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本田市场遇冷,e:N系列难成灵药

  • 作者: 电动EV
  • 2023-03-06 10:34
  • 659

2月份没有了春节假期等因素的影响,很多车企的销量成绩都迎来了增长,然而,一向被视为优等生的本田汽车,市场成绩却是持续下跌。据Honda中国最新发布,2023年1-2月在中国的终端汽车销量为138,332辆,同比下滑45.2%,其中1月同比下滑56.2%至64,193辆,2月同比下滑30.1%至74,142辆。

唯一让人比较欣慰的是,与上个月相比,本田汽车在华终端销量还是呈现出了上涨态势,环比增幅为15.5%。



细分到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来看,这两家合资车企的销量也持续呈现出较高幅度的下滑趋势,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东风本田在华终端销量为38,313辆。与去年同期高达54,907辆的终端销量相比,东风本田在中国车市的销量依然下滑了30.2%。而2月广汽本田在中国车市的单月销量为35,829辆,同比下滑30%。

至于本田汽车在华销量下滑的原因,与其在新能源车领域布局速度慢有一定关系。虽然2022年Honda在中国推出多款全新车型,但是纯电动车型并不多,只有e:NP1和e:NS1,而这两款纯电动车没有为Honda带来乐观的销量成绩,月销量基本维持在三位数,与其它传统自主新能源品牌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e:NP1和e:NS1不受市场欢迎的原因,主要是对手太强大,e:NP1和e:NS1都是定位于小型纯电动SUV,价格却去到17.5-21.8万元,然而这个价位基本可以买到比亚迪宋、小鹏G3埃安AION Y等紧凑级SUV,那么消费者权衡之下,当然会选择能带来更好用车体验的紧凑型车。

本田新能源车型在市场的“爆冷”,为求破局只能另辟险境。在去年4月,本田宣布全面拥抱电气化的同时,将投资430亿日元建设全固态电池示范线。在本田看来,全固态电池才是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但直至目前,全固态电池并没有真正实现落地,不仅电池原材料高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车企前期更是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

实际上,Honda在新能源车领域的表现不理想只是海外品牌的一个缩影,鉴于国内自主车企有着先发和低成本优势,自主新能源车已经对合资新能源车进行了降维打击,所以海外品牌在国内无法延续燃油板块的强势表现。

在自主新能源车冲击下,Honda的燃油车业务也受到很大的影响,2022年是Honda在中国的产品大年,推出包括全新CR-V、全新皓影、新一代XR-V、新一代缤智、ZR-V致在等车型,但一系列的新产品上市并未带动Honda销量的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Honda在中国的终端销量为1,373,122辆,同比下滑12.1%。虽然今年Honda暂未公布燃油车的成绩,但估计也不理想,那么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两大业务板块不理想的情况下,最终结果就是Honda的市场成绩持续下跌。


至于未来Honda能否扭转局势,重任放在全新一代雅阁身上,年内,新一代雅阁将推向市场,这款车型是Honda在中国的销量担当车型,而新车型针对外观造型进行更新,有着更时尚精致的造型,有望让Honda的市场成绩进一步提升。

电动EV:当前,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车领域的表现非常强势,比亚迪、吉利、大众,以及众多造车新势力品牌在新能源电动化领域不断发力,那么步伐比较缓慢的合资车企便失去了市场优势,多数合资车企均面临着新能源汽车突围的问题,这是Honda在华销量大跌的重要原因。未来,Honda确实需要改变了。最后,我希望本田能够迅速扭转这种颓势,在中国车市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