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威马成“危马”,像牲口一样等待“活下去”?

作者丨辛磊

编辑 | 张硕

出行范儿原创



裁员降薪、停薪留职、经销商闭店、零部件断供、工厂停工……一系列负面消息裹挟的威马,成了真正的“危”马。


今年1月12日,Apollo出行发布收购威马汽车公告的同一天,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曾在社交媒体转发电影《芙蓉镇》视频片段,配有台词:“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


一语成谶。

如今的威马,真的像牲口一样活着,但是能否“活下去”,完全倚赖借壳上市能否成功,只是这唯一的希望依然充满变数。



01

借壳容易上市难


如无意外,最快今年二季度威马将通过Apollo出行反向收购完成港交所上市。


1月12日,Apollo出行发布收购威马汽车公告,在外界看来,陷入困境的威马汽车终于迎来一线转机。


威马曾在2022年5月31日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不过该申请已在半年后自动失效。据港交所规定,拟上市企业招股书有效期为6个月,若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则转为失效状态。拟上市公司可在3个月完成财务数据更新、重新递交招股说明书,即可延续原来的上市申请。


据《出行范儿》了解,在审查过程中,港交所曾对威马汽车业务及财务表现提出若干问询。威马最终放弃独立IPO申请,而是通过反向收购Apollo出行完成借壳上市,主要原因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财务数据更新。


与此同时,威马本身复杂的股东关系也导致其很难通过独立IPO。早在2020年,威马汽车曾对外宣布要全力成为“科创板新能源第一股”,2021年初,上海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威马汽车已具备辅导验收及科创板上市申请条件,上交所即将受理其递交的申报材料,不过之后再没有进展。



Apollo出行在收购威马汽车公告中也提到,威马汽车计划在(收购)交易完成前解决港交所问询涉及到的问题。


威马汽车是Apollo出行的大股东,现阶段持股比例为23.67%,收购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上升至68.26%,成为控股股东。


不过该收购交易的最终完成,还要经股东特别大会表决通过,并最终由港交所上市委员会批准。Apollo出行曾在公告中称,上述条件还没有达成。


有知情人士透露,有Apollo出行的股东已经对收购威马提出质疑,并要求更严格的审计。


不仅如此,收购交易的完成还需达成或(视情况而定)获豁免10余个条件,其中包括尽调威马汽车的财务等运营状况,且业务、运营、财务状况或前景不存在重大不利变动或预期重大不利变动等。截至1月12日,上述先决条件均未达成。 


尽管借壳上市相比独立IPO更容易,但由于上述收购完成及配售完成乃互为条件,也就是说威马的上市之路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截至2月15日收盘,Apollo出行市值仅为18.36亿港元,收购威马汽车对应的代价为20.23亿美元(约合158.78亿港元),相当于Apollo出行现有市值的近9倍。


按照收购交易,Apollo出行并不能为威马汽车直接注入资金,而是通过定向增发股份募集资金。而计划发行的71.23亿股股份,是Apollo出行全部已发行股份的3倍,以每股0.55 港元的发行价计算,预计配售所得款项总金额为39.18亿港元。


即便威马能够成功借壳上市,也很难完成募资金额。


零跑曾将IPO发行价定在招股价的下限,但最终募资金额只完成不到六成。无论是财务数据还是市场表现、技术积累,零跑汽车都优于威马汽车,在一系列负面消息爆出之后,已经不难预测威马在港交所挂牌后的表现。



02

临时融资未到账


威马的“缺钱”早就有迹可循。


2019年,威马曾以16876辆交付量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二;2020年,威马交付2.25万辆,在造车新势力榜中排行第四;2021年以4.42万辆下滑至第五;2022年,威马汽车累计销量仅为29450辆,同比下降33.3%,已经严重掉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诞生的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哪吒的年销量已经跨过10万辆生死线。


这也直接导致威马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招股书显示,威马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17.62亿元、26.71亿元、47.42亿元,同期亏损金额分别达到41.45亿元、50.84亿元、82.06亿元,三年累计实现经调整净亏损约136.32亿元。


据威马此前的招股书,截至2022年3月31日,威马汽车账面剩余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78亿元,较2021年末进一步减少。其中还有22.8亿元的即期借款。


截至2021年底,威马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202.36%,远超破产警戒线(100%),相比之下“蔚小理”均在55%以下。


威马的掉队也直接拉低了资本的预期。


以Apollo出行20.23亿美元收购价格计算,威马汽车目前的估值约为25.1亿美元,这与其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的最近一轮融资的57亿美元估值相比,已近腰斩。


威马汽车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资金渡过难关,特别是在借壳上市前的关键阶段。


2022年5月19日,威马曾与雅居乐集团旗下巨国投资及Danvin Limited分别签署融资7亿港元和8亿港元的不可撤回协议,该融资可于2023年年底前提取。雅居乐是威马此前D轮最大投资方,而且是目前威马除管理层之外第一大股东。


2022年12月,威马汽车还与澳门某知名商业银行、深圳正威实业有限公司签署贷款协议,分别获得2.5亿港元和5亿元人民币贷款。


据《出行范儿》从接近威马内部人士了解,上述累计超20亿元贷款并未全额到账,这也直接导致了威马如今的资金危机。



03

一地烂摊子



有知情人士透露,威马当下一系列“降本增效”的举措是为确保借壳上市的顺利进行,把账上有限资金用于上市筹备、提升估值及完成上市后防止做空等。


有爆料者称,威马最快将在3月开始对员工实行25%工资发放,而且是以去年11月降薪之后的工资为基础。


为应对资金压力,去年10月,威马在内部员工沟通会上宣布了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其中包括四项工资优化措施:自11月起,调整发薪日,从次月8日发放上月工资调整为次月25日发放上月工资;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主动降薪,发放50%的基本工资;其他员工发放70%的基本工资;暂停发放额外奖金(第13薪)、留任奖金(第14薪)及年终奖,暂停发放购车补贴。


有内部员工透露,这实际也是威马变相裁员的开始。去年10月之前,威马还有“N+1”的裁员补偿,之后所有员工“要么自己走,要么耗着”。


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威马就已经实际处于发展停滞状态,工厂停产、拖欠供应商账款、门店关闭等负面消息不断。



据天眼查App显示,威马相关子公司新增多条开庭公告,原告包括多家制冷设备、汽车零部件、机械、广告公司,案由多为买卖合同、承揽合同、服务合同纠纷。此外,威马新能源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所持2286万股权于近期被冻结,该公司还被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价值约1.3亿元的财产被查封、冻结。


由于拖欠供应商货款导致核心零部件断供,原计划于2022年年内交付的M7也陷入停滞。据悉威马温州工厂早在一个月前就被搬空,停车场剩下的几辆车也成为被冻结资产。


资金短缺也从生产链传导至销售服务端。


有车主反馈,威马智行APP功能已失效长达两周,其原因或与威马未能按时向电信运营商支付费用而被强行断网有关。在“车质网”平台,也有不少消费者投诉,威马汽车售后维修缺少零配件,导致无法维修,影响日常正常使用。


与此同时,威马位于北京、上海多地的线下门店也已经处于关闭状态。


作为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也曾是“资本宠儿”,自成立以来累计完成12轮融资,已公布额度的融资规模累计达到350亿元,腾讯投资、百度、红杉中国、红塔集团等数十家企业及机构参投。


对于造车新势力稀缺财产的资质和工厂,威马也在成立早期就进行了布局,并且成为首家自建工厂且同时拥有SUV和轿车双资质的造车新势力。


如今风光不再的威马,即便成功借壳上市也很难再重新获取员工和市场的信任。


面对一地烂摊子,“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


标签: 威马 威马EX5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