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传统后视镜加速退出,电子后视镜获批,路特斯首批上车

知嘹汽车/MR

00后群体登场、互联网大厂入局、电气化浪潮......,整个汽车市场正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背景下,不仅汽车生产制造的口味与风格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也推动汽车市场迎来“科技创新大比”,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产物正以全新面貌登场,如后视镜。

12月29日,国家标准号为GB 15084-2022的《机动车辆 间接视野装置 性能和安装要求》正式发布,并在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国标意味着传统后视镜将要退出历史舞台,电子后视镜将正式登陆市场的主舞台,这必然会对我们的传统驾驶习惯造成冲击。

较比于旧国标,新国标增添了许多新术语,例如摄像机-监视器系统、视镜和CMS双功能系统、点光源发现因子等等。虽说术语很绕口,但对于公众而言,电子后视镜并不陌生。很多车企都有在新产品中加入这一理念,其就是通过车尾的摄像头,将画面直接反馈到后视镜中或者车内两侧屏幕中。

对比传统后视镜,电子后视镜能够突破因镜面大小、形状、角度不同而形成的视野束缚,看到车辆周围的视角,提升用户的驾驶便捷度,打破边界感,减少因视野视角出现的意外。同时,电子后视镜也能够克服复杂天气带来的视野干扰问题。例如,极寒天气带来的镜面起雾、雨雪天气带来的水珠干扰,以及后方车辆远光灯带来的炫目问题,保障用户的视野通透性。

除此之外,电子后视镜也是整车智能硬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并不是公众想象的简单地“摄像头”,更起到收集图像、识别障碍物、丰富用户驾驶形象等功能,对整车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加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国标尚未发布之时,行业和公众都对电子后视镜的技术和成本存在顾虑。一方面,政策上的限制,让车企束缚住了手脚,不敢用电子后视镜全面取代传统后视镜,让其成为“鸡肋”的存在。另一方面,电子后视镜算是一种跨时代的产物,用户接受能力不高,成本也会翻好几倍,属实有些吃力不讨好。

如今,新国标的发布,不仅能推动车企将更多新理念投入到新产品中,电气化的浪潮也让市场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大幅度提升。面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环境,吉利路特斯发布了其Eletre车型的最新海报,官宣其将成为国内首批装备电子后视镜的车型,选装价格为1.6万元。同期的还有北汽魔方,其虽在2022年7月就已上市,但距离全面覆盖电子后视镜还需要一段路程要走。除此之外,包括比亚迪、陕汽、本田、奥迪在内的众多车企,都公布了电子后视镜的消息,传统后视镜正式开启了退出市场的倒计时。

总结:

当然,新技术的落地并不是光靠政策先行所能解决的。虽然电子后视镜具有众多的好处,但其还面临着延迟、画面是否准确、死机、成本等一系列问题,车企也要在一场一场的大考中,拿出最佳的答复。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