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不送牌照半年了,上海的插电混动市场复苏了吗?

2022年的最后两个月,也是上海市给插电混动车发放专用牌照额度(也就是俗称的送牌)的最后两个月。不出意料,这两个月上海卖出了接近全年四成的插电混动车,对2023年开年的插电混动车消费造成了严重的透支。

但是,经过今年一季度的过渡后,上海的插电混动在二季度出现反弹了吗?情况可能依然不容乐观。

一方面,上海插电混动市场的复苏,比想象中要更慢。另一方面,上海插电混动市场的结构,也因为政策的变化,而有了新的格局。

复苏缓慢的上海插电混动市场

尽管从一季度的1,000余辆,增长至年中的2,000余辆,但是上海插电混动的月销量即便相比去年上半年6,000余辆的常态,也还有不小的差距。而仍然徘徊在3%左右的市场份额,同样与去年17%的份额相去甚远。

图片

但是,上海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却并没有因为插电混动销量的暴跌而随之下滑。除了今年1月短暂地降至35.1%外,从2月开始就重新回到了40%以上。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为45.1%,与2022年45.3%基本持平。

插电混动的锐减并没有影响上海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这里有两点原因:一是上海在不给插电混动送牌前一年多,已经收紧了对插电混动送牌的条件,一定程度压制了投机型的消费。二是上海市场对于纯电动的接受程度很高,补能基础设施布局也较为完善,从插电混动转向纯电动的障碍并不大。

图片

而作为全国第二个将纯电动与插电混动区别对待的城市,上海插混市场唯一可以参照的对象,就是一直都没有给插电混动政策的北京。

但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北京插电混动市场无论是销量还是渗透率,都在一路上行,并在今年超过了上海。

图片

今年上半年,北京的插电混动销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插电混动渗透率已经达到了6.3%,相比去年的2.9%有了大幅提升。

图片

这就证明,即便没有政策的支持,即便和燃油车受到同样的购买限制,插电混动车依然可以显著增长。而这其中的前提,一定是因为插电混动车在和燃油车的比较中,有了足以打动消费者的优势,才让消费者将手中宝贵的额度投给了一台“没有政策支持的绿牌车”。

上海市场插电混动的竞争,也因此进入了全新的格局中。

插电混动消费回归“该有”的样子

什么是插电混动消费“该有”的样子?简单来说,就是和现有包括燃油车在内的汽车市场大盘,保持一致的消费结构。

如果对比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的上海插电混动市场结构,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10-20万元价格段的份额,从61.1%锐减至35.7%。而增幅最大的则是30-50万元价格段,从11.8%增至40.1%。

图片

但和上海市场整体的消费结构相比就能发现,在不送牌之后,上海插电混动市场结构与整体市场正在趋于一致。考虑到一张上海牌照额度价值超过9万元,现在的市场结构符合政策的引导方向。

图片

而这也是理想汽车在所有插电混动品牌中,率先在上海市场恢复至2022年平均水平的原因。

从今年二季度开始,理想汽车在上海的月销量稳步回升至700辆,这与2022年理想汽车在上海月均733辆的水平基本一致。而且,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在上海插电混动市场的份额,从去年仅7%大幅增长至28.3%。

图片

而另一个因此而得益的是腾势。如今能与别克GL8在销量上掰手腕的腾势D9,由于有很多是公司采购,对于牌照的价格敏感度更低,今年在上海插电混动市场的占有率也达到了6.1%,排名第三。

图片

而份额下滑较大的品牌,就是10-20万元车型占绝对大头的比亚迪与荣威。不过在算上腾势后,比亚迪今年上半年在上海市场的份额仍然是名列第一的11.8%,相比2022年的11.8%并没有下滑太多。对于纯电动与插电混动两条腿走路、母品牌之上再用其它高端品牌向上拓展的比亚迪汽车,抵御政策变化产生风险的能力也更强。

图片

总体来看,上海市场因为消费力、消费观念、超过9万元的牌照等原因,天然就不是适合中低端车型生长的环境。此前,上海市场超过60%的插电混动车型都集中在10-20万元,本质上是对应了能够节省9万元的牌照钱。如今,这项政策的取消,势必意味着这部分消费会快速削弱。

相反,在30-50万元的高端车市场,大部分消费来自于手握额度的增换购。此时,插电混动是否送牌照,从长期来看不会对高端车消费产生本质影响。更不必说,插电混动还可以省下数万元的购置税,以及可观的用车燃料费用。

图片

上海的高端插电混动市场整体趋势完全可以参照北京,大家最后是在同等价格、同等政策下比拼产品力。像理想L系列、腾势D9这样的车型,相比同价位的燃油车有诸多产品力优势,完全可以作为燃油车的替代。

图片

所以,并不是说插电混动不送牌之后,就一定干不过燃油车。恰恰相反,对于上海这样的限购城市,原本在高端市场插电混动车和燃油车还可以分属不同的消费池,但在不送牌之后,插电混动车要和燃油车去抢同一个消费额度。此时,产品力强大的插电混动车,反而会加速侵蚀燃油车的份额,产生更强的零和博弈。

写在最后

从销量数据来看,上海插电混动市场确实还没有出现整体复苏的迹象。但从结构来看,上海高端插电混动市场的局部,已经基本回到了去年的平均水平。

所以,真正能决定插电混动在上海市场前景的,其实还是能转化多少燃油车的消费。当插电混动没有了牌照政策的扶持,它就必须要去和燃油车正面竞争,去争夺手握燃油车额度的增换购消费,争夺拍到额度后的首购消费。

此时,插电混动市场的底层逻辑,已经从“不受路权限制的新能源车”变成了“新时代的燃油车”,最终一切都要靠产品力来说话。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