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出海!威马不再是“危马”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威马三年疫情的冲击确实让威马几乎掏光了家底,在国内市场的市场份额每况愈下,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负面新闻的曝出。


以往还热衷于在微博上讨论技术的威马创始人沈晖,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慢慢变得低调,评论基本只留下简单的“转发微博”四字。


不少网友感叹:当年被称为“新势力四小龙”之一的威马,如今却如此唏嘘。


直到近日,沈晖转发了威马汽车又一批新车在港口等待上船的微博。“出发,一起去看海!”所透露出的兴奋,让小通似乎看到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的沈晖。


微信截图_20230726150958.png

(图源:@威马汽车沈晖Freeman)


可能你会认为,放弃在国内市场竞争有些“懦夫”行为,出海只不过是“烟雾弹”罢了。但对于威马汽车而言,或许没必要纠结于国内市场的成绩,“完全赚外国人的钱”也有机会让国产品牌东山再起。


威马汽车的“西游记”


数据显示,威马从2022年3月开始步入销量下行通道,也是从这一年,沈晖萌生出进军海外市场的想法。


自主品牌出海本不是一件轻松事,车企需要拿到出口资质、许可证、进口国认证等相关认证才能在海外上市,而且市场还要对产品质量进行一系列的考核。而在全球排放标准最高的欧洲市场,车企需要WVTA和SSTA两块敲门砖。


主流传统车企还能应对,新势力要想获得海外用户认可就很艰难了。相对幸运的是,作为国内第一批的造车新势力,威马具备独立的造车资质,而且“烂船拾起有三斤钉”,销量下滑是事实,但过去数年的市场积累是实实在在的,这让威马有了开拓海外市场的资本。


微信截图_20230726183027.png

(图源:威马汽车官方)


去年7月,威马EX5车型顺利获得WVTA欧盟大批量认证证书,后来还获得威马E5车型的SSTA欧盟小批量认证证书。这也让威马看到了进军海外市场的曙光。


今年3月,威马表示在意大利、匈牙利、迪拜、以色列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签下了超万辆的海外市场订单,这个数量已经接近威马在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以色列的进口商EV Motors预定了两千辆威马汽车,甚至还要计划邀请好莱坞明星代言。


能不能邀请成功小通不得而知,但对于威马汽车来说,海外市场的认可和真实订单得以让自己渡过当下的难关。


但话说回来,海外市场只是一个发展契机,从来不是避风港。看看隔壁的爱驰汽车,从2020年5月起就开始国际化进程,在海外市场深耕了三年也没有尝到太多的甜头。官方数据显示,自2020年5月首批车型出口至2022年11月底,爱驰汽车的海外市场销量仅为6264辆,甚至比不上某款新势力车型一个月的成绩。


122805.jpg

(图源:爱驰汽车官方)


理性分析,威马汽车所拿下的超万辆海外市场订单,更多的原因是客户范围足够广。将这万辆订单平摊下来,每个国家和地区顶多只拿下数千辆订单,不排除在某些地区只获得三位数甚至以下的订单。


小通认为,威马要想在海外市场持续深耕,除了销量方面的广度之外,更应该挖掘品牌影响力在各个细分市场的深度。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毕竟每个海外市场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尽相同,而车企的产品只有那么几款。


没有国产品牌一定要依靠中国市场的规定


有观点认为,威马在国内市场仍有一定名气在,不将资源放在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选择出海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诚然,中国确实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其激烈程度也是无法想象的,就算是在燃油车领域曾压国产品牌一头的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市也只能靠降价或优惠来“交给朋友”。


实际上,威马并不是没有努力过。


威马早在2021年布局SUV+轿车双线战略,并且加大自动泊车和智能座舱领域的投入。进入2022年,威马称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L4级别辅助驾驶,车辆可以在住宅、公司等固定停车位学习一次就能够自主寻径泊车;为了拉高流量,先后曾请过董子健、钟楚曦、萧敬腾等明星来担任代言人。


图片2.20220113164022471444968.png

(图源:威马汽车官方)


只是比较可惜的是,威马强调的智能化并没有被太多消费者认可,当其他竞争对手纷纷拔高产品的续航、动力和性价比等普罗大众看重的因素时,威马已经错过了关键的增长风口,才慢慢滑出新势力第一阵营。


更何况,要想抓住车市增长风口几乎难过登天。


乘联会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今年上半年达到了80.6万辆,但车企的销量排名出现明显的断层。


排名第一的比亚迪破百万辆,处于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特斯拉、埃安累计售出20多万辆,位列第四和第五的五菱和理想在10万辆级别。至于第六名至第十名,半年销量均不超过10万辆,平均下来全系新能源车型的月销量不过在万辆左右。


微信截图_20230726172931.png

(数据来源:乘联会零售数据)


显然,新能源车市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对于后来者以及错过增长风口的车企已经没有留下太多机会。


不可否认,中国新能源车市是威马汽车的起点,但威马汽车要想仅依靠国内市场活下去显然不大可能。明眼人都看出来,威马汽车出海是突破当下困境最好的办法,同时也是唯一的办法。


“标”和“本”是由车企定义的,所以从来没有什么“治标不治本”。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可造时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车企今年上半年累计出口214万辆车,其中新能源汽车共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


很明显,中国汽车出口暴增的局面已经出现,而且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一大增量。


图片4.20220113160122627521653.png

(图源:威马汽车官方)


但数据只能代表当下状况。抓住增长趋势或许倍奉为“英雄”,但在小通看来当中的大部分不过是“站在风口上的猪”,风口一过难逃摔下来的命运。


威马已经错过国内市场了,到底是猪还是英雄,就看海外市场这一波。


封面图源:威马汽车官方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