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宏景智驾:让15万以下的车,装上辅助驾驶 | 智车星球

“我想问问你愿意花5万块钱装一个自动驾驶套件吗?”

“难道只有贵的车才有保人命的权利吗?难道不应该都有这种能够紧急避障的能力吗?每个人的生命都值得尊重。”

“我们必须有产品能打击15万以下的车的市场,如果你做不到这个市场的话,你没法成为中国主流供应商。”

2023年上海车展期间,宏景智驾的采访间内,如同上一次接受智车星球专访谈到的内容,刘飞龙又一次将“成本”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宏景智驾创始人兼CEO刘飞龙

作为一家自动驾驶供应商的创始人,他似乎从不避讳把“钱”挂在嘴边。比如一辆15万元的量产车,智驾预算可能就在4000元左右,除去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留给域控的成本就是1500元左右。“怎么在这1500元内做到你想要的功能体验?”这是刘飞龙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宏景智驾的核心能力。

而正是这样极具性价比的追求,使宏景智驾获得了更多车型的青睐。据刘飞龙透露,今年宏景智驾L2+行泊一体的出货量会在30万套以上,已经超过了去年的预期。

本届上海车展,宏景智驾再次带来了三款全新产品——基于BEV新一代感知技术的高阶智驾系统方案,单征程3行泊一体域控制器,以及单征程3智能摄像头模组。

具体来看,新一代智驾系统方案将采用算力更强的单 SoC 域控制器,最高算力可达 500TOPs 以及 250K DMIPs。方案可支持 4D 成像雷达部署,同时,基于 BEV Fusion(时序融合)可实现更精准的环境感知以及实时 SLAM 算法结合轻量化地图可替代 RTK 和高精地图。

单征程 3 行泊一体域控制器,单颗5TOPS的 SoC 支持行车、泊车双场景,可实现高速导航辅助驾驶系统(高速NOA),自动辅助泊车、遥控泊车等泊车功能。

智能摄像头则可以在5TOPS的算力下,支持 800 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可实现100公里/小时针对前方静止车辆的自动巡航跟停ACC。

那么,在最高5TOPS的算力下,宏景智驾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如此极致的产品性价比,宏景是如何做到的?以及越来越多花哨但不实用的辅助驾驶功能推给消费者,到底有没有必要?

面对这些疑问,宏景智驾创始人兼CEO刘飞龙,联合创始人兼软件算法副总裁董健一一做出了回复。

宏景智驾联合创始人兼软件算法副总裁董健

以下为采访实录,有删改。

媒体:现在所有的车企都在宣传(大算力),但是也有一个说法,一些算力是不是比较浪费的?咱们最新的方案,5TOPS可以达到L2+,怎么去提升算能比的?以及怎么做到这个成本的?

董健:像J3这种平台,5TOPS以内,实际的算力可能更小,肯定不能行车和泊车同时跑,所以我们肯定要采用这种分时复用的架构。

实际上你在开启行车的时候,是不太会开泊车的,你在开启泊车的时候,也不是在一个行车的场景,也不会开高速NOA那些功能,所以就利用这个特质,我们来做了一个分时复用。

还有一方面就是,算法是要做大量的优化的,要做嵌入式平台的优化,包括AI 的算力,还有像 MCU 上的这些优化,CPU 上的优化,整个的逻辑算力都是要去优化的,这个应该说就是宏景的核心优势。

刘飞龙:我就说一个简单道理,你在一个很贵的域控制器上跑一个算法其实并不难,但是真正有价值的工作,是把客户的性价比水平提上来,同时提供更优秀的性能。在Orin上做这些事情并不复杂,但是客户没有那个成本承受能力。所以你要在客户的目标成本承受能力上来做到你想要功能,这是核心逻辑。

最后我给大家一个基础数字,在中国 15 万以下的车占50%市场份额, 15 万到 30 万的车占40%市场份额,30 万以上的车占5%到10%市场份额。如果宏景定位成为一个中国主流的智能驾驶供应商,我们必须有产品能力打击 15 万以下车的市场,如果你做不到这个市场的话,你没法成为中国主流供应商。所以这个市场拼的并不是说谁能够不计成本的做一些东西,而是能在有限成本内做到行业最好的体验,这是宏景的核心能力。

媒体:现在 L2+的赛道都很卷,但是目前中国还有大批量不具备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您认为自动驾驶企业应该如何发力?目前我们的上市计划是怎样的?

董健:其实大家也看到像城市NOA确实挺火热的,但是对于宏景来说,我们是要走一个有量的市场,这个有量的市场一般是不能接受这样大几百TOPS算力的产品的。对消费者来说,你价格几万的一个package成本,是不是真的满足了他的一些要求?性价比是不是真的让他觉得,这个事是合理的?

我们需要去真正挖掘客户的刚需高频痛点的问题,比如说昨天上汽的领导来交流,他说你看泊车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你能不能泊进那些人不能泊的,小的,狭窄的场景。还有一些行车的功能,比如城市自动驾驶,是不是每一个功能都是用户是刚需的?我觉得这不一定。

所以宏景一定会逐步从高速NOA推向城市,一个一个场景去做。但是它一定是解决用户刚需的,并且我们要维持一个比较好的性价比的方案来推给客户。

刘飞龙:我想问问你愿意花5万块钱装一个自动驾驶套件吗?我认为自动驾驶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炒概念的阶段了。我们今天强调量产落地,强调大规模的前装。我觉得这个阶段其实我们更多强调的是产品细节打磨,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客户价值,然后同时降低他的购买成本,让更多的车可以预装。其实大家买手机、买电脑都是一个逻辑,你会发现产品性能一代一代提升,但你不觉得价格在不断上涨。甚至电脑从过去的1万块钱一台到现在 5000 块钱一台,但性能可能是你几年前的几倍。

上市计划这个比较敏感,那我们可能不太方便讲,但是宏景这个给大家一个预期,宏景在大概一年左右也会有这个资本市场的运作,但是具体时间点不便透露。

媒体:行泊一体,大的宣传口径都是说性价比很高,那宏景的超高性价比怎么去理解?针对不同的车型,比如15万以下的车还有15 到 20 万的车,这些不同价格区间的车,怎么样去赋能?

刘飞龙:我给你举个例子,荣威的RX5是宏景去年 7 月份量产的,由三个 SoC 芯片构成,有 10V 的输入,这是第一代行泊一体。第一代行泊一体其实还是行车、泊车加在一块,做一个域控。

但你看宏景今天发布的第二代行泊一体域控,它的芯片从三个集成到一个芯片,已经削减了一半以上成本。再透过他的这个产品方案,原来做 10V 的时候,他有 6V 的行车加 4V 的泊车,那么现在我们用 5V 做完这个方案,当然目前不接受环视和侧视复用的功能,但我们在开发的下一个产品,会把环视侧视复用起来。

比如你一个3000多块钱域控加10V,可能只有20万以上的车可以装,但是如果我们把成本削减到一半,那也许我15万、10 万块钱的车也可以装,这是个好事。

我们下一代行泊一体的域控对地图的依赖性会大大降低,对高精定位的依赖性也会大大降低。今天车厂平均每年付 100 块钱来维护高精地图和定位系统,那五年下来付 500 块钱,这个对车厂而言是很大的成本。大家不要觉得这个车厂 500 块钱好像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讲其实卖一辆车只挣几千块钱,那么如果你告诉他的能够削减 500 块钱成本,对他是很大的进步。

媒体:在高阶的智驾方案中,你们的客户可能自己也在做一些基于自研的这种 BEV 算法的方案,那在这种合作中,宏景智驾作为Tier1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董健:我们的商务模式其实非常的 flexible 的,我们又做硬件,又做软件,然后还做算法,其实每家主机厂都在做自研,但是每家主机厂都做不过来。真正到量产的时候,或者说一些有量的产品时候,他一定会找合作伙伴一起来做的。那我们就是看主机厂需要什么,它缺什么我们就给它提供什么。

标签: 驾驶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