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销量同比腰斩,广汽本田的新能源之路还能走多远

  • 作者: 车界EV
  • 2023-02-23 17:39
  • 836

小时候很喜欢看周星驰的《食神》,当时条件有限,观影方式多是到影像店租碟(莫名暴露年龄),一部片可以反复看十几遍,以至于多年后那碗黯然销魂饭我依旧记忆犹新。

前两天又把这片子重温了一遍,或许是因为年纪和阅历的关系,如今对《食神》内核的理解完全不同,以前把它视作喜剧片,现在则是励志剧——史蒂芬周的起起落落就像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有高有低。

某种程度上,这片子基本就是当下广汽本田的真实写照。

用“走下神坛”这样的词来形容广汽本田似乎还为时过早,但不可否认,它正在加速崩坏,至少在销量层面,广汽本田的脸面是肉眼可见地挂不住。

关于借口,官方的说辞是“疫情影响和供应链短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一点也不客观,不过是自找台阶的做法。

真正的原罪,其实是新能源转型不利。

和很多人一样,我至今未看懂广汽本田在新能源领域的推进速度,眼下国内新能源产品的渗透率都已经超过三成了,然而广汽本田还是没有拿得出手的电车,一款也没有。

那些年,广汽本田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叫对手;这些年,广汽本田双手插兜,不知道对手是什么。

严格意义上,广汽本田是笨鸟先飞,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新能源品牌理念汽车,虽然曾经被外界吐槽“换壳”,但好歹占据了先发优势。不过人生就像九转大肠,结局难免令人栓Q,理念汽车最终半死不活,而广汽本田也没有实现“借壳生蛋”的愿景。

这届车主,一进来就看见常威在打来福......错了,是新势力在打广汽本田。

后知后觉,广汽本田推出全新纯电车型e:NP1,然后,就没有然后了。e:NP1月销量最高的时候只有三位数,年度销量加起来还不如“蔚小理” 的单月成绩。

失败并不意外,e:NP1太缺少让人剁手的理由:价格贵,产品力还弱。

其实这也是目前日系车在新能源领域的普遍困境,无论e:NP1还是隔壁的bZ4X和艾睿雅,日系车都没能保住最后一块遮羞布,不说奋起直追新势力,就连大众、BBA等也望尘莫及。

为什么当年在燃油车市场叱咤风云的日系品牌,倒在了电动车这条阴沟里?

因为看不懂市场需求。新能源领域的内卷是事实,前几年大家卷续航,这两年开始卷智能化。可惜的是,无论前还是后,在e:NP1、bZ4X和艾睿雅这些门面产品上统统没有。以智能化为例,e:NP1、bZ4X和艾睿雅这三款车的科技水平只能算基本及格,而友商们却越来越靠近满分。

广汽本田同样如此,当城市NOA、激光雷达逐步成为标配时,广汽本田的驾驶水平依旧只有基础的L2级。从经营的角度来说,我猜测广汽本田是考虑到有东软和阿尔派当靠山,所以才不愿意花精力去自研。但消费者可不惯着你,毕竟“过时”的新能源产品,只有被按在地上摩擦的份。

当然了,也不是说日系品牌做不好新能源车,起码它们在氢能源和混动这两个细分领域都有着不错的建树。换言之,电气化时代日系品牌转身缓慢并不是无能为力,只是不愿意,它们的设想是剧情往“非纯电”的方向走。另外一点,日系品牌也想多吃几年燃油车的红利。

所以,常威你还敢说你不会武功?

惨的是,顾此失彼,日系品牌的畏首畏尾让引以为傲的基本盘也开始失守,连丰田这样的大V,都在2022年经历了罕见的销量下滑。毫无疑问,燃油车开始变得难卖了。最明显的是广汽本田,今年1月销量近乎腰斩,看来ZR-V致在、全新缤智皓影等新车的助阵无济于事。

根源上,症结还是出在了产品层面。比如全新缤智,本质上只是一款“小修小补”的翻新车,何况动力参数还不如老款。把“减法”当做诚意,属实看不懂。以前陪人家看星星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胜旧人,叫人家牛夫人了?

除此之外,广汽本田的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从“机油门”、“大规模召回”、“刹车门”、“冠道断轴”、“失速门”到“碰撞门”,广汽本田越来越不像别人家的孩子。而质量的下滑,同步带动了保值率的连锁反应,曾经值钱的广汽本田,开始变得边缘化,不知道今年的“3.15”,广汽本田有没有兴趣参加?

在电影《食神》里,史蒂芬周演绎了一回“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广汽本田亦是如此。回过头去看,广汽本田属于合资品牌入华的先驱,在私人汽车消费市场爆发之前,广汽本田就完成了落地,后来接棒的东风本田,很长一段时间里完全是被广汽本田追着打。多年过去,广汽本田渐渐和东风本田平起平坐,在市场高举突围大旗的当下,广汽本田依然围困在中高端车型的束缚里难以自拔。

更要命的是,供应链的短缺让广汽本田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很早之前,广汽本田让大量新技术流入企业内部,这直接带火了凌派、缤智等车型,并顺势让型格、ZR-V致在顺利诞生。只是,越来越多的车用芯片导致广汽本田供应链吃紧,当黑天鹅事件出现后,广汽本田的产能自然会受到影响。要质量还是要销量,对广汽本田来说难以抉择。

从天之骄子到四面楚歌,广汽本田的困境也是当下日系车的缩影。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广汽本田并不缺少伯乐,但的确缺少一个机会,早年被丰田背刺,中途又遇到国产品牌这个程咬金,如今吞下的只能是路径选择错误这个恶果。

EV车评:

警钟敲了多久,广汽本田的耳朵就捂了多久。善攻者总喜欢将“一日本田,终身本田”挂在嘴边,善心者则倾向于挖掘情感共鸣。在品牌力方面,广汽本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这种优势似乎已经被稀释,买发动机送不送车不要紧,重要的是“你懂我想要什么”。在电气化时代,广汽本田势必越来越有机会听到:“好的,下次一定买”。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