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李想公开课的十个知识点和竺延风的寂寞二十年

文|江小花


一代人终将老去,而总有人正年轻。


把这二位拉在一起写,主要是事儿赶在一块儿了。恰好二位也颇能代表新老两代车企掌门的风格。


今年是竺延风发表耐住寂寞著名言论的第二十年,在2003年他说出中国汽车人要耐住寂寞二十年的时候,很多人把它当作是对浮躁、冒进的警示,对砥砺、隐忍的颂赞,至少是对务实不务虚精神的强调。


但二十年过后,当身为东风集团董事长的竺延风,和一批副部级国企的一把手,被突然退休的时候,我们蓦然发现,虽然那句名言的警示、颂赞和强调在不同的中国汽车人们身上演绎着,但对竺本人而言,说的似乎就是字面意思。


我生怕因为自己的偏狭而对一位著名的中国汽车老企业家的功绩给出什么偏颇的结论,所以这些天看了很多关于延风总的报道,然后发现,对他主观溢美意图最明确的报道,于他可一说的成就,也停留在他决定耐住寂寞之前的少帅阶段。



我无意对竺先生个人有什么非议,若以个人论,能在你们的当打之年选择寂寞,这份境界并不低。无非是一汽和东风这两片沙洲会看着有些冷。而您在一汽的继任者,用另一种不寂寞的极端方式,也诠释了寂寞或许也未必是一家巨型车企的最差选择。庞然大物的驭驶,本就是既怕你不来,又怕你乱来的妙局,治大企如造小车,本来就不是一把手的天然智慧,可遇难求。


好啦,咱就不多说这些给退休老人添堵的话啦,竺先生总体上也没什么大错,并且在少帅时还是为一汽把握住了当时该把握的机会的,很多长子次子型企业一把手的无奈,小的自然也懂的,您比同时期的祁玉民之流还是要登样儿了太多了。且因您之祖,在这个时候还是理应对您报以敬意,您并没有给您的继任者们挖什么大坑。如果从长一点的时间线来看,说不定这就是功绩。


今年,其实从退休这件事情,已经可以看出汽车圈的变化了。很多人退的那样不合常理,时不我待。这是对的,但为啥对呢,说来太促狭了,伤花哥的人品。所以,这个环节咱们就用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来比喻一下。恰逢才人代表人物李想前几天上了一堂魅力出众的公开课,正好各位也不必日理万机了,一起来看看给咱们凸显出来的新一代车企老板的表演。


很多人因为李想的这一节新造车思想方法论的课,对李想生出了好感来,一向对李想微博和他的造车态度颇觉不爽的韦青青同学看罢之后也似有改观,虽未明言,然吾察之。





从去年以来,理想就已经悄悄成为很多车企、品牌欣慕的对象,估计这场演讲一出,暗恋被摆上桌面就不可避免了。今天咱就来说说李想这节课到底应该怎么听。大面上说,这是一份充满了中国智慧的不打算去火星造宜居城市的企业家应该怎么说、怎么做的优秀教材。大体总结下来就是三句话。


吹无法证伪的牛;做真实可感的事;装认真有温度的内啥。三句话分别对应企业理想、现实产品和品牌及服务产品。


首先跟李想同学说声对不起,这三句话的表达方式,我承认有点金句党了,就是为了强化语势,看在我这篇东西的主要意图就是在站你的份上您可别生气。


言归正传,李想103分钟的个人演讲,事实上就是在说他缔造和治理理想的十条可借鉴的思路,我就不把李想说了什么在冗长的列出来了,可借鉴的是他的思路,而不是具体做法。


一、忠于自己的用户。


要有李村的人永远站在李村这一边的那种忠诚,不怕为了李村的利益得罪王村的人,要为了李村人的感受敢于得罪王村的人。这条贯穿演讲始终,被多角度和多层次诠释,从创始到现在,到今后,所有事情都站在自己的用户,也就是家庭用户的立场上铺陈,只有违反对家用真实需求的行为和思想,才算是对品牌的不忠。非常中国的思维底层,也是理想能做出差异化的基础。


二、尊重真实的产业规律。


确定未来的行业竞争是AI操作系统的底层竞争,依据数理逻辑建立无法证伪的企业方向,但不求超越现实的快速实现路径。确保自己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就好,何时加速看时机和自身状况,不硬来。


三、成本与创新的双重标杆。


发现自己的用户未被满足的真实需求,包括情感的和实用的,然后通过研发、取舍,在毛利不低于20%的刚性成本标准下实现。这就是制造业的基础,无论在什么产业环境中,如果放弃成本标准,创新了无意义。特斯拉在这一点上比理想更极致。


四、做有温度的品牌。


最近半个月,我已经看到很多品牌把年度策略放在有温度这三个字上了。感谢大家集中对ACW的认同,您可以去看一眼,本号已经镌刻十载的座右铭就是做有温度的汽车内容,(看的时候您记得顺手把星标加了)


说起理简单得很,一家企业,从人的情感角度出发,从真实而非虚假的人的需求出发,从自我而非雷锋的角度出发来叙事,就会有温度。但多数企业发现自己能做的就是尬聊和付出真金白银的假客气。


五、不要讲未经思考、未经论证、没有细节的便宜观点。


在整个李想演讲中,你会发现,不管是吹未来,还是聊现在;也不管是自己的长板或短板,李想说的都有两个特点,第一整体逻辑自洽,不矛盾,可持续可拓展;第二明显每一个他说的环节,他和团队都有思考,具体到为什么做与不做,什么时候会做,做出来的跟别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追求这样的不同。如果你没有深入思考这些,那再漂亮的牛皮也应忍住别吹。一吹就破了。



六、审视自己,正视自己,定义自己,欣赏自己。


审视自己是知道自己的短长,正视自己是了解自己在每个阶段的边界以及必须要克服的东西;定义自己是明确回答我是谁,想干什么;欣赏自己是在定义自己的基础上,不以与自己无关的短而卑微,因自身优势和目标骄傲。比如李想其实并不在意大多数对他产品的攻击,但非常在意人说增程是落后技术,因为理想的定义里面,你可以跑不快,可以不那么节能,但动力系统使用落后技术,是不行的。


七、第一性原理的管理思路。


李想本人对管理的痴迷程度超过汽车圈大多数新老造车人。他崇拜马斯克,部分认同王传福和李书福,但究其内核,是他遵循第一性原理。也就是说,决策和机构要求要建立在对事情发展第一性的服从的维度上。比如体系,传统车企特别喜欢强调的自身优势,没错成熟的体系包含着很多结构性优势,但体系如果不能支持企业按照第一性原理来运转,那么再多优势也是摆设。场景化产品逻辑的建立就源自第一性文化。


再举个李想说到的例子,订单生产导致了一部分想要拿现车的用户的流失,那么李想的做法就是用部分的备货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列位看官可以想一想,就这么一件小事,在很多企业的经销体系里要完成调整,就会牵扯出多部门合作之类掺杂不清的破事儿。何况是那些产品和创新层面、企业能力布局层面的更复杂的事情了。


八、战略上和战术上认准对手。


李想在战略上的对手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而战术上的对手他甄别得非常精细。比如他提到理想ONE他们认为的对手是通用三个品牌的SUV,也就是同为大车的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的三款大车。李想说如果当初这三款车按照40、30、20来定价,那么ONE的空间会被压缩。而别克最终给昂科旗定了二十多万,ONE幸运的获得了一片短暂的蓝海。


战术上的甄别,还在于对车辆配置必要性的惊喜论证,李想所说的对硬件的取舍,是造车或者说产品定义最难的部分。因为甄别什么可以舍,在面对百年产业习惯的时候,尤为困难。


九、不干简单的事儿。


比如不计成本的堆料,比如不计效率的用户讨好。李想一直坚持买我车的人是出于认同,而不是我用跟车本身没有直接关系的招数的勾引。或者说,缺乏认同的粗暴勾引没有意义,取得认同的勾引才有价值。


十、追求表达的效率。


李想露出水面的微博也好,内部讲话也好,公开课也好,李想在借时,借势,借事进行对外表达的分寸,是最符合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的。比如最近这次公开课,在理想与整体市场形成反差的连续两个月热销,业内对理想模式的关注达到最高点的时候,来这么一场自白式的宣传,时机,态度拿捏得不要太好。


有些企业在这方面就欠火候,益州疲弊的时候,你就只能上出师表,唱不得短歌行。





李想的整体创业哲学,是非常典型的中体西用,你可以不赞成李想的造车哲学,毕竟在这个产业革新的时代,通往成功的造车路未必如过去近百年般雷同。但李想的创业哲学和领导哲学,是值得细看细究的,也是应该让行业兴奋的。相比于我们熟悉的老一代造车人,李想这一辈车企创始人和高管的全球化视野与知识构成,中西融汇之后的坚定与敏锐,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很多新的内容和方向。


相对李斌而言,李想没有选择如今很多人都会说上几句的盈利模式生态化拓展的逻辑,而是至少在现阶段,非常老实的把企业盈利逻辑放在卖车上。所以李想的选择比李斌更聚焦,也更容易一些。有志于学习李想的企业,我认为首先就要认真把握这一点。


本来我认为李一男会成为李想之后的又一位现象级新造车创始人,但如果真的因为资质的原因上不了车,那真的是车圈的巨大损失。希望奇瑞和他合作的传闻是真的。


汽车正在由一个封闭的行业走向开放,如果说不可逆,这就是最确定不可逆的未来。汽车人的自我革新,和符合时代的新鲜血液的加入,肯定是时代的题中之义。


我们期待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看到越来越多鲜活而精彩的人,或为了起死回生,或为了新陈代谢,或为了开创格局,不拘一格的登场,也不留遗憾的谢幕。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