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五一工厂放长假,东风本田库存太高生产“骤停”

AutoPix独家获悉,东风本田的员工即将迎来一个长达近两周的五一长假。但对于很多人,这个假期很难愉快。下滑的销量、高企的库存下,东风本田5月将开始“单班生产”。

过去10个月,东风本田在东风高层授意下开足马力,连续双班满产,库存逐渐推高至警戒线外。如今,湖北省为期一个月的补贴没能扭转困局。内部人士向AutoPix透露,补贴结束后的4月,东风本田销量跌至谷底。

东风太近、本田太远。合资公司一方股东定下错误但不可违背的经营决策,另一方导入的产品竞争力衰退,东风本田艰难突围。


文|曹琳

编辑|冒诗阳


01

生产线“骤停”

“整个5月,我只排出了8天班。”4月27日,东风本田武汉二工厂的李利告诉AutoPix,他即将迎来一个焦虑而漫长的五一假期,从4月29日到5月12日前后,东风本田休假接近两周,而这已经是近一个月来的第二次。今年4月初的清明假期,东风本田工厂同样休了约两周,“上一次这么‘停工’,还是疫情期间。”持续低迷的销量,让一直试图维持生产稳定、岁月静好的东风本田坐不住了。“下个月开始,由双班改成单班。”东风本田二工厂的中层管理者李利告诉AutoPix,“现在只是通知大家5、6两个月上单班,但从公司的业绩情况来看,短时间内很难恢复了。”骤然降速的生产节奏,让很多工人难以适应。在罗辉的印象中,这是东风本田近8年来,第一次因为自身业绩原因“放假”。骤然降速之前,东风本田工厂曾在武汉地区效益居前,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同地区的神龙工厂一直在裁员,上汽通用早在去年已开始降低生产节奏。让很多产线工人难以理解的是,事情似乎是在近一个多月中急转直下的。“我们去年中到今年一季度,一直都是双班、满产。”李利感到疑惑,“怎么现在突然就不行了呢?”AutoPix从东风内部了解到,自2022年年中复工开始,东风本田各工厂开始满负荷生产。在东风本田年中工作推进会上,“融合促变革、冲刺百万辆”被定为会议主题。彼时,东风本田全公司上下充满了干劲,管理层下达的工作要求简单直接——“快快快、干干干”。于是,罗辉所负责的生产部门接到的都是激进指令,“让我们决不放弃多生产一辆车的机会,尽最大努力造出更多车”。这样的气氛下,东风本田工厂从各个环节入手提升生产效率,甚至对生产线流程进行优化,实现“每50秒就有一辆车下线”。

生产一线的亢奋,几乎贯穿整个2022年下半年。如今看来,这是对形势错误判断,最终东风本田的销量成绩不仅与百万辆目标相差很远,连走势上都是相反的。根据本田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东风本田2022年销量为65.2万辆,比2021年净跌了14.1万辆,跌幅17.8%。销量的下滑,责任并不在东风本田,今年一季度传统合资车企普遍业绩承压,南北大众、南北丰田等头部合资车企也难逃下滑。但东风本田激进的满产安排,将压力集中堆砌到了现在,一些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了。罗辉告诉AutoPix,从去年10月开始,工厂里的库存新车开始增加,到了年底情况愈演愈烈,“几乎停满了,主机厂库存处于很高的位置上。”但生产的节奏没有慢下来,一直是“双班、满产”。东风本田至少从去年9月开始,即应该开始修正错误的排产策略。根据官方数据,东风本田在2022年中恢复生产后的两个月,销量的确在增长,7到8两月里终端销量13.3万辆,比2021年同期多出近5万辆。但从去年9月开始,不好的信号已经传来,当月销量仅4万辆,单月比上年同期少卖了2万辆。随后2022年9至12的四个月中,东风本田每个月的销量都比上一年同期低出2万到3万辆。对于东风本田的决策者来说,压力不是最后一天形成的,经营情况每天都能反馈上来,但排产策略的调整却延迟了近7个月。谜一般迟缓的背后,东本高层似乎也有苦难言。


02

东本的使命与包袱

今年4月20日,东风本田首个长达半月的清明假期刚刚结束,东风公司副总经理张组同代表集团,来到东风本田调研,听取了东风本田今年一季度的经营报告。

会议的规格很高,东风本田8位中方主要负责人均参与了汇报,包括东风本田合资公司中方一把手——执行副总经理郑纯楷,以及党委书记王彬彬、副总经理潘建新等。

按照东风体系内的惯例,集团高层一般会在二级板块、子公司中担任董事长。但这更像是“挂职”,兼职的东风集团高层很少直接参与二级板块的日常经营,而是承担子公司与集团之间沟通的桥梁。

越重要的业务单元,往往分管领导在东风总部的级别越高。东风本田是东风公司下效率最高的子公司之一,张组同即是东风高层中分管东风本田并兼任董事长的人选。

“领导下来调研,把东风本田的困难传递上去,也会把一些指示传递下来。”一位东风本田的中层管理人员告诉AutoPix。

今年前3月,东风本田延续了下滑态势,累计销量10.2万辆,比前一年跌去39.6%,销量净减少近6.7万辆,几乎相当于少卖了一个多月的车。张组同提醒东风本田要关注市场波动下的安全库存,“设定好主机厂安全库存数量标准,并严格执行”。

同样接到激进指令的,还有神龙、东风风神等公司。这也是为何到了今年3月,东风旗下汽车品牌多数库存高企,以至于湖北省不得不伸出援手,开启一轮被外界称为“掀桌子”式的促销。

下游在降库存,上游仍在生产。没有高层清晰的指令,东风本田今年3月仍然维持了满负荷的生产节奏。即便到了现在,生产可以降速,东风本田依然被“非正常”的经营决策困扰。

“东本内部一直在强调节能、节约成本,但单班其实是很浪费能耗的方式。”罗辉告诉AutoPix,单班生产意味着生产线上“机器等人”,更多时候会处于“空转状态”。最节约资源的方式,是像上汽通用武汉工厂一样,每月用最短时间完成当月的生产任务,其余时间关闭生产线放假。

罗辉告诉AutoPix,但决策者考虑的是,放假会造成不好的内外影响,因此无论如何要减少,没有生产任务,东风本田也会安排员工参加“培训”。作为东风公司在武汉沌口本部“硕果仅存”的一家合资车企,东风本田几乎是东风公司最后的面子。


03

东风太近,本田太远

如今,东风本田的羁绊越来越多。有来自东风公司内部的消息人士向AutoPix透露,随着东风高层主要领导的变更,目前东风本田面临“纪律检查”的压力逐渐增加。一面是组织压力,一面是经营压力。“这两天我看了一下4月销量,到月底一共才卖了2万多辆。”罗辉告诉AutoPix,东风本田的业绩几乎跌回9年前。3月的补贴,没能将东风本田业绩拉回正轨,当月销量下滑55.7%但产能和规模已比9年前翻了番,正需要决策者拿出有效的方案。“现在CR-V不行了、思域也不行了。”罗辉告诉AutoPix,CR-V是支撑东风本田一工厂的主要产品,思域则由二工厂负责生产,两款拳头产品的势弱,直接导致两工厂产能闲置。目前东风本田有三家工厂,年产能设计总量为60万辆。但从2022年1月开始,面向新能源的东风本田第四工厂开工建设,设计年产能25.6万辆,一期产能12万辆。本田中国一直在产能建设上较为谨慎,两合资公司东风本田、广汽本田经常处于产能吃紧的状态,长期按照产能的120%安排生产。而东风本田接手的“第四工厂”,前身为东风另一家合资公司神龙的武汉二厂,后者因销量下滑而产能大幅闲置。无论如何,新能源工厂已经开工,产品从哪里来还不知道。

如今,本田正在反思其新能源战略。本届上海车展上,本田中国宣布2027年开始不再市场投放燃油车,旗下产品全面转向新能源,计划推出10款电动车。其中,e:NS2和e:NP2两款新电动车亮相,预计将在2024年开始导入东本、广本两合资公司量产。新公布的时间表中,“停止投放燃油车”的期限大幅提前,从2030年提前至2027。此外,本田计划2035年开始在中国实现100%的纯电化,这一时间节点此前曾设置在2040年。但从目前来看,本田中国推出一年的电动车e:N序列,市场反响并不好。其中东风本田e:NS1于去年4月26日上市,2022年8个月的销售周期中,累计销量3146辆,单月销量维持在数百至千辆左右的水平。为完成目标,本田计划在2025年开始推出纯电动车自主专用平台,开始采用E\E架构生产电动车。目前合资车企中,大众、通用已经在基于全新的专属平台来生产电动车。今年4月1日,本田针对中国的电动车市场,进行了一系列改组,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HMCT)、本田生产技术(中国)有限公司(EGCH)合并为一家公司,新成立电动车事业部。如今,本田最新一轮的电动转型的成果,最终落地还需要时间,但东风本田的新能源工厂,却已建设了一年多,计划在2024年开始投产。新的产能压力下,东风本田已经等不了本田,计划在本田之外推出“合资自主品牌”纯电车。有消息人士透露,东风本田内部招聘了大量的研发人员,“学历比较高”。但紧靠合资公司东风本田,很难真正完成电动车自主研发,“研发团队一直在‘拆车’。”东本内部人士向AutoPix透露,大众、比亚迪、吉利旗下电动车,都是东本研发团队“拆车”学习的对象,东本的合资自主品牌很可能是“基于本田的平台和技术,逆向开发模仿竞品。”东风太近、本田太远,东风本田的转型之路还很长。(文中罗辉、李利为化名)



本文为汽车像素(autopix)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