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这些车企善意降价,用正常价格激活市场,值得鼓励

最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表《声明》,删除《承诺书》涉及价格表述,敦促车企严格遵守《反垄断法》。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成为行业一大笑柄。

所谓《承诺书》,实乃7月6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办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16家汽车企业联合签署的《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承诺书主要规定了“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恶意降价”等相关条例。

不知道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还是汽车市场过于严峻的形势让协会和车企的领导们头脑发热,他们居然忘记了还有《反垄断法》的存在。

比如,《反垄断法》明确规定:

第十七条 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一)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第十八条 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一)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二)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也许是有人质疑,中汽协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错误。协会7月8日紧急发表声明,修改了承诺书,也从事实上宣告了《承诺书》成为废纸一张。谜之操作,让人叹为观止。

知乎网友对此评价“昨日十八路诸侯气势汹汹歃血为盟,今日一纸声明土崩瓦解作鸟兽散”,形象且生动。

想靠一纸协议来操纵市场,这种公开违法的迷惑行为,显然既不会得到消费者的支持,也不会得到法律的认可。该降价的还是得降价,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不合理的价格。你看下面这些企业就很聪明,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善意降价,建议其他车企多学习学习。


特斯拉

不愧是特斯拉,7月6日刚参与了《承诺书》签署,第二天马上就推出了“Model 3/Y引荐奖励大升级”活动。

图形用户界面, 文本

描述已自动生成

简单来说,消费者复购或者是通过好友引荐下订Model3/Y并提车,购车人可以获抵扣车辆尾款的3500元奖励。这还只是特斯拉的一些小手段,虽然优惠不算多,但蚊子肉也是肉啊。

说起降价,特斯拉可是最擅长的。网上有人就统计了特斯拉近几年的历次价格调整,可以看到虽然价格有升有降,但整体还是向下走的。不但技术上引领,价格上也要引领,卖得好是有理由的。


蔚来

蔚来本来是嘴很硬的,但是也降价了。关于蔚来降价,前面睿评君已经有文章分析过。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权益分离的方式,让用户的购车入门价格降低了3万元。

用户可以通过放弃部分权益(取消免费换电、整车质保时间缩短、车联网流量免费时间减少)来获得3万元的价格优惠。给了用户选择权,降低了购车门槛,挺好的。


极氪

极氪在7月1日“玩了把大的”,推出了“极氪001 7-9月限时购车权益”。

与其他品牌的半遮半掩和小打小闹相比,极氪的这个限时权益就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优惠了,而且优惠力度很大。100kWh大电池包、空气悬架、双电机四驱系统这些价值好几万的配置都可以免费获得了。

以最低配的极氪001 WE版为例,30万元价格就可以拥有空气悬架、电吸门、这些豪华配置,真的有点吊打同级的意思。尤其是最近在考虑腾势N7的消费者,建议先看看极氪001再下决定。


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7月10日对LYRIQ锐歌的价格进行了调整,原价43.97万~47.97万元,调价后的售价区间为37.97万~41.97万元。

凯迪拉克的玩法跟蔚来是类似的,也是权益分离的方式。6万元的差价其实包括了终身质保、3年免费充电、免费家充桩、3年免费道路救援、金融补贴等多种权益。如果用户看重这些权益也可以花6万元购买“增值权益包”,无论如何,选择权都在用户自己手里。

此外,从政策公布日起至8月31日,新购用户还可以享受2000元定金抵扣20000元购车款的优惠。

里外里相当于购车门槛一下降低了8万元,8万啊。还记得几个月之前吗?“20万的C6老气横秋,12万的C6成熟稳重”,言犹在耳。

这样一来,锐歌的起步价格区间也到了35万元左右,跟蔚来ES6理想L7/8,特斯拉Model Y等车型可以稍微竞争一下了。

当然,根据睿评君之前的观点——30万元以上新能源豪华SUV的主销款基本都集中在30万~35万元区间,感觉锐歌的价格降得还不到位,希望凯迪拉克再接再厉。


大众

大众ID系列曾被寄予厚望,无奈产品力不足,销量一直没有达到当初的预期。其实大众经销商暗中降价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正是因为有暗降,所以ID系列的销量还看得过去。不过这次ID系列是官宣降价,看来也是被逼得不行了。

其中,上汽大众ID.3最高降3.7万元,12.59万元起步,限时7月,限量7000台。

一汽-大众更是狠人,ID全系降价。最便宜的ID.纯享版降价3.8万元,ID.6 CROZZ PURE+直接降价8.7万元,有点破釜沉舟的味道了。

降价有用吗?当然有。你看以前讨论ID性价比不高的消费者,现在不是又回过头来讨论ID系列的机械素质好了么。


写在最后

以上这些还是明降的,大量的车企都是在终端暗降,也是汽车行业的常规操作,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买东西比价是消费者的正常行为,商品价格浮动也是正常现象,供需关系决定价格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没有什么“割韭菜”和“真香”,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刚需就买,但千万别跟风。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