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中科院张赤东:强化技术体系架构 稳固东风领军地位

4月10日,2023东风汽车品牌春季发布会暨第七届科技创新周在武汉开幕,东风汽车发布了东风新能源跃迁成果及东风量子智能模块化架构,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和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全面布局推进各种动力类型。

4月12日,汽车评价研究院携中国汽车企业创新指数专家团成员调研东风,与研发中心相关领导就各项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创新发展政策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科技体制组组长张赤东作为专家团成员,主要从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和企业创新管理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图片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创新发展政策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科技体制组组长 张赤东



我一直以来是做企业研发管理与创新政策方面的研究。近些年主要侧重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方面。此次东风科技创新周展示的新技术产品令人刮目相看,东风之行让我受益匪浅。在我看来,今天参观的技术中心,颇有“中央研究院”的意味,所以想从这个定位,结合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创新管理角度,提一些看法和建议。



强化技术中心“中央研究院”地位




近些年来,很多央企都在研究如何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和建设科技领军企业,梳理内部的企业创新体系和技术研发组织架构。尤其是现在,正值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希望通过创新改革能够打造各具特色、格局能力的创新主体。在我看来,实现路径说到底,还是要改变创新组织结构来提升创新效率。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东风是具备这样一股力量的。那么,下一步的重点就是让这股力量在整个东风集团内、在技术选择、技术研发上有更强的指挥权、话语权,更强的资源集中度,以及更强的技术储备能力。所以,就需要领导层认真考虑,如何在集团的高度上,把技术体系、技术脉络、技术架构和组织构建起来。过去,东风在技术专利方面表现稍显薄弱,但这次来,我看到经过创新改革,经过技术中心统筹之后,技术专利有了明显提升。这也是考评一个公司技术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这也初步显示了组织变革的改革力量。


我认为东风这种体量的集团,需要一个具备“中央研究院”级别的技术中心,换句话讲,东风集团应该把技术中心简称东风中央研究院,由此对近期、中期、长期的技术需求和储备做统一规划。这支力量需要既能满足当前技术架构的支配,还能为未来积蓄力量。以今天参观调研看到的成效来看,东风集团首先从战略上,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正在努力践行中。



找到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平衡点




确立了中央研究院地位后,下一步技术中心的发展目标应该就是如何创新发展,特别是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效益循环之间的关系和企业技术贡献及研发战略等问题。要充分、正确、科学地认识技术对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时候,并不是技术支撑不好,而是创新系统性问题,很多时候恰是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技术创新能力发挥,甚至是让有竞争力的创新技术或产品都付之东流。


技术的绝对话语权源自于对市场需求的满足与控制。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正面来讲,更新的创新技术一定是竞争力、爆发力更强的;但反过来,例如索尼的负面教训,也是由于技术话语权过大,反而导致企业过于追求技术突破,没能够快速反应市场变化而最终失败。所以,树立技术中心作为中央研究院核心地位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充分认识技术在创新中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市场跟技术之间的互动关系。


纵观全球,除了苹果和特斯拉等极少数企业,很难找到其他公司是能够创造、定义用户需求,并且让用户接受他们所定义的创新产品,如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所以,不要总想着复制他们成功的经验,我们必须、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经验不适合我们。


对于像东风这个体量级别的企业来说,必须要承认,技术中心离终端市场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很多叫好又叫座的新车型,实际上是由具体车型开发项目组通过市场洞察、用户研究挖掘到的真实需求,从而反向向技术中心输出信号,提出技术研发需求,最终实现技术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做一个平衡的处理,尤其是沟通机制的建立。


事实上,在产品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以及技术路线的同类竞争策略上,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总结中国市场多年来的成功经验,无外乎就是契合更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随着人群的变化、家庭结构的变化,消费群体也在不断多样化,需求也更加细化,有“长尾”趋势。所以,在接下来更要注重融合创新,尤其要注重技术创新与市场表现、用户感知的融合。这中间蕴藏着一个非常强的关联互动过程,如何把雄厚的技术实力,变成我们期待的市场表现和业绩,如何能够将先进技术的利益点,带给用户、展现给用户,让它们成为用户能够切实感知到的利益点,是“中央研究院”与车型、市场需要共同研讨推进的课题。



持续研发创新焕发新动能新活力




我在第二届中国汽车企业大会上就提出,中国汽车产业格局正在迎来战国时代,尤其叠加上电动化、智能化的变革,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无论是央企、国企还是民企,都只能也必须直面挑战,没有谁具备绝对的优势。所以在不考虑海外市场的情况下,我认为,中国本土市场上,暴风过境,或将只有三家左右能够完成这场洗礼,而其他都可能会是一种“僵尸”状态,甚至直接被淘汰。按国际市场经验,我国有三至五家主导车企就足够了。


而如果未来,我们还想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的话,就必然还可能会有大量的合并,那么合并之后,央企、国企与民企之间,如何管理,怎样平衡,如何能够让体量庞大的央企国企焕发出创新活力动能,是政府和企业都要面临的难题。我想,主要还是要交给市场去选择。


在这样的格局下,需要考虑的是,无论是决策还是投资,如何能够让自己拥有更高的效率,尤其对于央企国企的管理制度来说,如何利用好制度,而不是被制度束缚、限制,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谁能够将技术能力快速、有效地变成创新能力,让创新能力体现在产品市场竞争力上,让用户感知到并愿意买单,谁就会在这一轮“洗牌”中脱颖而出。


持续进行研发与创新,才能焕发创新活力、创造发展新动能,才能有机会在竞争中胜出。对于东风来说,技术中心作为整个公司的基础支撑部门,在这个大的创新规律下,需要更好的把握技术定位和技术管理规则,积极发挥技术创新作用。尤其作为央企,有其特殊管理规定的情况下,东风需要思考怎样通过制度建设、体系创新,对技术研发与创新给予更好的支撑,让持续的技术创新真正变成不断提高的市场竞争优势。


最后强调一下,创新绝不是一句口号,不是简单地求变,更无法一蹴而就,创新需要持续地努力,需要从上到下的坚持,需要深入到组织层面,才能够真正释放出企业的创新活力。


相信东风有能力迎接这个严峻的创新挑战!


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来参观学习。

标签: 东风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