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长安和吉利“抄袭门”,从花式互动到同室操戈

二月最后一天,作为汽车行业自主品牌两大头部品牌,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陷入了“抄袭门”。


时间拨回到2月16日,在吉利银河确定名称时,长安深蓝比亚迪仰望等都来花式互动,被誉为自主品牌的BBA式营销,成为业内一段佳话。然而,时间只过去了十二天,长安便和吉利开始了互掐,状告吉利“抄袭”,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此次纠纷的焦点,便是吉利银河新发布的“银河之光”原型车,长安汽车认为其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型雷同之处。同时,还有一个争议人物就是设计师陈政,曾在长安任职20年的资深设计师。不管“银河之光”是否被认定侵权,但对于吉利银河战略和新车热度来说是一次打击。


从长安律师函发出的那一刻起,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因为知识产权纠纷,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奥迪和蔚来的商标纠纷也是如此。犹记得,吉利和威马的侵害商业机密一案,从2018年开始立案,直到2022年年底才迎来了一审判决。吉利主张的“威马21亿元天价知识产权赔偿”以700万元收场,四年后的威马已是一匹“危马”。


对此事,长安汽车确认律师函属实,表明“律师函已经明确表明了我们的态度。”。而吉利汽车也发表声明,该律师函的内容严重失实、对我司的指责毫无根据,误导公众,对我司品牌和商誉造成了严重损害。对于此次纠纷,吉利控股副总裁杨学良声称“要良性竞争,不要内卷内讧”。



长安和吉利已经摆明了车马,都表示你放马过来。


无独有偶的是,就在大家热议长安和吉利时,侵权纠纷也发生在了两个科技企业,华为和小米之间。据国家知识产权报重大专利侵权纠纷受理公告中显示,华为诉小米涉及“发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等四个专利。对此,华为和小米双方尚未给出任何回应。


虽然是两个科技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维护都有颇多经验,而且华为和小米都已经涉足了汽车行业,所以此次纠纷也受到了汽车行业的关注。相对长安和吉利的外观纠纷,华为和小米的更多是技术层面。


说起外观设计争议,耳熟能详的就是众泰“皮尺部”,让保时捷老总见了都是直皱眉头。再就是本田CR-V与双环的外观争议,也是未能收获胜诉官司,众泰和双环都是因自身原因,经历了破产重组等淡出大众视线。



当然,也不是没有胜诉的案例。吉利和威马的21亿天价知识产权案,一审以吉利胜诉而告终,要求威马停止使用多款车型的设计图纸。再就是宝马MINI的外观专利案,“老头乐”公司北京艾斯泰克科技专利被判无效。


此外,国内不少车型存在与其他车型设计相似,或者是雷同的案例,但是目前的商业环境,并未给出相应的处罚。除了特殊的环境以外,与外观专利的认定特殊性有关,外观专利的申请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而且如果没有取得外观专利,也是败诉的一个重要原因。


理不辨不明,事不辩不清。在鼓励创新和原创设计的同时,更要维护创作团队的作品,才能给汽车行业带来新的风气和积极向上的环境。类似“众泰皮尺部”的做法,不仅会受到相关法律制裁,还会成为世人吐槽的对象。


山寨、抄袭的标签贴上去容易,想要撕下来就难了。长安和吉利此次知识产权纠纷,可能也是一场持久战,最终结果充满不确定性。

标签: 长安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