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CTB只是冰山一角,聊聊比亚迪的护城河——e平台3.0

任何时候,技术都是一家车企的核心竞争力,而造车平台就是一家车企技术实力的综合体现。从燃油车到电动车,车辆结构变得更简单了,不少人就觉得造车门槛变低了。其实不然,新的车辆架构、新的动力形式、新的消费需求……车企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想要脱颖而出更是难上加难。近日比亚迪在重庆进行了一次技术分享会,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去年的销冠是如何筑起技术的“护城河”的。

此次技术分享会的主题是“e启聊聊CTB”,作为比亚迪的核心技术之一,CTB也是比亚迪和其他车企拉开差距的关键。


大部分车企都是从供应商采购电芯,然后装入自家车型的电池舱内。为了保护电芯的安全,不仅下要有托盘,上要有盖板,里面还要有非常多的线束和控制、监测设备。这样一来,整车的重量上升了,成本上升了,能耗上升了,操控却下降了,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很多车企只提加速,不提操控的原因。

比亚迪的CTB,是Cell to Body的缩写,也就是“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电芯如何与整个车身进行一体化设计呢?这就不得不提比亚迪的另一项核心技术——刀片电池。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刀片电池在满足高安全性的前提下,本身具备了出色的结构强度和热转移能力,所以当其他车企的电芯需要重重保护的时候,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却可以作为整车传力结构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刀片电池的出现,磷酸铁锂电池得以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刀片电池通过特殊的排布,可以和整个车身底盘形成类似“蜂窝铝”的结构,使整个电池包的强度和安全性大幅提升。比如比亚迪就进行过50吨重卡碾压的极端测试,被测试电池包无明显形变,并且装车后可正常通电使用。而且因为电池包内部需要的元器件变少了,整个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和体积利用率都得到了提升。再加上车身刚性的提升,对整车的操控性也是非常有益的。

以比亚迪海豹为例,其整车扭转刚度超过了40000N·m/°,可轻松应对各种工况与驾驶需求。其麋鹿测试通过车速达到83.5km/h,单移线测试通过车速133km/h,最大横向稳定加速度为1.05g,可以说海豹虽然售价才二十多万,操控性却足以媲美百万级的性能车了。


当然,操控要靠车身设计,但动力系统的电机和电控同样非常关键。比亚迪e平台3.0的车型就搭载了比亚迪独立自主开发的八合一电动力总成,集成了驱动总成(电机和变速器)、电机控制器、PDU(电源分配单元)、DC-DC、OBC、VCU、BMS,通过这种高效集成,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系统运行效率,而且达到了车身轻量化的目的。搭载于海豹车型的八合一电动力总成,电机最大功率230kW,最大扭矩360N·m,四驱版本车型仅需3.8秒破百。未来,八合一电动力总成将支持车辆实现0-100km/h加速时间2.9秒。


要快,更要稳!比亚迪自研了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通过电机旋变传感器,轮端每一圈可分成4096个采集位,信息采集速度和精度大大提升,相比传统控制策略,识别精度提升了300多倍。iTAC在提前预判的基础上,针对电机响应速度快、转速调整更精确的特点,提供了转移扭矩、适当降低扭矩和输出负扭矩等多种方式,从而达到提升驾驶稳定性和驾控极限的目的,同样让我们日常行驶也变得更加安全。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比亚迪e平台3.0还支持升压充电、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自研高性能SiC电控等黑科技,并且预留了各类自动驾驶硬件接口,可以说这是一个可以不断进化的平台。


人们常说,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比亚迪深耕新能源技术20年,才有了e平台3.0这一套集大成的东西,它不拿销冠反而让人觉得奇怪了。

标签: 比亚迪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