解了吉利落子,也能举一反三,照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的布局走势。

猜想一:“中高端系列”的定位如何?

第一个引起注意的,吉利此次发布的是“系列”而不是“品牌”,这与吉利集团布局新能源市场的品牌太拥挤,但能充当20-30万区间的销量主力军却不多有关:

*油混/插混领域:帝豪-吉利-领克;

*纯电领域则是:睿蓝/几何-smart/雷达-极氪-极星-路特斯

在20-30万区间的纯电市场,吉利的产品布局几乎是空白,抛开刚孵化的换电品牌睿蓝不说,几何基本失去了做个人中高端市场的品牌优势,smart、雷达的产品能小幅覆盖20万的起点,但都是个性鲜明的小众产品;而极氪、极星则沿着主销30万以上的高端+运动定位走,最近出现的极氪X紧凑SUV的定位,将来起售价下放20+万区间不奇怪,但明显不是打走量家庭市场的。

再反观最主流的家用市场,时下很受家庭热捧的新能源中(大)型SUV、30万左右插混MPV都被吉利“完美”避开了。所以这条吉利“中高端新能源系列”,跟“中国星”平行但产品定价更高,几乎成既定事实,这样就解决各品牌内斗的问题,也可与“星、博、缤”系列互补,分薄合资燃油车的市场,拔高吉利主品牌的形象,一箭三雕

如果说,“吉利品牌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对已有的产品矩阵形成互补,那么从市场环境看,吉利此时的大动作,是有点不得不做的味道,对新能源“近忧远虑”的焦虑,在这位曾经的自主一哥上越发明显。

先说“近忧”,巅峰时期吉利曾有7款产品进入热销榜单,但实际上这两年吉利走量的车型,除了帝豪L,在榜单上缺乏存在感。即便博越L神车归来,和两种雷神动力加身的星越L齐齐月销破1万,与霸榜总差那么一点缘分。吉利缺少20万元以上的大爆款车型,对新能源战略的发展尤其不利,反观比亚迪唐凭借强势的品牌效应,上涨188.2%来到总榜第12位,成为在自主品牌20-30万最走量的中型SUV,能不对吉利有所触动吗?

提升市场占有率,是短期不得不做的原因,而长期利润,就是吉利的“远虑”了。目前吉利和哈弗、长安一样,单车平均成交价只徘徊在10万元左右,而比亚迪因为全线新能源化,单车平均成交价攀升到16.7万元。自主品牌自从去年开启混动攻势后,今年插电混动市场必定迎来激烈的价格战,其中向宋PLUS DM-i竞争的车型更是“重灾区”,所以吉利要提高利润,就更需要高端车型支撑

猜想二:会推出什么车型?

前文也提到了,吉利目前还没渗透20-30万元哪些热门的细分市场,发布会有可能亮相的就是这些车型,其中最有可能的是大里程PHEV SUV,而我们认为插混/纯电MPV出现的概率也很高,至于像比亚迪汉的中(大)型新能源轿车,也不是全然没可能。

最近,杨学良再“剧透”了些信息,他表示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将拥有纯电、插电混动、增程式混动三种动力形式。更印证了这种想法--SEA浩瀚平台,除HEV之外的新能源技术火力全开,全面搭载高溢价车型上

目前星越L之上,吉利缺少尺寸更大的SUV(大豪越尺寸到位,但平台、配置决定走性价比路线),6座/7座适合家庭全场景使用的SUV更是一片空白,所以大里程PHEV SUV呼声高不无道理,一辆理想ONE开拓了奶爸市场,还成功让增程技术翻红;以“雷神动力”极氪品牌的成功,为高端系列的探索开了好头,吉利打造一款各方面都不差的增程式“奶爸SUV”顺理成章。

动力可以星越L增程版作参考,由一个热效率高达43.32%的1.5T发动机做“增程器”,星越L的总里程达1250km,而且还能实现市面增程式上少有的三挡电驱,想必搭载如此技术的SUV,在续航和油耗上更有优势。

至于20-50万元区间的MPV市场,目前吉利也是个空白,吉利嘉际对标宋MAX,极氪009起售价又高达49.9万元,吉利缺少像传祺M8一样的家用、商业全场景通用的高端MPV。再者去年浩浩荡荡的MPV大潮,吉利都没有跟进,想必有什么大招在后面,而且插混、纯电技术齐飞,几乎是玩家进赛道的必备门票了,正合高端系列的技术储备。

(将要来的“嘉际L”)

至于新能源中(大)型轿车,更多是吉利重拾过往的自己,早年博瑞打破了自主中级车必败的定律,现在博瑞已经多年没更新,而且市场电动化转型后,自主高端轿车的代名词等于比亚迪汉和海豹,吉利有理由在这细分市场发出自己的声量。

诚然,这个市场对手林立,Model 3强大的边界效应,市场固化程度超乎想象,去年自主品牌和新势力上市了很多新能源轿车,但最终能打的只有比亚迪汉和海豹;况且,如果吉利要推出高端轿车,是吉利的“汉”而不是“海豹”,因为运动标签有极氪、领克承担,吉利新能源系列想必把豪华旗帜挥舞到极致,但只谈豪华却不谈运动的新能源轿车,真有市场吗?

猜想三:智能化,很难猜的X变量?

在极氪用户带领下,不少人在杨学良微博下“歪楼”,吐槽吉利的车机不好用,还有网友联系到早前被吉利收入囊中的魅族,能不能把“新系列”的车机带顺溜了:

*“极氪车机更新了那么多版本依然是一堆问题,浪费了个好底子”

* “车机能不能整明白了?”

* “期待吉利新高端+魅族新车机系统能擦出火花shua

可见,吉利“中高端新能源系列”至少把车机流畅度做好、用手机的逻辑把车机体验感做好才能服众,搭载高通8155芯片似乎板上钉钉了。但除此之外,在智舱、智驾领域会怎么出招,现在还真不好说。更何况,“新系列”的“天花板”很明显,智能化水平再高也高不过极氪,总不能越俎代庖吧?

比如,新势力这两年一直猛吹的双8155芯片、高算力智驾芯片、激光雷达、800V快充等高端配置,在极氪009上都没配备,预料也不会在20-30万元“新系列”里出现。当然,智能化不是堆料就能堆出来的,还要人性化的运用,在最优的成本实现最好的解决方案才是高明;另外,对绝大多数主流消费群体来说,L2级驾驶辅助系统+流畅的车机体验足以。

不过在2021年中,吉利曾在“智能吉利2025”上公布过自研芯片的信息,“芯擎”SE1000是中国第一颗7nm制程的车规级SOC芯片,根据计划已于2022年量产,“后续还将推出5nm制程的车载一体化超算平台芯片和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满足L3级智能驾驶的算力需求”,不知此次发布会上,会否回应更具体的信息,宣布优先搭载的车型?

写在最后

以上纯属一些个人的猜想,对与否完全可一笑置之。不过开年就一马当先发布新系列和新产品,是很能反映吉利的“近忧远虑”,特别在去年初尝电动转型的“甜点”后,今年要实现增量,“甜点”必须要成为主菜。更何况,目前比亚迪总市值为8442亿元,而吉利汽车总市值只不过1223亿港元,时代要求吉利必须在新能源市场有更大作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